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似乎不应该讴歌女性

要说的话其实已经都在标题里了。还是要解释,不然就会被误解。

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春天,在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并不陌生。疾病和战争一样,无数次重演过,就像上帝画沙画时对自己不满意,随手一挥、就可以推倒重来。

祂推倒的是什么?重来时又会是什么模样?


社会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似乎不应该讴歌女性

《寄生虫》电影剧照


01@《寄生虫》里的豪宅女主人


这个角色的设定是一种妥协,否则电影就无法获得政治上的正确性,也就不可能获得奥斯卡的多项大奖。


我被无数次批评过写的东西太深奥,没人看得懂。那就随便说说感受吧。

豪宅女主人的傻白甜,毫无防备之心的善良,被生活在地下室的那家女主人说成是“富人的善良”,“我要是那么有钱,也会善良。”这是很多人的想法吧,所以有共鸣。

人性的复杂就在于,有钱和善良并不必然有任何关系。善良和环境的影响被不少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搬到实验室里研究,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傻X的行为。如果善良是一种科学,孟子早就是科学家了。


善良只是一种基于理性原则的选择。没有人必然善良。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豪宅女主人身上得到善良的慰藉。不是因为她善良,而是因为设定这个人物角色的人,始终无法逃脱内心的纠葛——善,是一种需要;而且在富裕的女人身上的善良,更容易被接受,显得不那么虚伪。


设定这个人物角色的人,不管他/她是谁,在精致的、基于利己主义的、或者是无意识的思考后,认为需要这样的角色来软化社会矛盾:贫富两极分化也好、阶级矛盾也好、善与恶的冲突也好,将电影情节处理得不要那么剑拔弩张、不要那么激烈对抗。


肯定有人会说,穷人家的善良女人不是更卖座吗?


我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你仔细想想——

在大多数人的意识里,不管贫富,善良=女人、而不是男人,这个意识是哪里来的?


02 @夏娃


《圣经》一定是男人写的,才会写禁不住诱惑的是夏娃。

亚当被赶出伊甸园后,需要拼命耕种的时候,也许还会怪夏娃。

这就是两性关系最晦暗的地方。


蛇再狡猾,也狡猾不过能够写《圣经》的人,更何况这些人本来也都是洞悉上帝旨意的使者,有着等同于神的人间权力。


男人的帮手是你,男人的肋骨是你,女人是你,摘下明辨善恶果子的是你,怕蛇的是你,怀胎的痛苦是你……写《圣经》的却不是你。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社会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似乎不应该讴歌女性

董明珠


03 @董明珠


关于董小姐的新闻实在是太多了,时不时就会有那么一条热搜。

从下决心追讨回上一任业务人员未能要回的40万货款开始,虽然最终也没能要回钱、但是把货要了回来,董小姐在安徽的一个小城市里,开始撰写属于自己的商业传奇。


很多人对她的故事如数家珍,我从未完整了解过她的人生经历,但是偶然看到网上她的视频片段,和王首富打赌、和雷军正面刚,在公司开会时也是一身火药味,就连给员工涨工资,感觉都是在打一场大仗,敌人是谁呢?是她领导的企业所在的体制吗?


还有更多问题无从猜测答案,比如:有没有人真正打内心里喜欢她,包括她的哥哥、她的下属、她在政商两界的人脉关系网、和不断采访她的媒体的朋友们?

但是,这个问题重要吗?


社会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似乎不应该讴歌女性

《小丑》剧照


04 @小丑的妈妈

这是个可怜的女人。从世俗的眼光来看。

病入膏肓了仍然隐瞒着小丑的身世。小丑把她杀死在医院的病床上,之后的小丑终于下定决心赴死,在一档全国直播的访谈上。


她无疑是美丽的,从年老时的姿容也能想象到年轻时的神采——尽管实际上,年轻时,她根本就是个单纯懦弱、毫无自我意识的女人。

其实到老了也还是。


但是对小丑来说,这个单纯懦弱的女人,几乎就是他全部的温暖所在。和她一起看喜剧节目的场景,在电影中出现过2、3次吧,每一次都稀松平常,每一次都看得人欲哭无泪;尤其是了解到小丑的身世之后。


外面的世界在无限崩塌,并最终在小丑的无意示范下,走向混乱和疯狂。人们把小丑当英雄的时候,如果他的妈妈依然活着,看到电视里儿子血肉模糊的脸,会心疼吧?


