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康姨母为什么不帮大娘子对付林小娘,非得跟明兰过不去呢?

D-wish


康姨母这种见不得人好的性格巴不得有个林小娘折磨自己妹妹,显得妹妹一直过得比她差。这还能刷自己的存在感,让妹妹觉得只有她能帮对付林小娘,让妹妹听话,隔三差五求她出谟划策,掌握妹妹。这样凡事妹妹都会听她的,她也方便插手妹妹的家事。只是让她没想到活的最差的明兰居然超过了她的女儿,她能舒服嘛


弱鸡小煮妇


康姨母落得最后的下场也是跟他的母亲有很大的责任,每次犯了错误都是他的母亲包庇,母亲太强势的教育出来的孩子都不会太好。康姨母就是嫉妒心太强,总觉得一个妾室生的孩子,到最后嫁了伯爵府还得了诰命,心理多半是不甘和嫉妒,还是因为从小他母亲对他不辨是非的娇纵造成自己母家一家都跟着受了连累,哥哥最后流放,如果 他的母亲能听从儿媳当时一句劝,一个坏果子不摘了就会坏掉整棵树,就不会落得最后的下场了


青春已逝岁月蹉跎


看了两遍《知否》每次看都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对于康姨娘为什么不帮大娘子对付林小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康姨娘的成长环境。作为王太师的嫡长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备受父母保护,凡有所求家里长辈无不满足于她。她这种优越感根深蒂固。在嫁人这方面选择了当年权势很不错的康家。自然比妹妹嫁的举人要好很多。

其次,随着康家家道中落,盛家崛起,甚至自己妹妹的子女都要过得比自己要好很多。这种从小的优越感受到了冲击,如果没有林小娘作妖,康姨娘可能都会给盛弘塞几个妾室。以达到自己内心的平衡。而此时林小娘受宠正是她求之不得事情。又怎么会帮助大娘子呢?

再者,康家主君对她甚至到了厌恶的境地,妾室和外室众多,她要忙着对付自家的小娘子,也抽不出多少时间去帮助大娘子对付林小娘。

至于要对付明兰我觉得有以下原因:

第一,康姨母对自己内院处理的比较干净,让她可以腾出手来插手外面的事情。

第二,明兰是自己妹妹的女儿中嫁得最好的一个。而且明兰还只是个区区庶女,对于家族嫡长女的她,看到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忍的,自然是千方百计地算计明兰。再加上明兰还独得顾侯宠爱,自己从不曾被这样对待过,内心的嫉妒和不平衡让她如坐针毡。

大家还有其他看法吗?欢迎一起讨论。








一个90后老阿姨的回忆


《知否》近两年来最好看的古装剧之一。

二刷都觉得剧情很紧凑很燃很好看。

打理自己的家事

在人物关系中,康姨母是盛家大娘子的娘家姐姐。首先,康姨母跟盛家大娘子虽是姐们关系,但两人各自成家之后, 需要打理自家家事,她自己家里官人的内务还处理不过来呢,平时还要为儿子的前程着想,为家里的银子奔波,顾不上去挑拨她妹妹的家务事。

康姨母见不得别人好,不可能帮妹妹对付林小娘

康姨母这样品性的人,自己本身就极具优越感,见不得别人压她一头。妹妹盛家大娘子家宅不宁,那不正是她希望的事情。从毒害盛家老太太的事情看,她俩姐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多好,康姨母不来挑拨是非已经不错了,所以怎么可能帮妹妹盛家大娘子对付妾室林小娘,不看笑话都不错了。只怕不不是妹妹家越不安宁,康姨母越高兴呢!

