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眼裡的江湖—重溫《臥虎藏龍》雜談


李安眼裡的江湖—重溫《臥虎藏龍》雜談

源自網絡


記得第一次看《臥虎藏龍》的時候是在中學時代,在老式的錄像廳裡看vcd投影。那時看完後,沒怎麼看懂,不過電影畫面和音樂很棒,看的時候居然興致還挺高。

轉眼過去快20年了,自己也早已不在少年。週末閒來無事,於是又從頭看了一遍。仔細看完120分鐘的片子,還是不得不感慨,雖然是20年前的電影了,現在看依然讓人感動,經典不愧是經典。

影片中以武當大俠李慕白打算退隱江湖,於是決定讓鏢師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寶劍贈給貝勒爺為開端。正當俞秀蓮帶劍造訪貝勒爺府時,巧遇剛從伊犁調職回京就任九門提督的玉大人的千金玉嬌龍。玉嬌龍知道了青冥劍,於是晚上潛入貝府盜走了劍。

接下來是捉拿大盜碧眼狐狸的衙門捕快蔡九發現碧眼狐狸的行蹤,並約其決鬥。在碧眼狐狸以一敵三的打鬥之時,李慕白趕到,打傷碧眼狐狸,然後蒙面的玉嬌龍出手救走了碧眼狐狸。

接著李慕白髮覺玉嬌龍練習的武當武功路子不對,出於欣賞玉嬌龍是個不可多得的練武奇才,於是他想將其帶回武當收歸門下。 可叛逆的大家小姐過慣了我行我素的生活,怎麼可能輕易就被李慕白收服。

接下來就是玉嬌龍的回憶,回憶起在新疆時跟自己的土匪男友羅小虎的過往。羅居然一路尋他尋到了北京,她當面拒絕了羅小虎,以至於羅大鬧玉嬌龍的迎親隊伍。李慕白得知原委,然後修書一封讓羅小虎暫回武當等消息。

玉嬌龍為愛帶著青冥劍逃婚,還在去往武當途中打傷眾多武林高手。俞秀蓮苦口婆心的勸說玉嬌龍無果,二人在大堂大打出手。因為玉嬌龍手持的是青冥寶劍,俞秀蓮不敵還被玉砍傷。李慕白出手擊敗玉,玉嬌龍不服然後帶劍逃逸,竹林之戰李慕白將玉打倒在地,奪下了青冥劍。想勸服玉嬌龍回頭是岸,可玉嗜劍如命,李一氣之下將劍拋下深潭。玉嬌龍接著就跳下崖去尋劍,落入深潭不省人事,碧眼狐狸此時出現救走了玉嬌龍。

 在破磚窯中找到了受傷的玉嬌龍,並與碧眼狐狸大打出手。結果李慕白一招不慎中了碧眼狐狸的毒針。彌留之際,他最終向俞秀蓮傾訴了衷腸,只可惜這竟是永訣。其後,玉嬌龍去了武當,尋到了羅小虎。羅試圖勸說玉嬌龍跟自己回大漠,此時此刻,玉嬌龍已然看破生死,當她從圍欄處向深崖一躍時,玉嬌龍此時似乎瞬間悟道了!

表面上看,這是一部普通的武俠電影。可仔細想想,卻並不那麼簡單。電影本身有三個層面的東西疊加在了一起。

第一層:李慕白和碧眼狐狸有殺師之仇,玉嬌龍和碧眼狐狸雖是師徒卻也有仇怨,李慕白和俞秀蓮因義兄孟思昭的死而有了千絲萬縷的關聯以及捕快和大盜之間的恩怨。這些恩怨構成了一個現實的江湖;

第二層:李慕白和俞秀蓮互有愛慕之情,玉嬌龍對青冥劍有佔有之慾,碧眼狐狸更是貪婪成性,羅小虎和玉嬌龍的情慾關係等組成了一個情、欲江湖;

第三層:李慕白因俞秀蓮是亡兄定過親的女人,被倫理道德所縛;玉嬌龍跟羅小虎是真心相愛卻受困於門第和地位差距懸殊。還有李慕白怕玉嬌龍誤入歧途,通過各種手段試圖收玉嬌龍為徒,以達到教化其目的。這一切構成了一個道德和精神江湖;

李慕白和俞秀蓮之間,既身在現實中的江湖當中,也被情慾江湖和精神江湖包裹著。李慕白當初之所以打算退隱,其實是他曾想試圖想從這多重江湖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可即便最容易擺脫的現實江湖他都無能為力,更何況情慾和精神之困呢? 

