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牡丹亭》在《红楼梦》里是禁书?

润杨阆苑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这是千万少女内心对情的渴望与呼唤,越是封建,越是压迫,越是难以遏制.......一曲《牡丹亭》,千古女儿情。

一、情之"精魂"----《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至情派"创始人汤显祖的巅峰之作,是他"至情观"最生动的展现,就如汤显祖自己所说"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汤显祖在《牡丹亭》的卷首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牡丹亭》讲述的是大家闺秀杜丽娘偶然踏入自家后花园,见春色满园,自伤身世"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后经花神指点,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一番云雨,备受爱抚,醒后因思成疾,不治而亡;三年后,死而复生,历经艰难险阻与柳梦梅有情人终成眷属。她本是太守千金,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此种出身和社会地位要求她必须成为三从四德的贤妻良母,可她偏偏心有春情秋恨,感叹:"这般花花草草有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杜丽娘的死,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杜丽娘的生,亦是生于对爱情的执着盼望。杜丽娘的一死一生,正是情之所在。

她用自己的行动诉说着千千万万少女的心声,即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这在当时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社会,无疑会引起轩然大波,但越是这样,越说明《牡丹亭》的影响之大。

二、人间自是有情痴

汤显祖曾在《牡丹亭》中写道:"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笔者认为他这正是对杜丽娘的高度赞赏与爱。赞赏她一介弱女子敢于和整个封建势力相对抗的勇气,爱她不顾一切,生生死死追逐情的态度。明末文学家王思任曾这样评价杜丽娘,"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瞑,而柳梅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

《牡丹亭》称得上是闺中怨女们的一部知音书和安魂曲。一本传奇,在社会上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娄江女子俞二娘读《牡丹亭》后,深有所感,乃自伤身世,于十七岁悲愤而亡。内江一女子读了汤剧后,愿托付终身,后因见其为幡然老翁而投水身亡。才女冯小青曾写下绝命诗"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如我,岂独伤心是小青"。杭州演员商小玲上演《寻梦》时气绝而亡。这是千千万万个杜丽娘,是万万千千个《牡丹亭》的知音。犹记得,《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欧洲青年纷纷自杀,歌德被迫修改结局。中西方,千百年,因情如此,岂不妙哉!

《牡丹亭》在《红楼梦》中只出现过两次,却为我们展示了又一个"杜丽娘"似的女子---林黛玉。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林黛玉路过梨香院,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又听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只听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此段详细描写了林黛玉听《牡丹亭》曲子时的心理活动:感慨缠绵----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心痛神痴。曹雪芹笔触的细腻令人叹服。黛玉与宝玉心心相印,却不得诉说;彼此即使坦白心意,却无人做主,只能是空空等候。这种苦痛与杜丽娘是何其相似,可叹的是,林黛玉既无梦境可凭,亦无花神的成全,只能是在现实的牢笼中苦苦煎熬,痴痴等待。

第四十二回,宝钗审问黛玉:"好个千金小姐!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满嘴里说的是什么?"指的是黛玉行酒令时,说了两句《西厢记》《牡丹亭》中的词。宝钗又说"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所谓杂书,就是那些关于"情"的书;移了性情,就是女孩懂了情,动了情思;不可救了,就是一旦被情俘获,再难脱身。黛玉的确是被情俘获了,但却是心甘情愿的,即使化为香魂一缕,亦无怨无悔。因为她忠于宝玉,忠于他们之间真挚的那份"情"。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百年后读来,仍是热泪盈眶。


一往文学


《牡丹亭》中讲述的是身心俱受压抑的太守之女杜丽娘,在游园时入梦与风雅文士柳梦梅相遇,并得成云雨之欢的故事。梦醒后的杜丽娘惆怅难安,“情不知所起”而相思成疾,病体难愈终至香消玉殒。

三年后,杜丽娘梦中之人柳梦梅偶得佳人自绘画像,丽娘也以游魂之身再入人世,寻找梦中姻缘。杜丽娘与柳梦梅在他人帮助下终于打破重重爱情障碍,起死回生,最终得成眷属。这个故事想要讲述的便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抗。

