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猛将常遇春为何暴毙而死

《明史》中记载常遇春:“貌奇伟,勇力绝人,猿臂善射。初从刘聚为盗,察聚终无成,归太祖于和阳。”就是说常遇春长得奇特雄伟,勇武果敢,力大无比,手臂很长,擅长射箭。最开始跟着刘聚做强盗,后来感觉刘聚最终不会有什么大成就,就在和阳归顺了明太祖朱元璋。

一代猛将常遇春为何暴毙而死

常遇春追随朱元璋之后,成为了他手下的一员猛将,立下战功无数,助朱元璋开辟了大明王朝,成为34个开国功臣之一,排名第二。他经常宣称只要给他十万人马,就能横行天下。因此有“常十万”之称。

但就是这样一员猛将,却在40岁的时候突然暴毙。而史书中对他的死也没有详细的记载,《明史》是这样写的:“(遇春拔开平)元帝北走,追奔数百里。获其宗王庆生及平章鼎住等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子女宝货称是。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云。”就是说常遇春率军猛追逃跑的元顺帝,大获全胜,俘获甚多,然而当大军凯旋之时,却于柳河川军中暴毙,年仅四十。

一代猛将常遇春为何暴毙而死

正是因为史书对于他的死没有过多详细的记载,因此他的死因也成为历史上的疑案,引起种种猜测,众说纷纭。但总的来说,常遇春暴毙的原因,比较流行的有三种说法。

一、被朱元璋害死

很多的人认为常遇春的死跟朱元璋有关,是朱元璋把他杀了。结合朱元璋在建国后对开国功臣的种种血腥屠戮,34个功臣被杀得一干二净,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

但虽说常遇春不是最早随朱元璋起兵的濠州老乡。但他投奔朱元璋也算很早,而且战功显赫,在功臣排名中仅次于徐达,位列第二。他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15年,对朱元璋可谓是忠心耿耿。

一代猛将常遇春为何暴毙而死

况且此时明朝刚刚开国,正当用人之时。常遇春死的时候,正是朱元璋派他和徐达去攻打元朝残余势力的时候,要是这个时候干掉常遇春,事情败露的话,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导致人心大乱。

再有一点,当常遇春的死讯传到南京的时候,朱元璋“大震悼”,就是说朱元璋非常震惊。待其灵柩运回,抵达南京郊外的龙江时,朱元璋亲自出城祭奠。不仅追封他为开平王,配享太庙,还模仿宋太宗为名臣赵普“发哀”的事迹,亲自为常遇春送葬,还为他辍朝三日。

因此,综合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朱元璋的嫌疑基本可以排除。

二、遭天谴而死

虽说常遇春是个猛将,是个常胜将军,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是在多年的战争生涯中,他养成了一个坏毛病,那就是杀降和屠城。而且他的滥杀甚至不分对象,哪怕只是坚决不投降的普通百姓,也都杀掉。

作为朱元璋手下的头号猛将,他非常喜欢把投降的敌人全部杀死,搞到最后都没人敢投降他了。据《明史》记载,常遇春和徐达在池州设伏打败了陈友谅,俘获了敌军3000人。结果,就在徐达向朱元璋上报这件事的时候,常遇春就已经把俘虏都杀了。

除了杀降外,他还喜欢屠城!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当时朱元璋特地下旨叫他不要屠城!《明史》记载,攻打赣州期间,常遇春将赣州城团团围住的时候,朱元璋特地派人给他说:攻克了赣州之后,不要滥杀,即便得到了土地,没有百姓有什么用呢?于是后面常遇春放弃屠城,朱元璋特地下旨表扬了他!

一代猛将常遇春为何暴毙而死

不仅常遇春本人喜欢杀降屠城,他的手下也跟着他染上了这个坏毛病。当时陈友谅的旧部饶鼎臣在湘潭起兵作乱,朝廷派常遇春原来的部下严广去平叛。这一战打得是相当激烈,而且非常艰难,胜利之后,严广就把怒火洒到了湘潭的老百姓身上,屠了湘潭的城。

古语有云:“杀降不祥”,所以常遇春最后遭天谴而死。但是,天谴终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无凭无据。所以,常遇春是遭天谴而死这种说法也有待考证。

三、得“卸甲风”而死

得“卸甲风”而死,也就是卸了盔甲之后中风而死。古代军营当中“卸甲风”是非常常见的。古代的盔甲全是实打实的金属锻造而成,非常的重,再加上兵器,最起码的负荷也在50斤以上。

一代猛将常遇春为何暴毙而死

两军交战时,精神高度集中,再加上负荷大,就会导致大量的出汗,心脏承受的压力会变大,人会变得较为亢奋。而一旦战争结束,人的精神就会一下子放松,此时再将盔甲脱掉,身体又忽然受冷,血管和主动脉会收缩,正在处于平稳状态时的心脏,一下子无法调节自身血液流动,就会给五脏六腑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身上的血管也会出现短暂的血栓。最后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出现猝死现象。

常遇春自从跟了朱元璋之后就南征北战,几乎年年都在打仗,从天南打到地北,从西打到东,从南打到北,十几年的时间里,基本上没有休息过。而且常年征战,身上也有不少的刀枪剑伤。

公元1367年,这一年,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五万人马出师北伐,在近两年时间里,常遇春带人先后平定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攻破五十多座城池,与元军交战三十多次。到公元1369年的七月,常遇春攻破元上都开平。

一代猛将常遇春为何暴毙而死

在这近两年时间里,常遇春几乎每天都是在行军打仗中度过,他不仅要思考战略战术,而且还要带兵杀敌。可以说,整个人的精神都是高度集中、高度紧绷的,休息的时间几乎没有,甚至有时连睡觉都穿着铠甲。而他身上又有很多的旧伤,可以说,他早已是积劳成疾,身体处于崩溃的边缘。

等到战争取得胜利,班师回朝,大军走到柳河川这个地方的时候,当时正好是七月份,白天天气非常的闷热,行军赶路非常的累,而柳河川这个地方昼夜温差又比较大,常遇春白天一直穿着铠甲行军赶路,到了晚上不顾身上的热汗,一下把铠甲脱掉,于是引发了中风疾病,而且由于积劳成疾,引起旧伤复发,全身剧痛,最后就这样死了。

综合上面三种说法,首先,朱元璋的嫌疑可以基本排除。其次,天谴一说也带有迷信的色彩,证据不足。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因为常年的劳累奔波,南征北战,积劳成疾,导致常遇春得“卸甲风”而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