與李、俞不同,玉嬌龍和羅小虎這一對要反叛得多。他們從一開始就試圖衝破現實的藩籬和精神的枷鎖,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他們努力了,也擁有了情慾,贏得了短暫的愛情。可殘酷的現實給他們當頭棒喝,以至於儘管他們拼盡全力去爭取了,卻最終只能是徒勞。玉嬌龍試圖憑青冥劍打破傳統江湖的約束,用逃婚來撕爛道德的網羅, 可她還是皈依了李慕白信仰的所謂正道,最終以縱身一跳來了結所有。

碧眼狐狸這個角色是個矛盾體。首先,她想在現實江湖中出人頭地,為了滿足這一私慾,他毒殺了李慕白的師傅奪走武當的武功秘籍,自己私下修煉。可惜她識字不多,瞭解秘籍得通過八歲的玉嬌龍。從那時起玉嬌龍和她結下了師生之誼。然而玉嬌龍從小聰慧過人,她並沒有將秘籍的全部要義告知碧眼狐狸,自己在這些秘籍要義的指導下偷偷修煉,很快武功就超過了碧眼狐狸。按理說說碧眼狐狸應該殺了玉嬌龍,可最後她還救落水的玉嬌龍。因此,即便現實江湖中的江洋大盜,有貪婪的物慾,可是在情感和道德江湖中也並不能做到輕鬆自在。

《臥虎藏龍》之所以稱得上經典,就在於李安在解構武俠世界裡的承載地“江湖”時,他突破了表面的江湖的界限,深入到內部,以細膩的方式刻畫現實江湖掩蓋著的“情慾”、“精神”和“道德”,以及這些糾葛在一起構造的精神層面上的江湖。電影用大量的篇幅展現人的“慾望”、“道德訴求”和“精神追求”。這樣的江湖不僅有血有肉,還有了靈魂。這也是為何作為一部武俠劇居然能讓觀眾在觀影后能備受感動的原因所在!

李安很好的運用了武俠這個載體,將人的幾種需求層次融入其中。包括:

—生活中的物質需求(即現實的江湖)

—人的動物性本能需求(性和慾望)

—精神追求(愛情、友情、親情和仇恨等),以及道德訴求(傳統禮教、階級觀念和性別觀念等)

這個電影其實可以看成是披著武俠外衣的劇情片。表面處處是武打場面,實際上是一個關於愛情、友情、親情和仇恨交織的倫理片。這也是為什麼這樣一部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電影能被西方觀眾所喜愛的重要原因,因為文化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可大家對待愛情、友情和恩怨的理解卻十分接近。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李安講故事的功力以及對中西方文化理解是如此的深刻。

記得第一次看《臥虎藏龍》的時候是在中學時代,在老式的錄像廳裡看vcd投影。那時看完後,沒怎麼看懂,不過電影畫面和音樂很棒,看的時候居然興致還挺高。

轉眼過去快20年了,自己也早已不在少年。週末閒來無事,於是又從頭看了一遍。仔細看完120分鐘的片子,還是不得不感慨,雖然是20年前的電影了,現在看依然讓人感動,經典不愧是經典。

影片中以武當大俠李慕白打算退隱江湖,於是決定讓鏢師俞秀蓮將自己的青冥寶劍贈給貝勒爺為開端。正當俞秀蓮帶劍造訪貝勒爺府時,巧遇剛從伊犁調職回京就任九門提督的玉大人的千金玉嬌龍。玉嬌龍知道了青冥劍,於是晚上潛入貝府盜走了劍。

接下來是捉拿大盜碧眼狐狸的衙門捕快蔡九發現碧眼狐狸的行蹤,並約其決鬥。在碧眼狐狸以一敵三的打鬥之時,李慕白趕到,打傷碧眼狐狸,然後蒙面的玉嬌龍出手救走了碧眼狐狸。

接著李慕白髮覺玉嬌龍練習的武當武功路子不對,出於欣賞玉嬌龍是個不可多得的練武奇才,於是他想將其帶回武當收歸門下。 可叛逆的大家小姐過慣了我行我素的生活,怎麼可能輕易就被李慕白收服。

接下來就是玉嬌龍的回憶,回憶起在新疆時跟自己的土匪男友羅小虎的過往。羅居然一路尋他尋到了北京,她當面拒絕了羅小虎,以至於羅大鬧玉嬌龍的迎親隊伍。李慕白得知原委,然後修書一封讓羅小虎暫回武當等消息。

玉嬌龍為愛帶著青冥劍逃婚,還在去往武當途中打傷眾多武林高手。俞秀蓮苦口婆心的勸說玉嬌龍無果,二人在大堂大打出手。因為玉嬌龍手持的是青冥寶劍,俞秀蓮不敵還被玉砍傷。李慕白出手擊敗玉,玉嬌龍不服然後帶劍逃逸,竹林之戰李慕白將玉打倒在地,奪下了青冥劍。想勸服玉嬌龍回頭是岸,可玉嗜劍如命,李一氣之下將劍拋下深潭。玉嬌龍接著就跳下崖去尋劍,落入深潭不省人事,碧眼狐狸此時出現救走了玉嬌龍。

在破磚窯中找到了受傷的玉嬌龍,並與碧眼狐狸大打出手。結果李慕白一招不慎中了碧眼狐狸的毒針。彌留之際,他最終向俞秀蓮傾訴了衷腸,只可惜這竟是永訣。其後,玉嬌龍去了武當,尋到了羅小虎。羅試圖勸說玉嬌龍跟自己回大漠,此時此刻,玉嬌龍已然看破生死,當她從圍欄處向深崖一躍時,玉嬌龍此時似乎瞬間悟道了!

