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趣談:一樁簡單的傷乳案 是如何成為社會熱點的

晚清時,北京城外有個地方叫鴨嘴溪,這裡地勢平坦空曠,洋人就把這裡作為賽馬場,每年都在這裡舉辦賽馬比賽。

這年,洋人又在鴨嘴溪舉辦賽馬,男女老少都跑來看熱鬧。一個少婦騎著毛驢從此經過,就在這時,一個少年書生突然在旁邊放了一顆爆竹。巨大的響聲讓毛驢受到驚嚇,結果,毛驢就把背上的少婦給顛了下來。

晚清趣談:一樁簡單的傷乳案 是如何成為社會熱點的

少婦墜地,撞在一塊石頭上。說來也巧,不偏不倚地就把胸脯給傷著了,鮮血一下子湧出來,很快把衣服都給染紅了。

少婦的丈夫見狀,當然不依了,拉著書生,兩人當場就爭執了起來。但這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事兒哪裡能爭出個勝負來,於是,兩人就一起到衙門裡去,讓官老爺來斷個是非。

接這個案子的官員叫陳恆慶。陳恆慶是山東濰縣人,於光緒十二年進士及第,因其長期在京城為官,辦案的經驗十分豐富。

接到這個案子後,陳恆慶馬上就叫了個產婆來,讓她把少婦帶到一間小屋去驗傷,驗傷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只是皮外傷,無甚大礙,敷藥之後,已經止血了。

見傷者沒有什麼問題後,陳恆慶就開始審問起少年書生和少婦的丈夫來。經過兩人的訴說後,陳恆慶很快就明白了,這其實就是一起簡單的惡作劇而已。

晚清趣談:一樁簡單的傷乳案 是如何成為社會熱點的

於是,陳恆慶就斥責書生說,你一個秀才,見到少婦騎著驢子過來,故意用爆竹去嚇她的驢,這完全就是有心的惡作劇,看來,你平日裡也是輕薄之徒。於是就讓人打了書生二十個掌心,以示警告。然後,讓人拿了些藥給少婦,就算結案了。

結案之後,陳恆慶拿起筆,寫了一篇判詞。判詞如下:

洋人賽馬,正來鴨嘴之溪;少婦墮驢,誤創雞頭之肉。桃符未換,爆竹何來?戒佻撻之狂且,懲以夏楚;保軟溫之雙乳,賞以膏丹。少婦歸哺幼兒,書生勿為浪子。其各遵判勿違。

晚清趣談:一樁簡單的傷乳案 是如何成為社會熱點的

陳恆慶把判詞寫好之後,讓人貼在衙門之外。誰知道,這判詞一經貼出之後,立刻觀者如雲,京城裡的各家報館聞風而動,紛紛派出人來,到衙門口摘抄這份判詞。一時之間,這件簡單的傷乳案,立刻成了社會大熱門。

之後,不斷有報館把印製好的報紙送到陳恆慶的手裡來,而且還分文不取。對此,陳恆慶在大感意外之餘,也是無可奈何,只得自嘲說,判案尚得潤筆,抑何可笑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