《红楼梦》素有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其内容含括了社会伦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饮食烹调、儒学佛道等方面,而且还提到很多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和古今趣闻,可以说是集大成之所在,可很有名气的《牡丹亭》却偏偏成了其中的禁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受当时社会大环境影响,认为《牡丹亭》一类为杂书不宜学习

在《红楼梦》所处的时代,通过科举考试出仕仍然被认为是正统之道和光耀门楣的事,因此科举考试必考的科目自然而然成为了正统的书籍,比如明经诸科。贾政的要求则更简单,只要把《四书》学懂就好,其他的书都可先放到一旁。

除了明经诸科之外其他的书就被认为是杂书,尤其情感类的书籍,《西厢记》都被认为是淫词艳曲,那么讲述人鬼传奇恋爱的《牡丹亭》则更甚。因为受到社会的影响,贾家的家私塾里不准讲授这些书籍,贾家也把这类书籍视作禁书。

宝玉第一次看到类似《牡丹亭》的古今小说并那飞燕,合德,武则天,杨贵妃的外传与那传奇角本等之类的书籍,都是小厮茗烟去外面书坊弄来的,宝玉之前从来没有看过,见若珍宝,可见平日贾家是不会出现这一类书籍。

且茗烟反复强调让宝玉把这些书收好,不然他是要挨打的,可知这些书是不合时宜的书,只能够偷看不能够光明正大的看。不过因为人们的反叛心理,越是被禁的书越是会被爱不释手,对宝玉如此对黛玉、宝钗亦如此。


第二、《牡丹亭》不符合大家闺秀的礼仪规范,害怕读这样的书转移了性情

《牡丹亭》在红楼梦中正式出现是第二十三回,黛玉和宝玉一起偷偷读了《西厢记》之后,黛玉回潇湘馆的路上听到梨香院的小戏子们在唱《牡丹亭》,黛玉被其中优美的词句所吸引。

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黛玉听了《牡丹亭》感触良多就记在心里,以致于贾母带着刘姥姥在大观园行酒令的时候,黛玉不自觉就说了出来。大家没有留心,可是宝钗却听到了,这些本不该闺中小姐所能熟知的诗词黛玉都知晓,宝钗便知道黛玉也看过《牡丹亭》了,便想要找个机会好好告诫她。

宝钗道:“……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一席话,说的黛玉垂头吃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宝钗一直以来都是大家闺秀的表率,黛玉从来都不大喜欢和认同她,可是今天她的一番谆谆教导之语却让黛玉听到了心里,还深以为“是”。因为黛玉也懂得虽然她们从小就被允许读书识字,可是女红针黹也是她们的本分,女孩子始终要出嫁,也要相夫教子成为贤妻良母。

《牡丹亭》想要表达的是女孩子们可以自由恋爱,可以主动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可是这样的思想却是大家闺秀绝对不允许存在的。封建礼教要求她们学会三从四德,待字闺中,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一个家人选定的丈夫,把幸福交给命运。

只是这样的赌注太大,也太不公平,可是女孩子们却不能够有反抗的余地,不然就会被认为是异类,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让家族蒙羞。因此《牡丹亭》之类的杂书就是她们的禁忌。


第三、类似《牡丹亭》这类爱情故事和书籍不被长辈允许留在贾府

至于为什么《牡丹亭》之类的书籍会成为禁书,贾母的一席话给了最好的解答。

贾母笑道:“这有个原故:编这样书的,有一等妒人家富贵,或有求不遂心,所以编出来污秽人家。再一等,他自己看了这些书看魔了,他也想一个佳人,所以编了出来取乐。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

《牡丹亭》这样的故事美好、精妙,可是却和事实严重不符,这样的情况在世家大族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为了避免青春少艾的姑娘们听到这样的故事动了这样的心思,因此这类故事在贾家是不准讲的。

有了长辈的干预,这类的故事都不让讲,那么书籍想要流传进来就更加难了,渐渐地这书在贾家就成了禁书。


少读红楼


汤显祖在这部剧里,揭露了社会的真相,让很多人感到惶恐因此会封禁《牡丹亭》。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里面正好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木心先生这一章要讲的是中国的戏曲,所以自然而然地要讲到明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戏曲家汤显祖。

我们都知道莎士比亚是戏剧大家,而中国的戏剧大家,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汤显祖了。所以,木心先生自很自然的谈到了这一个问题:

为什么中国戏剧没有出世界性的大作品?

