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福山县城只有三个门,南门名叫“平定门”

在烟台市的福山区,有很多地名带有“关”字,比如东关、西关、南关等等,追溯这些名字的历史,都与历史上的福山县城有关。

看过历史剧的朋友,对古代的城应该都有概念,通常都是四方的城墙围城一圈,旁边再绕上一圈护城河。在城墙上,会留出适当数量的城门以供进出。城门的数量主要与城池的规模有关,像明清时期,北京内城就有九座城门,所谓九门提督也因此而来,南京的城门数量也相当多。在县城一级,通常以东西南北四个城门比较常见,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历史上的福山县城,就只有三个城门。

根据史料记载,福山于金代建县后就逐渐形成相对简单的城垣,但真正意义上的城池,是在明代初期才建成的。清代的《福山县志》记载,明永乐九年,千户周玘加以砖石,并建城楼。

历史上的福山县城只有三个门,南门名叫“平定门”

不知为何,当时的福山县城虽然也是四方形结构,但只留出三座城门,分别是东门、西门和南门,北面则没有门,这种格局也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从如今福山的地名中,多少也能看出一些痕迹,比如福山有东关、西关和南关,却没有北关。上述地名都是在相应的城门之外而得名。福山没有北门,因此没有北关,取而代之的是东北关和西北关,在北侧城墙外的两角上。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已经看不到福山县城在历史上的模样,只能从部分老照片中窥得一斑。其中,在三座城门当中,就有一张南门的老照片。

历史上的福山县城只有三个门,南门名叫“平定门”

根据老福山县志的记载,福山南门名叫“平定门”,东门叫“镇静门”,西门叫“义勇门”,从福山县城门的修建年代推断,这些名字的由来,应该与明初胶东沿海抗倭有关,蕴含着希望海疆平定安宁的意思。

历史上的福山县城只有三个门,南门名叫“平定门”

(蓬莱市区的登州府上水门遗址)

根据登州府志的说法,福山城高三丈、厚一丈,也就是高度在10米左右,厚度在3米左右。这一数据,在当时登州府辖内,已经算是比较高的城墙了,对比之下,黄县县城高度为二丈四尺,栖霞县城高度为一丈八尺,登州府城蓬莱的城墙高度也不过三丈五尺。不过不知道是否是角度的问题,从这张图片上看,似乎感觉并不算太高。

历史上的福山县城只有三个门,南门名叫“平定门”

(从夹河对岸远眺福山城区)

关于南门的具体位置,暂时没有见到详细的记载,从现在的地图上来看,大致在福山的城里街和南苑街之间。在明清时期,过了这里就算出城了,而如今,向南继续走,一直到港城西大街,都算是比较繁华的地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