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文|沫沫

愛情,真是一個奇妙的東西,為了愛,拼了命也要在一起,這樣的事見多了。而居然有一種這樣的愛情,他們相愛終生,只同居,不結婚,甚至允許第三者存在,只憑一紙“契約”相扶到老,而這種愛情一度成為美談。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只戀愛,不結婚,沒有束縛,只有自由,這種愛情真的存在嗎?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1929年,在夏天巴黎的風景下,一男一女在走著,談著。男的個子矮,結實,戴一副教師眼鏡,右眼受過傷,他總是在笑。女的個子高,瘦長。男的就是薩特,女的就是波伏娃。他們是上世紀法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作家,在愛情這條路上,演繹出一段超乎世俗“畸形愛情”。

薩特,是改變波伏娃一生命運的男人,他是第一個吻她的人,他坦誠、風趣、思想奇特而偉大,喜歡思考問題,她為之深深迷醉。

薩特後來回憶了第一次見波伏娃時所留下的印象:“我認為她很美,我一直認為她美貌迷人,波伏娃身上不可思議的是,她既有男人的智力,又有女人的敏感。”

這樣兩個人走向婚姻,似乎再正常不過了吧?可是偏偏沒有。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薩特跟波伏娃說:“我們的結合是一種本質上的愛。”換句話說,他們都可以體驗偶然的風流韻事,不需要受任何束縛。他擁護多配偶制。波伏娃本性也喜歡冒險,她意識到這個男人不是婚姻所能束縛的,於是,兩人達成協議,靈魂深深相依,身體可以自由,可以彼此找“調劑品”。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隨著交往的加深,他們發現,彼此在靈魂上是多麼需要,他們決定彼此決不分手。波伏娃寫道:“我們不發誓永遠忠誠,但我們的確同意延遲任何分手的可能性,直到我們相識三四十年的永遠的年代。”

可即使是如此相愛,薩特從沒有改變他的風流本性,一邊深深地愛著波伏娃,同時也毫不掩飾和其它女人交往。憑著他不同凡響的思想和智慧,無數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受他迷惑,被他吸引。薩特把他和這些女性的交往稱為“偶然的愛”,和波伏娃的愛則是“本質的愛”。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波伏娃說過:“我和薩特的關係是我一生中不容置疑的巨大成就,三十多年來,我們只有一次在就寢時是不和諧的。”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肉體可以不忠,靈魂至死不渝真的可以做到嗎?

“我試圖在這種關係中得到滿足,但我白費了力氣,我在其中從未感到自在。”波伏娃回憶錄中的這段獨白,可以視作她為這段長達半個世紀的開放式關係所作的總結,她似乎在和薩特的這種關係中飽受折磨。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在這心照不宣的愛情契約裡,波伏娃恪守自己情人的本分,然而,隨著女學生奧爾嘉進入這段關係,情況開始逐漸失控。

波伏娃一開始是喜歡這個17歲的小姑娘的,她向奧爾嘉展示了真實的熱情和溫暖,令她感到快慰和放鬆。波伏娃主動把她介紹給薩特,尋找兩性關係中刺激因素的嘗試,也可能只是一場悄然進行的測驗,她以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隨著薩特與少女墜入愛河,波伏娃開始變得反覆無常,充滿了嫉妒、煩躁的情緒。一次又一次的爭吵,使得這個飽受爭議“三人行”,最終走向破裂。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後來,因為戰亂,薩特與波伏娃分隔兩地。彼時,薩特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下,寫出了不朽之作《存在與虛無》。而波伏娃也通過《名士風流》等作品探索著她的世界。

1947年,波伏娃去美國旅行,遇見了她生命中的另一個男人奧爾格倫。他完全不同於薩特,是個型男,個子高大,才華橫溢,也是一個作家。波伏娃在與他的交往中,第一次感到自己原來可以是個小女人。他深深地愛上了她,書房裡貼滿了她的照片,完全一副痴情漢的模樣。他向她表白:“我對你的情感,絕不是友誼,而是愛情。” 並希望波伏娃能嫁給他。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波伏娃也是動心的,相比於薩特,他的感情是如此忠誠而堅定,的確是一個好丈夫的最佳人選,可是,她還是拒絕了他,她說:我愛你,但我不能把生命全部交給你,你能理解嗎?

在波伏娃的生命裡,她是絕不能離開薩特的,她早年愛上的人並非一位普通人,而是薩特,一個能在哲學史上單獨佔據一個章節的薩特,他清奇深邃的思想,是其它男人不可能給予她的,沒有誰能像他一樣,能和她的思想高度碰撞。

沒有人能像波伏娃之於薩特一樣,理解他作為哲學家的偉大,同情他身為普通人的卑微。她一再強調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不屈從任何別人。薩特,是她的主動選擇,還是一座走不出的迷宮?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可憐的奧爾格倫,從此半生落寞,他至死都不願出版與波伏娃的通信。對於一個作家來,他完全可能通過此舉來獲得轟動。而波伏娃這一時期,創作出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第二性》,這本書,描繪出女人如何存在於世,探討女性獨立可能的出路。此書被譽為“有史以來討論婦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滿智慧的一本書”,被譽為“女性聖經”。

與奧爾格倫的關係結束後,波伏娃開始把情感寄託在比自己小17歲的青年作家克勞德·蘭茲曼身上。她有自己是情愛的需求,卻無論如何離不開薩特,直至與薩特共同走向人生的終點。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波伏娃和薩特:一段超乎世俗的離奇愛情,背後有著什麼樣的故事?


1979年6月21日,波伏娃和薩特一起慶賀薩特74歲的生日,她卻是唯一一個始終陪伴在薩特身邊的女人。也許很多人猜中了他們的開頭,卻沒人猜中他們的結局。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變成的。”波伏娃如是說,不知道,這一生,她有沒有變成她自己想要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