木心先生用一句话总结了原因——没有才华,接着又从社会、背景等各个方面论证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作品上的差异,即他们文学作品整体视野上的广阔性和局限性。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于莎士比亚作品中人性的思考,对他笔下角色人物人性的考量和整体作品的大视野的看法。

这一套确实很有说服力,汤显祖在这样的对比之下确实相形见绌,但是这样的说法或者看法仍然没有解决一个根本和实质的问题,那就是汤显祖为什么没有木心先生所说的大视野?仅仅在人伦上打圈圈?

最简单的逻辑,当然是把这样的责任推到儒家身上,认为儒家将求伦理,整个社会士大夫心里面想的自然都是儒家那一套,无法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体察。

我认为这一点不难被想到,但是儒家里面关于人伦的思索难道不是对人性的考察、对于人性的体悟么?如果是中国士大夫的人伦性的思维模式让当时的知识分子无法跳脱出当时现实世俗的社会,那么我们或许又要产生另外的问题了,那就是莎士比亚为什么有?莎士比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视野?儒家那些方面的思维特质时造成这样恶果的原因?

显然,木心先生在这些问题上或许是拘于篇幅,或许是考虑到文字将要出版所要面向的对象,没有很详细的说到这些问题。

除了要在传统儒家身上找原因之外,或许往外看看英国以及整个西方在现代化世界的位置,从整个社会现代化的语境上或许可以找到更多答案。

也就是说,我认为汤显祖要想和莎士比亚做一个对比,仅仅向内是不够的,还需要向外看看,他看看莎士比亚到底“牛”在哪里。但是我们这篇文章还是向内找原因。向外探求我们将放在另外一篇文章探讨。

但不得不说的是,木心在对待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个人的态度上,是“偏心”的,甚至是“严格”的,木心先生更偏向于赞赏莎士比亚而非汤显祖,但是汤显祖生活的时代和整个社会背景又像一个巨大的牢笼捆住了汤显祖,如果揪住这一点不放的话,整个中国传统文学和传统艺术,似乎都没有木心所言的“世界性”了。这样一种后摄视角下的评断,是对汤显祖的不公正。

所以,他们生活所处的时代局限性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无法避免,就木心先生来说,他在评价莎士比亚和汤显祖这两位文学家的所谓的“优劣”长短之时,就显示出了他所处时代的“时代局限性”。

从汤显祖一生履历来看,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士大夫,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最传统、最普通的儒家教育,而他的人生经历和其他中国所有大部分文学士大夫所经历的困境、挫折、选择简直是一种模式化的套路:

他们都接受着现实和理想的两种困境,一方面理想中儒家教育下的社会理想是他们信中所信奉的至高信条,但是现实往往有着另外一套运行的法则,即在传统社会中留存的当面一套和背后一套,在汤显祖所面临的困境中显露无疑。

汤显祖按理说只要顺顺当当考上科举,大概也不会这么早就遭受挫折。他人生第一个坎就是一个抉择问题——是选择顺从名利的诱惑、将士大夫气节丢失,还是保持操守。

因为当时在朝的首辅大臣张居正想要让他儿子中状元,但是明朝也是一个很奇怪的王朝,他儿子如果中了状元,那可就不得了了,即便是真的很有才也不行。这样一来,各种文官御史接着就来开骂,质疑这件事情,不管是否有猫腻,所以不管他这个首辅大臣当得怎么样,权力有多大,他都不能让自己的儿子遭受这样的政治风险,因为这些指责往往会跟一辈子,如果你是明目张胆靠关系上位的,在明朝是被人所不齿的。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母亲,是当时皇室亲戚的手下,就因为这一层关系,米芾在宋帝国中谋得一官半职,仅仅这样,那些御史大夫几乎逮着这个问题骂了他一辈子,所以他一生只能装癫卖傻嘻嘻哈哈的糊弄世人。

显然,张居正还不想这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的儿子拉几个可以映衬起来的大才子,如果这些才子都中了,那么自己儿子中了也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就不会显得那么突兀。