表面上看,這是一部普通的武俠電影。可仔細想想,卻並不那麼簡單。電影本身有三個層面的東西疊加在了一起。

第一層:李慕白和碧眼狐狸有殺師之仇,玉嬌龍和碧眼狐狸雖是師徒卻也有仇怨,李慕白和俞秀蓮因義兄孟思昭的死而有了千絲萬縷的關聯以及捕快和大盜之間的恩怨。這些恩怨構成了一個現實的江湖;

第二層:李慕白和俞秀蓮互有愛慕之情,玉嬌龍對青冥劍有佔有之慾,碧眼狐狸更是貪婪成性,羅小虎和玉嬌龍的情慾關係等組成了一個情、欲江湖;

第三層:李慕白因俞秀蓮是亡兄定過親的女人,被倫理道德所縛;玉嬌龍跟羅小虎是真心相愛卻受困於門第和地位差距懸殊。還有李慕白怕玉嬌龍誤入歧途,通過各種手段試圖收玉嬌龍為徒,以達到教化其目的。這一切構成了一個道德和精神江湖;

李慕白和俞秀蓮之間,既身在現實中的江湖當中,也被情慾江湖和精神江湖包裹著。李慕白當初之所以打算退隱,其實是他曾想試圖想從這多重江湖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可即便最容易擺脫的現實江湖他都無能為力,更何況情慾和精神之困呢?


李安眼裡的江湖—重溫《臥虎藏龍》雜談

李慕白(源自網絡)


李安眼裡的江湖—重溫《臥虎藏龍》雜談

俞秀蓮(源自網絡)

與李、俞不同,玉嬌龍和羅小虎這一對要反叛得多。他們從一開始就試圖衝破現實的藩籬和精神的枷鎖,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他們努力了,也擁有了情慾,贏得了短暫的愛情。可殘酷的現實給他們當頭棒喝,以至於儘管他們拼盡全力去爭取了,卻最終只能是徒勞。玉嬌龍試圖憑青冥劍打破傳統江湖的約束,用逃婚來撕爛道德的網羅, 可她還是皈依了李慕白信仰的所謂正道,最終以縱身一跳來了結所有。


李安眼裡的江湖—重溫《臥虎藏龍》雜談

玉嬌龍(源自網絡)


李安眼裡的江湖—重溫《臥虎藏龍》雜談

羅小虎(源自網絡)

碧眼狐狸這個角色是個矛盾體。首先,她想在現實江湖中出人頭地,為了滿足這一私慾,他毒殺了李慕白的師傅奪走武當的武功秘籍,自己私下修煉。可惜她識字不多,瞭解秘籍得通過八歲的玉嬌龍。從那時起玉嬌龍和她結下了師生之誼。然而玉嬌龍從小聰慧過人,她並沒有將秘籍的全部要義告知碧眼狐狸,自己在這些秘籍要義的指導下偷偷修煉,很快武功就超過了碧眼狐狸。按理說說碧眼狐狸應該殺了玉嬌龍,可最後她還救落水的玉嬌龍。因此,即便現實江湖中的江洋大盜,有貪婪的物慾,可是在情感和道德江湖中也並不能做到輕鬆自在。


李安眼裡的江湖—重溫《臥虎藏龍》雜談

碧眼狐狸(源自網絡)

《臥虎藏龍》之所以稱得上經典,就在於李安在解構武俠世界裡的承載地“江湖”時,他突破了表面的江湖的界限,深入到內部,以細膩的方式刻畫現實江湖掩蓋著的“情慾”、“精神”和“道德”,以及這些糾葛在一起構造的精神層面上的江湖。電影用大量的篇幅展現人的“慾望”、“道德訴求”和“精神追求”。這樣的江湖不僅有血有肉,還有了靈魂。這也是為何作為一部武俠劇居然能讓觀眾在觀影后能備受感動的原因所在!

李安很好的運用了武俠這個載體,將人的幾種需求層次融入其中。包括:

—生活中的物質需求(即現實的江湖)

—人的動物性本能需求(性和慾望)

—精神追求(愛情、友情、親情和仇恨等),以及道德訴求(傳統禮教、階級觀念和性別觀念等)

這個電影其實可以看成是披著武俠外衣的劇情片。表面處處是武打場面,實際上是一個關於愛情、友情、親情和仇恨交織的倫理片。這也是為什麼這樣一部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電影能被西方觀眾所喜愛的重要原因,因為文化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可大家對待愛情、友情和恩怨的理解卻十分接近。這一點上不得不佩服李安講故事的功力以及對中西方文化理解是如此的深刻。

​因此,在我看來,李安導演眼裡的江湖,其實只是一張江湖的皮,他的內核卻是愛情、人性和道德訴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此江湖非彼江湖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