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象方誌·武山篇》播出引發社會關注

《中國影象方誌·武山篇》播出引發社會關注

經過歷時2年多時間的拍攝製作,《中國影象方誌·甘肅卷·武山篇》大型電視紀錄片於2019年12月26日在央視科教頻道正式播出。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廣大觀眾和網民的空前關注。央視網、武山廣播電視臺、新武山APP、武山發佈、武山融媒等平臺進行轉載,短短2個月多月時間,點擊量達到40多萬人次。這不僅對宣傳“一帶一路”文化建設具有積極助推作用,也對加強全縣人民的文化自信,講好武山故事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国影象方志·武山篇》播出引发社会关注

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誌》是由中央電視臺錄製的大型文化影像工程,旨在用影像記錄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深刻解讀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講述生動傳奇的地方故事,展示豐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領略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充分展示改革開放、尤其是十八大以來我國各地經濟社會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滄桑鉅變,揭示中國傳統文化根脈,凝聚中國力量,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從中華文明的角度解讀地方誌、從地方誌的角度彰顯中華文明,以局部展示整體、以地方表達中國,從而為時代謳歌,為人民立傳。

《中国影象方志·武山篇》播出引发社会关注

《中國影像方誌》將以我國行政區劃中的縣和縣級市為拍攝主體,每地1集、每集40分鐘。而位於絲綢之路渭河流域的武山縣,屬於中華文明發祥地區之一,是拍攝計劃中的第409集,整部片子分《地名記》《保護記》《大事記》《傳承記》《當代記》《後記》,系統的介紹了武山縣厚重的文化歷史。

《中国影象方志·武山篇》播出引发社会关注

武山籍人士、西北師範大學古籍所所長漆子揚,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王煥成,縣博物館原館長臧志軍分別接受攝製組的採訪,解讀了片中涉及的有關我縣歷史文化、地名更改、石窟保護。

《中国影象方志·武山篇》播出引发社会关注

當你離家遠去,家變成了家鄉,漂泊的心便會百般牽掛、魂牽夢繞。家鄉是一幅幅記憶的畫面、是母親溫暖的笑容、是一縷縷喜悅與感傷。《中國影像方誌·武山篇》由古至今、由遠及近,展現著我縣獨具特色的的傳統文化,再現了全縣人民勤勞質樸,聰明勇敢的偉大實踐,謳歌著當代武山人的奮鬥精神。

《中国影象方志·武山篇》播出引发社会关注
《中国影象方志·武山篇》播出引发社会关注《中国影象方志·武山篇》播出引发社会关注
《中国影象方志·武山篇》播出引发社会关注《中国影象方志·武山篇》播出引发社会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