张居正找上了汤显祖,他当然也不傻,汤显祖这么有才气,肯定可以中,但是汤显祖就是不干。

汤显祖所面临的这个困境其实就是简单的这个传统儒家所谓的名利和品行问题。儒家士大夫信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这一套想法当然就被汤显祖接受了,所以他拒绝张居正的行为,就可以理解为对张居正这一套行为的贴标签和道德判断,他认为张居正只不过是想暗中操作,为自己的儿子谋私利而已,但是凭张居正儿子的实力,未必不能高中,只不过棘手的问题在于如何堵住悠悠之口,让那些整天道德洁癖的御史闭嘴,免得给他儿子惹上骂名。

拒绝了张居正之后的汤显祖也显然不会太顺利的度过他接下来的仕途生涯,接连几次科举失败,好不容易考上了,还只是去南京一类的地方做闲职。不久之后,他就辞职了。

汤显祖的履历几乎可以套用在其他任何文人身上,一个知识分子辛辛苦苦的科举,结果没中,然后考了很多年,最后考上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罢官,回家写书,写诗、搞文学,这一个模式几乎有着固定的道德评价,后世眼中,他们就是那个道德完人、道德上完美无缺,为了理想可以牺牲自己的人,但是他们自己身上有没有问题?整个社会所教授的知识有没有问题?

孟子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孟子对为什么要这样做没有一句解释,这句话见诸于《孟子·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在这段话里,没有说一句事实,也就是说他所陈述的东西,全部都是他的观点,他认为妇道人家,嫁给谁是父母要指派认证的,他认为大丈夫是要做到“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算是大丈夫,但是为什么做到这些就是大丈夫?有没有事实依据,孟子不说。

这种没有根由的个人判断自然就会产生各种问题,最实际、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儒家通过这样的主观判断,构建了一个主观的世界,因为他跟现实的脱离,即这些论断观点缺乏事实,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如果依靠儒家所倡导的论断,是没办法推行和继续的,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悲剧,整个中国社会上所有的知识分子所接受的这套东西,全都是一套脱了现实生活的运行法则,除了作为约束皇权的工具之外,也约束了他们自己。

在经历了人生重重波折之后,汤显祖或许懂得了这套道理,或许他们没有明白,但是汤显祖辞官后,写出了《牡丹亭》,写出了他一生最为重要的戏剧作品,就很能见出他对这些问题以及社会的思考。

汤显祖的《牡丹亭》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长期接受传统教育的美少女,一次偶然梦中邂逅书生,发现了长期以来在她身上残酷的真相——她被整个社会无形的压力约束着,甚至她感觉不到自己的美和对于性的渴望,外在世界的美好让她看清了现实,这些想法拯救和解放了她,却也摧毁了她,最后她感伤自逝,而后又在阴间重生,面对父权,和整个社会进行抗争,最终得到皇权承认。

所以,我想,汤显祖在这部剧里,自然也融入了他自己的人生经历,他那些早年经历的儒家教育,不正是那些约束、制约着杜丽娘教条的东西吗?而杜丽娘在觉醒和心理、身体解放之后,对于自己现实处境的忧伤和无奈,或许也是汤显祖屡不中第、罢官辞职后的心境体现。

所以,抛开汤显祖所谓反封建这一层带有政治色彩的标签之后,汤显祖在剧中探讨的问题本质,也并非是木心所断言的“在伦理上绕圈圈”,伦理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一个时代,面临着真实世界和人生信条的脱节困境,整个社会中的人该如何何去何从的问题。

如果整个社会如杜丽娘长期所接受的教育那样,真的如她的父亲所期望的那样运作,她也不会伤春自逝了。但是她是美的,她在心底里是一个青春懵懂的少女,是一个长期渴望身体满足和心理满足的人,所以她注定要在大花园里发现这些长期以来被社会、被他父亲所忽略的事实。

而汤显祖这部剧的威力,也正是在此,据说当时很多女性看了这部剧后,纷纷自杀和悲伤而死去,这部剧所勾勒的现状让他们看清了那些他们赖以相信的东西。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勾勒了一个僵化的晚明社会,它以道德而非契约、以人伦而非法律,以人伦而非人性,在制约和分离着人的思想和行动,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的每一个阶层都活得不痛快、活得扭曲和畸形。皇帝被这些约束和管教着,底下的大臣和知识分子、甚至是被称之为思想家的李贽,也是矛盾和分裂的,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思想,已经不能用扭曲来形容了,那是一个苍凉和没有希望的时代。

