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與病人,應是面對面交談,而非沉默的技術。醫生和病人之間應是人與人的故事,而非人與機器的故事

點右上角“關注”,知道更多

他是學生眼中言傳身教、潤物無聲的良師,他是患者心中親切貼心、能解自己病痛之苦的良醫,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自己眼中,他只是喜歡治病救人、愛好文學、喜歡收藏鈴鐺的郎大夫。他與妻子是同年級同學,兩個人同在1964年來到協和醫院工作,彼時,正是中國婦產科發展亟需人才的時代。

醫生與病人,應是面對面交談,而非沉默的技術。醫生和病人之間應是人與人的故事,而非人與機器的故事

郎景和院士帶領團隊赴藏區義診合影

婦產科的男醫生在平常人眼中大概很不平常,在郎院士看來,這個身份也很特別,他說,“我們多幹活,少說話,全天候上班,不休例假,不休病假,不休產假,而且我們不會說‘生孩子誰不會生,喊什麼,叫什麼!’”這話說得風趣幽默又真誠實在。

在婦產科深耕多年,精湛的醫學技術是他非常看重的一點,同樣,醫學人文也是他在各種場合不斷強調的重要內容。

“我們不能保證把每個病人都治好,但我們保證好好治療每個病人。”這句話刻進了不少醫生心中。他還強調醫生一定要走到患者床邊上:“醫學的本源應是人們彼此表達善意與關愛。醫生與病人,應該是面對面交談,而不是沉默的技術。醫生和病人之間應是人與人的故事,而不是人與機器的故事。”這種貼心、有溫度的交流對患者來說,本身就是一種安慰。

“前年我去美國,斯坦福大學一個朋友送了我一條他們的領帶,很平常的東西,但上面除了斯坦福的標識,還繡了一個聽診器。聽診器代表什麼?聽診器是和患者最親密接觸的東西。林巧稚大夫的聽診器永遠掛在脖子上,我的聽診器就掛在床頭。”

表達關愛,他身體力行。“我們常常無法做偉大的事,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去做一些小事!”2017年7月,懷揣著偉大的公益愛心,七十多歲高齡的郎院士不顧路途勞頓、高原反應,第三次帶領著婦產科專家團參加“同心·共鑄中國心”大型公益活動。“我理解的共鑄中國心就是愛的行動!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邊遠地區!送到少數民族地區!讓我們一起共鑄中國心、共圓中國夢!”

歡迎合作與投稿,我們的工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醫生與病人,應是面對面交談,而非沉默的技術。醫生和病人之間應是人與人的故事,而非人與機器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