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护士郭美娟:从抗"疫"新兵到独当一面

迅速扎好压脉带,轻拍手背找到血管所在位置,仔细消毒后顺着血管方向小心进针,见到回血,立即使用胶布对针进行固定,调节滴数……整个穿刺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但只有郭美娟自己心里清楚,这看似轻松简单的背后却付出了不知多少努力。

江西赣州护士郭美娟:从抗

2月21日,江西省第八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赣州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护师郭美娟满腔热血投入到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一区病房工作,没想到拥有丰富护理经验的郭美娟,居然在第一天就碰到了难题。"护目镜很快被水雾全部遮盖,戴着隐形眼镜几乎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能凭借经验辨别血管位置。我的手上又戴了两层塑胶手套,操作起来非常不方便!尤其是给患者固定针的时候,胶带很容易就粘在塑胶手套上,导致针移位后刺破血管。"郭美娟回忆第一次穿着防护装备为患者做穿刺的场景说:"我和同事两个人相互配合,花费一番功夫才勉强完成穿刺。"看着患者因为针移位而肿胀的手臂,郭美娟的心里非常内疚。

当天晚上,郭美娟回到酒店顾不上休息,就开始埋头苦练如何在穿戴两层塑胶手套的情况下顺利完成进针和利用胶布固定针的各项操作。郭美娟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很快便找到了打针时撕胶布不粘手套和穿戴两层橡胶手套穿刺的诀窍,并主动分享给其他"战友"。

有一次,郭美娟和一位护理老师搭班做穿刺时,遇上了一位血管特别难找的老奶奶。由于新冠肺炎患者身边都没有家属照顾,需要自己洗漱,患者害怕碰到水时针会松动导致感染,都不愿意打留置针。老奶奶的整个手背都因为打普通针而变得全是青肿,根本找不到血管的位置。搭班的护理老师为老奶奶进行了几次穿刺都未能成功,只好向郭美娟求助。

有了之前的刻苦训练,郭美娟信心满满地端起治疗盘,不慌不忙地为老奶奶扎起了压脉带。"小郭,你不要紧张。我的血管一直都很难找,这次又住院这么长时间,都不记得打了多少针。奶奶年纪大了,血管也藏起来了,一针打不到就打两针,奶奶不怕疼!"听到老奶奶的这番鼓励的话,郭美娟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看着老奶奶肿胀的手暗下决心:我一定要"一针见血",决不能让奶奶感觉疼!郭美娟小心翼翼地拍打老奶奶的手背,隔着两层橡胶手套摸到了一根血管,她顺着血管迅速进针,见回血后立即松开压脉带,调节滴数,很快打完了针,郭美娟说:"奶奶疼吗?针已经打完,我给您固定好了,待会您要上厕所的话就按呼叫器,我会马上过来帮您。""小郭,谢谢你,你打针一点都不痛!"看着老奶奶灿烂的笑容,郭美娟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除了吃饭、睡觉,郭美娟每天下班后的时间基本都用在了学习交流上。她总是利用微信与护理同行们交流分享护理新冠肺炎患者的技巧与经验,还通过抖音搜索护目镜不起雾的方法。经过反复实践,郭美娟发现在穿戴防护服前,先用碘伏涂抹在护目镜上,待防护服穿好后护目镜上的碘伏自然风干,再佩戴时就不会起雾了。

如今援助随州已有20余天,郭美娟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练就了在穿戴双层橡胶手套的情况下"一针见血"的本领,独自完成一个大夜班所有的抽血工作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成功地从一名抗"疫"新兵转变为独当一面的"穿刺能手"。

(文 / 钟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