如果以这个深度来理解汤显祖,理解《牡丹亭》和整个中国的戏剧作品,就非常容易了,之所以汤显祖的剧作没有很明显的人性,没有所谓的世界性,是因为整个社会没有给那一代人,甚至整个传统社会五千年中的所有人一个施展和发育他们人性的空间,从儒家以及其他思想脉络诞生之日起,这些空间就被儒生和政权者以各种方式不断地被挤压和扭曲,从孔子、孟子的“食色、性也””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到朱熹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人性尺度在相当大程度上是被不断地排除在外的。

20世纪,西方心理学伟大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人最为本质的欲望、最本质的动力是性本能。所以《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在这部剧里所能展现的最“人性“的东西,就是杜丽娘对于这一生物本性的追求和向往,这一带有浪漫色彩的追逐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以牺牲了主人公生命为代价换来了一次虚无的满足,更为展现了人性充分压抑之下人的悲哀。

汤显祖无法像莎士比亚一样思考问题,无法在他的剧中展现更多人性更为本质的东西。但是汤显祖显然也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在伦理上打转转似乎用在他身上已经无法完全涵盖这部伟大作品全部的野心了。

汤显祖说自己的这部剧是“至情”之作,而他口中的“情”,其实就是人性的底色中最基本的欲望——性。汤显祖一生四部剧,每一个剧都有一个赖以关联前后的“梦”,人称之为临川四梦,前两部是将真情,即《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和《邯郸记》更像是他辞官后对于人的警告,寓意着官场的无定和残酷,即伪情。

无论是从《牡丹亭》剧情上,还是从汤显祖这四部戏剧作品的情感主题的设计上,都显示了他对那个时代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思考,当整个社会处在压抑和克制人性的情境之下时,个体会遭遇什么,显然,汤显祖的剧作想要谈论的问题是这个,你不能说他是没有人性思考,没有人性共性甚至是没有世界性的。当一个民族遭遇压制和奴役之时,人性那些最基本的东西就会被压制,这些被压抑的骚动不可能只有明朝那一代人,怎么会没有共性?世界性?

明人张大复的《梅花草堂笔谈》里记载道一位女子因为读《牡丹亭》断肠而死,汤显祖闻听之后,挥笔写下一首诗歌:

“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

一时文字业,天下有心人。汤显祖不必感动整个世界,就算世界最后真的没有了可以通过他的文字理解他的人,他只要对得起时代和那些为他的文字死去的女子,就够了。


松风阁书法日讲


《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传奇。该剧描写了千金小姐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该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该剧在清代是被禁的。原因有二:

1.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统治的需要。“三从四德”,“男尊女卑”,是封建礼教的教义,男女双方的婚姻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杜丽娘竟然梦中与爱人相恋,汤显祖又把他们最后结合在一起,这显然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封建卫道士们当然要把它视为禁书。

2.所谓有“诲淫”情节。历史上是有很多专门写“诲淫”情节的书,它们当然应该被禁。但《牡丹亭》不是。它的被禁,说明封建统治阶级和卫道士们敏感过度,也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和压制之深。

其实,“雪夜闭门读禁书”,乃封建时代一些士大夫所谓的“赏心乐事”之一。可见,他们是多么的虚伪。





文艺星空2020


因为牡丹亭讲的是女性性的觉醒。杜丽娘因为一场春梦郁郁而亡。

它还讲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杜因为柳梦梅的爱情死而复生。

它还讲了年轻人勇于反抗理教束缚,最终获得爱情婚姻的圆满。

对于封建大家族来说,它属于离经叛道,所以被列为禁书。


红诺亚蓝诺亚


因为歌颂了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所以在当时被禁


宜口茶


牡丹亭其实也真是社会旧理念的一个禁忌。红楼梦里之所以写到牡丹亭这本禁书。是否也是向同事暗示。那个年代正统的对爱情的一种舒服。为最后宝玉黛玉的爱情悲剧做了铺垫。


新知心想


因为它是小黄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