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长的一般规律「亲子育儿」


儿童生长的一般规律「亲子育儿」


儿童生长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为了衡量儿童体格生长的情况,通常选用一些能表现典型特征变化的可测量项目作为儿童体格生长的指标,比如体重、身高、头围、胸围等等。

不同时期的生长规律请参考以下表格:

儿童生长的一般规律「亲子育儿」

知道了这些一般规律了有什么用?建议家长经常给孩子量身高、体重、头围、胸围,以便判断孩子的发育情况,因为:

身高是反映孩子长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身高受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但也受营养因素的影响,后者短期表现不出来,一般需半年以上才能反映出来。

孩子在三岁以后,到青春期前大概每年平均长5到6厘米。一般来讲,3岁以后的孩子到青春期前,如果身高每年的生长速度低于4厘米,他肯定生长迟缓了,应该及时带孩子去找医生检查。

体重是反映孩子近期营养状况最灵敏的指标

如果孩子患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仅几天就可表现出体重下降。观察孩子体重增长的趋势,即可了解他近期的营养状况。

头围的大小与脑和颅骨的发育有关

婴幼儿定期测量头围,可以及时发现头围过大或过小的异常现象。如果头围过大,要注意有无脑积水、佝偻病等疾病;头围过小通常是宝宝智力发育迟缓的表现。

胸廓与肺的发育可用胸围来测量

孩子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以后胸围增长得快些,到1岁上下时,头围和胸围基本相等,也称头胸围交叉。头胸围交叉出现的早晚常被作为营养好坏的一个指标。一般营养状况好的小儿头胸围交叉出现早,反之,则出现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