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備農事“指尖”播希望——春耕中農業科技創新掃描

看直播學習農技、無人機披掛上陣、物聯網推動轉型……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成果轉化推廣不斷加強,科學技術對農業發展貢獻越來越大。

正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確保農業生產的關鍵時期,現代科技手段的注入為今年的春耕救急解難,也讓農業生產更加精準高效。

貼心雲服務不誤農時

農業專家變身“主播”,從田間地頭鑽進手機裡頭——連日來,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農技直播課成為農民關注熱點。

受疫情影響,農民無法像往常一樣集中學農技。黑龍江為滿足農民科技培訓需求,針對大豆、水稻、玉米等16個產業,邀請17名首席專家和480名科研推廣專家,利用直播等方式講授農業生產技能知識。利用手機直播,面對面的農技服務變成了指尖上零距離指導。

除了傳授技能,各地還開拓微信遠程指導等“無接觸”方式,幫助農民準備春耕。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當地農業專業合作社與北京一家公司共同研發出一款農業社會化服務軟件。通過軟件應用,農民不僅可以下單購買農作物耕種、管理等服務,還可以低價購買農藥、化肥等農資,還能享受送貨到地頭的便捷。

智能農機大顯身手

農田裡,無人機在空中盤旋,精準噴灑農藥——新冠肺炎疫情為人工作業帶來挑戰,但也為新型農機設備的應用創造了機遇。

今年,智能農機設備在“防疫情、保春耕”中大顯身手。在廣西南寧,數臺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無人駕駛農機下地開工,每輛農機每天可完成30多畝土地平整和開行作業。自復工以來,當地的農機合作社僅用了8天時間,就完成1萬多畝甘蔗田的耕、種、管一條龍服務。

自走式噴杆噴霧機、自動施肥機、植保無人機……智能農機設備的應用不僅能夠降低成本、提高利潤,也能讓農業變得更具科技感,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農業生產。雖然很多農業科技的應用是因疫情應急上線,但其成果也讓人看到農業科技發展之機。依託數字技術,農業新業態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智慧農業加速突破

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在田間地頭廣泛普及和應用,正在深刻變革農業的種植模式,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轉變。

在江蘇、安徽等地,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利用遙感、光譜等技術製作多維農情監測圖,省去了農民下地檢查農作物長勢的過程。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農業遙感團隊研發出田間精準管理技術等一系列農情監測與智慧管控方法。利用土壤與農作物遙感監測模型、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可以對田塊內部土壤、水肥運移、作物長勢、災害、產量進行動態監測,最終通過農情信息精準服務平臺與智能手機客戶端反饋給用戶。農民只需要打開手機,就能得到施肥、田間管理、防災減災預警等個性化指導。

高端科技助力智慧農業,為降低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發揮著積極作用。而農業科技在提升單產、改善土地質量、提升比較效益等方面的重要角色,也有望在疫情之後推動智慧農業的新突破。(立風)

本文源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