这和《寄生虫》一样,这个世界哪怕是走向毁灭,女人仍是世间最后一抹温情。这样的寓意设定,政治正确、引人共鸣、也是影像和文本之外的真相。

只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谁来温暖这抹温情?


05 @叶文洁


《三体》。叶文洁,是三体世界地球组织的最高统帅。

刘慈欣以他深邃的思考、对人类命运的无限慈悲,用深情而冷峻的笔触,写出了叶文洁这个女人悲壮苍茫的一生,也写出了她合情合理的淡漠、死寂般的沉静、和心底深处的、一点点寒冷冬夜里炕头烛火般浓郁的柔情。


这比刘震云笔下的“我不是潘金莲”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也比陈忠实《白鹿原》世界里的田小娥更厚重实在,所以活该刘慈欣得诺贝尔文学奖。


至于叶文洁,她杀死自己的丈夫时,在那个名叫“红岸基地”的悬崖峭壁边,可能也随同丈夫的身体一同跌下了悬崖。


肋骨啊。肋骨折了。虽然这肋骨原本也不属于她的丈夫。


06 @莫琳·希凯 Maureen Chiquet


香奈儿前全球CEO,从普通职员到职场巅峰,她把自己的人生进阶之道写进了《Beyond the Label》(超越标签),国内译者孔锐才老师翻译成了《深度思考》,翻得挺好,很心灵鸡汤的感觉。其实原书作者,人家写的就是如何自己一步步超越自己身上各种“标签”的故事。


她能够超越,是因为她首先知道并承认这些标签的存在,然后以一种女性特有的魅力去亲手撕掉这些标签。一开始莫琳也是拒绝“以女性特有的方式”去撕标签,最终意识到“女性气质”同样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完全可以顺从自我。


可惜在翻译自己写的书名这件事情上,她说了不算。


要被误解多少次,才能抵达真理啊?


所以我在标题里就写“社会生了一场大病”,不只是指这次的疫情。反而,是这次疫情给了我们更多时间,去体验半封闭状态下自己的内心是个什么样。有人抓狂、有人学习、有人被迫转身在朋友圈做生意……所以才有了那句“你怎么渡过疫情,你就怎么渡过这一生”,同样是鸡汤,看起来没什么毒害,其实都经不起推敲,都他妈居心叵测。


包括上面这一段,对不辨是非、不去“深度思考”的人,同样居心叵测。


社会生了一场大病,这个时候似乎不应该讴歌女性

《喜剧之王》剧照


07 @柳飘飘


星爷,就像鸡贼冯导说的“偶像派演员,实力派导演”,那句“我养你啊”,说得柳飘飘扭过身去、泪流满面。


《喜剧之王》最经典的一幕就是这个,被无数人拿来发朋友圈、聊骚、写公众号。


现实中的柳飘飘不需要人养,却被一个“门”夹得死去活来。同样被那个门夹得丢掉演艺生涯半条命的男人,成为无数同类口诛笔伐、却暗羡

这件事说来话长。算了,不说了。


说说柳飘飘吧。

她穿着高跟鞋、短裙和花纹衬衫扔下一句“照顾好你自己吧,傻瓜”,钻进出租车里失声痛哭。


星爷何其残忍,将这样的爱与痛,放在一个名叫《喜剧之王》的电影里,也成全了柳飘飘,比紫霞仙子更动人的、更令人唏嘘不已、更让人回味的人设。

你破哥曾经最好的朋友,破刀,年轻的时候默默无闻、时常仰天长叹:“世间处处尹天仇,天下再无

对朋友失望之余,回头去看整个剧情的设定,破哥甚至对星爷也有些失望。柳飘飘这样的女人,为什么一定要受那么多苦、还成了夜总会里的当红小/姐

为什么一定要受那么多苦、还成了夜总会里的当红小/姐?


在这件事情上,男人果然没有一个好东西,星爷和小仲马一个德行。

虽然,夜总会里的小/姐没什么不好,但为什么一定要这样顺应大众心理预期的“标签”呢?就无法“超越标签”吗?


正如——

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讴歌女性,因为她们也是人。


为了避免被骂到去做变性手术,补一句:发自内心地爱她们就够了,并发自内心地尊重。不必讴歌,可以为她们唱歌。


疫情之下,生活并无两样。也许上帝之手在推倒一切时,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会,更不懂得去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万能如祂,在创造万物时,还是给人们留下了选择“信与不信在自己”的余地,我们却总试图控制一切……


谨以此文,献给你们心中的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