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肄业,看过马,打过杂,偷过鹿,遭人质疑,最终成为伟大作家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喜剧《威尼斯商人》等和一百多首十四行诗。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初中肄业,看过马,打过杂,偷过鹿,遭人质疑,最终成为伟大作家

莎士比亚二十八岁时,却有一位大学教授罗伯特·格林对此产生了质疑:“有一只暴发户式的乌鸦,用我们的羽毛装点自己,用一张演员的皮,包起他的虎狼之心。他写了几句虚夸的无韵诗就自以为能同你们中最优秀的作家媲美,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打杂工,却恬不知耻地以为举国只有他能震撼舞台。”

罗伯特·格林当时在伦敦文化界地位并不低,发现突然冒出一个莎士比亚并广受欢迎,便恼羞成怒:莎士比亚——一个仅仅受过乡镇初级教育的人,十三岁辍学,以后八九年都在小镇上谋生,后来据说偷猎了别人家的鹿,从小镇逃离到伦敦。

初中肄业,看过马,打过杂,偷过鹿,遭人质疑,最终成为伟大作家

在伦敦,他在剧场帮人看过马,给剧场打过杂,他凭什么能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剧作家?不光是罗伯特·格林,当时绝大多数的学者都对此产生怀疑,他们甚至怀疑莎士比亚是假冒的,莎士比亚的作品是别人代写的,只是用了莎士比亚这个名字。连原先热爱莎士比亚的人也开始混乱,因为莎士比亚背后没有任何东西支撑,而这些人背后却是一所大学。

大学是一种很奇特的社会构建,就其主干而言,无疑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用巨大,但也有一些令人厌烦的侧面。大学衍生出一种社会等级,使很多创造能力薄弱的人有可能在里边借半官方、半学术之名,凭群体之力,沾名师之光,获得一种社会认定。

初中肄业,看过马,打过杂,偷过鹿,遭人质疑,最终成为伟大作家

其中,越是勉强获得这种认定的人总是越要摆出一副学者架势,指手画脚。同时,大学里的某些教授也逐步沦为“叫兽”。2019年,上海财大教授猥亵女学生,北大教授的“风流史”,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因为大学教授掌握着巨大的资源和人脉,如果学生想毕业,想申请课题或者基金,就必须依靠教授的帮助,必须要和教授搞好关系,这一切都成为了教授滋生邪恶的温床,学校产生腐败的沃土。

初中肄业,看过马,打过杂,偷过鹿,遭人质疑,最终成为伟大作家

l 英国犹太政治家迪斯雷利说过:“大学应当是充满光明、自由和知识的地言。”它们把科学和学问设想为处理最终无穷无尽的任务.......教师不是为学生而存在;教师和学生都有正当的理由共同探究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