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小英:走近德國——杜塞爾多夫

湘鄉文學 · 散文 | 譚小英:走近德國——杜塞爾多夫

譚小英,湘鄉市毛田人,湘鄉市作家協會會員,曾從事辦公室文秘工作十餘年,側重調研、材料和新聞信息寫作,愛好文學,寫生活小事。

走近德國——杜塞爾多夫

一直特別喜歡旅遊,一邊周遊欣賞風景,一邊享受沒有塵世紛擾的輕鬆,在不同的地方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在不同的地方發現新的自己。

歐洲對我來說,是一個遙遠而神秘的地方,一直不曾去過,有關它的一切都是通過閱讀得知。在德國波恩大學讀研的女兒不時攛掇我前往,又拿近乎完美的攻略誘惑,經過五個月的醞釀,約上幾個伴,於8月13日開啟了為期二十天的揭秘之旅。

因為歐洲國家的地域普遍偏小,所以在二十天裡我們橫跨東西,縱遊南北,從經度和緯度上感受歐洲的多重面貌。精選的旅遊點有德國的杜塞爾多夫、科隆、波恩、維爾茨堡、班貝格、慕尼黑、新天鵝堡、捷克的布拉格、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希臘的雅典、愛琴海、聖托里尼島等等。

當日北京時間12點50分,我們在北京機場登上了LO092的波蘭航班,在波蘭的華沙機場中轉後,直往德國的杜塞爾多夫(簡稱杜塞)飛奔而去。

杜塞機場位於杜塞北郊,是城市群萊茵-魯爾區的主要空中樞紐,客運量在德國排第三,僅次於法蘭克福、慕尼黑。雖然很快就是深夜了,但依然燈光閃爍,飛機轟鳴,運輸繁忙。女兒告訴我:“飛機到達機場空域後必須長時間盤旋,因為機場只有兩條跑道,航班降落需要排隊。機場擴建一直遭到周圍居民的反對,就連跑道延長的計劃也落空了。”

從杜塞機場去往城區需要坐Skytrain(雲軌),本來我們打算自己坐雲軌去酒店,無奈沒能成功。期間詢問路人三次,得出三個不同的答案。身在異地,人生地不熟,加上語言不同,交流存有障礙,幾番努力依然沒有找到乘車的地方,難免油生幾許挫敗感。雖是夏天,但這個時候的德國天氣偏涼,有些行人已穿上了棉襖,讓穿著夏裙的我們更加感到寒冷和疲憊。於是,懶得再去冒險,坐在原地等女兒前來料理所有的事情。

其實搭乘雲軌的地方就在我們前方四五米處的樓梯口,上二樓再轉左。女兒一帶路,大家恍然大悟。但當時就是不敢冒險,只好原地紮營。

雲軌只有四五節車廂,還沒到跟前,我們就做好了衝上去的準備。

“不用著急,有的是座位,站 兩邊,先下後上,別人沒有下完就擠上去,非常不禮貌的 。” 女兒連忙提醒。

的確,我們代表的是中國形象,得遵規守紀,彰顯大國文明。

火車像是我們的專列,加上我們六人也只有十幾個人,有一節車廂內空無一人。有兩個人將自行車搬到了車廂,整個車廂鴉雀無聲。顯然,這裡是允許這種行為的。而對我來說,騎著單車搭火車還是第一次見,有點驚奇,不由多看了幾眼。

這時,一個穿制服的人走了過來。女兒迎上去,與那人進行交流,然後遞上手機一掃。那人一句“OK”就走了。

“是查票的。”女兒知道我有疑問。

“沒看見你買票呀,也沒看見買票的地方。”

“這兒搭車需要提前買票,要麼在網上買,要麼在車站買。車站進口那兒有自助櫃機,我們的早在網上買好了,所以沒帶你們在車站停留。這兒進站不檢票,他們只在車上查票。如果查到沒買票,就要交六十歐的罰款。”

“怎麼沒看見查那些人。”我指了指車上的其他人。

“查票是抽查的,如果有外國人上來,他們肯定都會先抽查外國人。因為本國人基本都會購買更划算的年票,全年隨意乘坐。外國人因不懂,有可能漏票或者買錯票,他們就可以抓個正著。”

看來,到處都有陷阱,一不小心就有麻煩或者危險。

我們住宿的酒店在杜塞的老城區,女兒也不熟悉具體的地理位置。我們拿出手機導航,每人拖著一個29寸的行李箱,“吧嗒,吧嗒”,浩浩蕩蕩向城區進發。

湘乡文学 · 散文 | 谭小英:走近德国——杜塞尔多夫

杜塞爾多夫是 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 的首府,被稱為“歐洲最大的村莊”。因為“多夫”在德語中是“村子”的意思。它位於萊茵河畔,緊鄰曾經輝煌一時的世界工業中心 - -魯 爾區 。它在二戰時期被大轟炸夷為平地,好在幾座教堂古蹟奇蹟生還。經過幾十年的重建,如今杜塞全市總面積217平方千米,人口58萬,是歐洲人口最稠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是德國廣告、服裝、 展覽業 和通訊業的重要城市,也是歐洲物流中心城市。