盛明兰回门宴,挑拨是非结仇怨

盛明兰与康姨母来说是小辈,却嫁了个如意郎君,顾侯那时候是开国将军,风云人物,权势正盛。见盛明兰高嫁过得好,人家回门就对着盛家大娘子一番添油加醋,就想来挑拨是非,也许并没什么目的,只是眼红明兰家的权势地位,来摆摆长辈的姿态罢了。饭桌上饭没吃两口康姨母就开始挑拨是非了,谁知道,盛明兰的这一顿操作并没有让康姨母占到便宜,吃了瘪,自此康姨母就开始频繁给盛明兰找不痛快。

康姨母富家千金,母亲骄纵,造成任性妄为。

康姨母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康姨母的娘家还是很有声望的,她母亲是诰命夫人,父亲配享太庙,家族根基根深叶茂,虽后世没落,在当时可是大家族。康姨母从小就很骄纵跋扈,是富家千金,母亲又护犊子,不管女儿惹了祸端,她母亲都给她收拾残局。特别是康姨母嫁人之后,还是频频惹事,甚至闹出人命,她娘家母亲能力又强,又深知人情世故,女儿出事,她当然要插手帮忙了。这样养女儿,只怕是能养出大家闺秀才怪呢!

康姨母闯出大错,娘家母亲护犊子,纵容成性。

之前康姨母做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康姨母借盛家大娘子的手给盛老太太下毒的事情上,就能看出来康姨母心肠多么歹毒。盛明兰查出真凶并抓住康姨母后,她娘家母亲赶紧来救她,从各个方面为女儿开脱,软硬兼施,差点就要把大伙说动了。只为保护自己女儿周全。毫无底线的纵容,才造就了康姨母的如此品性。

心胸狭隘扎、

心肠歹毒、

见不得别人好。

才是真正的、

症结所在!


听麦浪的麦穗


《知否》已经结局好久,回看还是意犹未竟,很多网友好奇康姨母为什么老针对明兰:1,林小娘的身份卑贱,康大娘子觉得不值得她出手折腾;且处事四面迎合,力求自保的格局也就只能在盛家兴风作浪,再者自己的妹妹过得比自己好,自然心理不痛快,林小娘的存在正和她的心意。

2,明兰和康大娘子从小就结下了梁子,康大娘子在明兰小时候就想让她服从,没料到当时小明兰的性子不肯屈服,那是她便在“记着”她了。

3,康大娘子一直以来不把自己的妹妹放在眼里,盛家也不过是她来去自如的场所。明兰身为一个庶女,却嫁世家侯府公子,嫁的比其他姐妹,甚至比盛家王家家世都要好,本来康大娘子不把明兰的身份放在眼里,可是这一嫁锋芒太盛了,且第一次见面时顾廷烨又对明兰恩爱,相对比康大娘子相公的沾花惹草,康大娘子更“记”着明兰了。康大娘子本来就是能折腾的人,不达目的更是不罢休。

4,康大娘子想让明兰在顾廷烨面前美言她女婿好话,被明兰拒绝了,后来她有安排自己的庶女入侯府,搭关系,又被明兰弄出府了,明兰稳坐当家主母,与丈夫琴瑟和谐,还有了自己的小孩,以康大娘子的性子怎能罢休。她的手原本申不到侯府,但后期得侯府小秦氏的帮助和墨兰的出谋划策,她的气势更盛,想尽办法不让明兰好过。


仙女座影视


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大娘子时候非常可爱的人物,一个一点就爆炸的人,也就是一个没有城府的人,不过她没有城府。同时大娘子也是一个温柔贤惠的一个妻子,很多的时候她都能够表现出自己非常柔软的一面,虽然说她的性格是一个比较大大咧咧的一个形象,但是其实他内心深处还是一个比较柔弱的小女子。

康姨母不选择跟她一起对付盛明兰,完全是性格的问题。顾大娘子面善心不善,心狠手辣,有方法有手段有心机,非常适合康姨母性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两个人走在一起。结局都一样不好!




小碗菜


我觉得康姨母不去帮着大娘子对付林小娘,有三个原因:一是本身作为王家嫡女,有她身为嫡女的骄傲,她其实和大娘子一样,对于妾本身就看不起,她家里的那些妾,没有说哪一个是长期受宠的,所以她不把妾放在眼里,她内心里也是看不起林小娘的。二是她自己家里的妾众多,虽说没有专宠时间长的,但是,她也一样没有把自己官人管教的服帖,简单说,就是争风吃醋的事情,身为嫡女的她做不来!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其实是妒忌大娘子的,虽说有一个林小娘在争风吃醋,但是盛大老爷也是一个不靠别人,自己争气挣的官职,而她呢?没想到自己没看中的男人比康姨夫强了,这让在闺阁时就处处拔尖的康姨母怎么过得去?

所以她是坚决不会去帮大娘子对付林小娘的!


至于康姨母跟明兰过不去的原因,也是因为她看所有的小妾生的孩子都不顺眼。她自己家的庶女随随便便就送人,尤其是明兰这样的庶女,嫁的人还挺出色,比嫡女都好!她当然看着不顺眼了,典型的看不得别人好。就是要让明兰不舒服,她才能开心!


嗨一


有一种心理是希望你过的比我差,越是亲近的人,越是不能过的比我好。康嫁入康家以后,备受冷落,夫婿流连花丛,家中小娘不胜枚举,与在娘家时掌中明珠的落差巨大,心里自幼认定了比嫁入盛家的妹妹强不止百倍千倍。因此,妹妹在夫家受小娘的气,岂不是更如了康王氏的意!针对明兰,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不受盛家老夫人的待见,迁怒于明兰;另一方面明兰出嫁后日子地位、身份都超过了她的子女,并且丈夫疼爱,嫉妒之心便起。当然,这也离不开小秦氏的挑唆。康王氏,自己婚姻不幸,大都是因为自幼便被母亲宠坏了,到了夫家,不懂得相夫教子之道,驭夫无术,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与爱。丈夫也不思进取,流连花丛,娘家又事事庇护,导致她变态心理与无法无天失德作为。





我的名字是默默


康姨母虽然是大娘子的亲姐姐,但也不是从心里疼她的妹妹,而是能利用的时候利用,不能利用,也不能让妹妹比自己过的好,过的舒心。

康姨母的人物性格非常清晰,善妒,狠心,自私,挑拨搬弄是非,利欲熏心,自傲。她本身在娘家都是母亲最疼的女儿,想要什么有什么,妹妹有的她肯定有,而且更好,妹妹没有的她她肯定有。

她婚姻不谐,家庭不满,当然见不得别人好,尤其是她的亲妹妹。林小娘一直压着她的妹妹盛大娘子那么多年,以大娘子的性格不可能不向她的姐姐康姨母诉苦。康姨母只是不愿妹妹比她过的舒服罢了。要不然也不会在后来盛大娘子儿子女儿都有出息,生活幸福美满,林小娘也已去世,正是大娘子最得意享福之时怂恿大娘子暗害盛家祖母。

康姨母本想明兰是个庶女,没有多少心机,胆小,不聪明。想着借大娘子这层关系牵制住明兰。当众实压不行,就背后下狠手。只是因为顾候位高权重攀覆上,或者有点短处捏存她手里如威胁她们夫妻俩,逼她们就范。达到她个人的目的。一句话总结:人心不足,蛇吞象。她是欲壑难填,最后的结局也是她咎由自取。




哈可目


废话不多,直接开答。

首先从心里来说康姨母从不是真心要帮妹妹的,她只想从妹妹处捞好处,有了林小娘妹妹才会更依赖她,而且她也并不希望妹妹过的顺风顺水,比自己好。

其次,就算她想帮王大娘子对付林小娘也不一定能成功,毕竟林小娘能“宠妾灭妻”这么多年,段位还是挺高的。

再说到明兰,明兰在前期其实是的罪过康姨母的。明兰管家直接就阻碍了康姨母从妹妹处捞钱,又抖出了姐妹两放印子钱的事,坏了康姨母的财路,以康姨母的心性有怎会不怀恨在心,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处处作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