這些介紹是我出發之前從網上就知道了的,我一邊走一邊印證。街道像個精神矍鑠的老人,自然,平凡,樸素,沉寂。老人慈祥和善,欣然接納著來自天南地北的各路遊人,你想從他身上探索這座城市的秘密,那麼,這裡的每條街每道牆就是前往的秘境。街道約兩個車道寬,電車軌道縱橫交錯,各自向遠方延伸,除了軌道上閃爍的白光透著現代的標籤,其餘周邊的一切都散發著遠久古老的氣息。

老城區地面鋪著深色小石塊,街道兩旁沒有新的高大的建築物,房子大都三四層樓高。老式的路燈,古樸雅典,靜默深沉,正幽幽訴說著這座城古老滄桑的歷史。每座燈柱上掛著式樣相同的小塑料箱,其間開著紫色和黃色的小花正迎風招展,暗香撲鼻。這時,我才發現,他們的街道兩旁居然沒有我們的城市成行的樹木和綠化帶,而是擺放著眾著花樹,栽種在一個一個獨立的木箱,木箱可以隨時移動,便於根據需要設計佈景。偶有三角地帶或空曠地方有廢舊輪胎做成圍欄的小花叢或綠色植物。

杜塞的老城以“世界上最長的吧檯”而聞名,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德國的啤酒文化和當地的特色美食。啤酒屋和咖啡屋交錯著綿延整條街,大家在招牌上各出奇招。有間賣豬肘的店把整個門框都塑造成一隻烤熟的豬的模樣,成為街中一景。前來的遊客見到這個店鋪,多會拍照留念。大多店鋪屋內的裝飾傾向於低調簡潔,沒有繁花似錦,不會鋪展奢侈,僅僅幾張木製長桌,幾把圈椅,再配幾幅油畫和幾盞壁燈點綴牆壁。但是我們只過了眼癮,據說相比北德工業區,南德口味更具傳統風情,索性等幾日後到了南德再領略一番吧。

湘乡文学 · 散文 | 谭小英:走近德国——杜塞尔多夫

這兒還有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就是把名人頭像雕塑擺在大街上。有些是古羅馬風格的人物雕塑,比例精確,面容生動,展現貴族氣息。有些是後現代的新銳面孔,五官扭曲,動作誇張,其中深意需要琢磨。那些人物塑像中,海涅我比較熟悉。海因裡希•海涅是十九世紀德國的著名詩人,他出生在這裡並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在老城區最繁華的Bolker街53號,門上方的牆上還保留了一塊詩人浮雕的青銅像標誌,不過並不起眼,不是特意來尋找的話很難發現。但對歌德卻不同,可能是影響力更大吧。他們為歌德在這裡建了一個歌德博物館。據說這裡是繼法蘭克福、魏瑪後的第三大保護歌德文化遺產的城市,這裡不僅展示了這位偉大作家傳奇的一生,而且還有圖書館和研讀室供世人研究他的作品。除他們倆以外,其餘名人想一一去辨認卻是一件精細的技術活,我們的眼力都不夠精準,很難分辨誰是誰。東方人看西方人都長著一樣的臉孔,估計西方人看東方人也是一樣的感覺吧。

在老城區,站在街上任何一個地方,凡是能遠遠望見的圓頂建築基本都是教堂,因為他們的所有建築物不能高於教堂。

聖拉姆本圖斯教堂是杜塞爾多夫現存四座羅馬天主教堂之一。它是城中最古老的一座建築,見證著杜塞爾多夫老城的興衰榮盛。在我們住宿的地方不遠處也有一座小型教堂,厚重的門掩映在古老的樹林中,寂靜,肅穆。我和霞霞對於這些與眾不同的建築多少有點好奇心,可惜門總是關著,用力推開一看,裡面沒有人。因不懂當地的風俗習慣,擔心有什麼忌諱,或者引起誤會,我們不敢貿然撞入,只好在其周圍轉悠,看異國他鄉的藍天白雲,躲在綠林裡呼吸新鮮空氣,和隨處可見的鴿子戲耍喂麵包渣。

著名的國王大道如它的名稱一般莊嚴肅穆。它沿河而建,岸邊青草鬱郁,大樹蔭天。樹下的長椅邊成了鴿子的樂園,那裡有休憩的人們留下的食物屑。河上架著幾座米色的彎拱石橋,橋上精美的女神鵰塑注視遠方。這裡還是奢侈品購物天堂,國際一線大牌“路易威登”、“普拉達”等齊聚於此。兩層樓高的金邊大理石門面,幾何切割的落地玻璃窗,門口西裝革履的黑人保鏢讓人不禁聯想起標籤後面的一長串數字。據說每到換季上新款時,顧客要在門外排長龍才能進店。有些留學生就靠幫人排隊賺外快。中國銀行也坐落於此,為國人的國際貿易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務。

看一座城,從一條小巷出發,建築是骨架,街道是血管,經濟是槓桿,文明是泵。杜塞爾多夫就是這樣,以樸實的面孔、涼爽的姿態、古老建築的形態、自然的文化特色留住人的腳步,吸引人的眼球,填充人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