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所说的加农炮、加榴炮、榴弹炮是怎么区分的?

情调1302234


简单地讲,加农炮就是以直瞄射击为主的火炮,比如高射炮;而榴弹炮是以曲射射击为主的火炮,比如105毫米榴弹炮和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而加榴炮则为集直瞄射击和曲射射击两种功能为一身的火炮,也就是既能直射,也能曲射的火炮,比如坦克炮。身管火炮的加农炮与榴弹炮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就已经不太明显了,因为现代火炮已经同时具备直射和曲射两种功能,比如二战时期的虎式坦克所使用的88毫米坦克炮,在攻击敌方坦克或坚固工事时使用穿甲弹直瞄射击,这就是加农炮功能;当前方远距离出现敌方集群生动目标时则使用高爆榴弹进行大仰角远射程射击,此时便发挥着榴弹炮的功能。这样的火炮又该如何区分它呢?无奈之下只能将它两种功能综合在一起然后取名曰“加榴炮”。下图为装备120毫米加榴炮的02式轮式自行突击炮,它既可以直瞄射击,也可以采用大仰角射击。

近代火炮中的加农炮和榴弹炮

相信看过关于18世纪英法海战题材电影的读者脑海中还存在那种两军舰艇使用前装炮交替对轰的记忆,军舰上直瞄对轰的火炮就属于加农炮。一开始加农炮的炮弹为实心的铁丸,作用相当于现代的“穿甲弹”,只要求射击后能洞穿目标即可,比如我国明末清初时期辽东战场上使用的“红衣大炮”就是典型的加农炮,城池攻坚战中使用加农炮主要的轰击城门、城墙、箭楼等坚固目标,属于直瞄射击火炮。直到装填火药的爆炸炮弹的出现,榴弹炮才横空出世,比如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英两军就大量使用榴弹炮作战。那个时代并没有炮弹引信装置,引爆炮弹的方式为“引线”引爆,即开炮前根据目标距离、炮弹飞行速度来计算引线燃烧时间,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来裁剪引线长度,引线在火炮开火时被火炮发射药点燃,当引线燃尽时便引爆炮弹,其本质上就是一枚圆形的大鞭炮。由于榴弹炮主要用来杀伤远距离生动目标,因此榴弹炮的弹道相对弯曲,这就是曲射火炮。下图为展现近代海战的绘画作品,双方战舰使用加农炮近距离直瞄对轰。

现代火炮中的加榴炮

现代火炮技术相比近代已经发生革命性的进步,因此各型大中口径的火炮都称为加榴炮。比如我军装备的PLZ-0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该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以远射程的榴弹炮曲射方式向15~50公里内输送火力,而在紧急情况也具备对5公里~300米的近距离目标实施加农炮直瞄射击。更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空军装备的AC-130空中炮艇,该型飞机的左舷位置安装有一门105毫米火炮,这门火炮多数情况下使用高爆榴弹对地实施火力支援,如果地面出现地方装甲目标时则能使用穿甲弹实施打击,虽然都是空对地直瞄射击,但是它同样具备加农炮和榴弹炮的特点,因此高型火炮仍然属于加榴炮。再就是各国军舰上装备的主炮了,不管是曾经流行的76毫米舰炮还是现在流行的130毫米、155毫米,甚至是二战时期的406毫米、460毫米等大口径主炮都具备直瞄和曲射功能。纯粹的榴弹炮已经不复存在,反倒是纯粹的加农炮依旧横行于各国军队,比如20毫米~100毫米高射炮、机炮等,这些火炮都以直瞄对空射击为主,曲射并不具备实际意义,因此它们属于纯粹的加农炮,而不是加榴炮。下图为正在直瞄射击的PLZ-05型155毫米自行榴弹炮。

不管是近代的加农炮、榴弹炮,还是现代的加榴炮无一例外都数以传统身管火炮,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这些火炮的区分将越来越模糊,每次技术取得巨大进步都会使这些火炮发生巨大改变,尤其是随着尖端的电磁轨道炮技术和激光炮技术的深入研究,传统身管火炮将面临的不在是改变,而是终结。届时我们再讨论这个关于区分加农炮、榴弹炮的话题时不在是讨论武器装备,而是讨论历史了。下图为即将展开试射实验的电磁轨道炮,尖端的电磁轨道炮将对传统身管火炮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兵器知识谱


加农炮和榴弹炮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弹道上加农炮平射为主,榴弹炮曲射为主,如下图示:

平射并不是真的直线,只是初速更大,抛物线很小,主要用来直瞄设计的炮,最典型就是坦克炮、反坦克炮、舰炮、各种防空高炮等。而榴弹炮采用的是曲射,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较弯曲的中程火炮,榴弹炮口径较大,杀伤威力大,并可翻山打背后目标。

但是在二战中的时候,战舰大炮依然属于加农炮,但是由于打击距离较远且炮弹很大很重,已经比较明显的出现了弯曲的特性;而榴弹炮在万分火急的时候,也可以拉平炮管采用直瞄设计,比如坦克都冲到眼前来了!

所以靠弹道来区分有点片面,下面说得详细一点:

1、炮弹的杀伤原理 :

榴弹炮主要以化学能杀伤为主,主要是高爆弹,靠爆炸的冲击波和弹片杀伤为主,作为远程资源型火力,可以打击背山目标。

而加农炮靠动能杀伤为主,比如各种穿甲弹,个别炮弹会辅以化学能(击穿后爆炸),目标在可视距范围内进行瞄准射击。

2、炮管

榴弹炮的身管一般在20~30倍口径,初速要求也没有这么大,因此在炮管材料强度上要求要宽松很多!

加农炮由于采用动能杀伤,身管长一般都在40倍口径以上,由于膛压更高,温度也更高,需要更高强度、耐高温和防变形的身管,因此管壁更厚!

3、弹丸的初速和膛压(口径相同或差别不大的情况下)

榴弹炮由于是曲射,发射药则相对较少(当然也要以射程而定),过高的膛压和初速反而可能引起炮弹炸膛。


加农炮以动能杀伤为主,所以需要很高的膛压和初速,使用的发射药会更多。

加农炮和榴弹炮只是发射原理上有一些区别,但区别并没有这么明显,坦克不是给他一个射角,也能发射榴弹炮弹。榴弹炮拉平了同样进行直瞄攻击,发射穿甲弹也没有任何问题。于是就出现了“加榴炮”的出现,意思是:既可以当加农炮来平射,又可以当榴弹炮来曲射。所以大可不必太在意两者的区别。毕竟有结情况下两者是可以相互客串的。


狼烟火燎


炮兵可以说是陆军之魂。从冷兵器跨向热兵器时代,炮兵就已经产生,而各式各样的炮也是层出不穷。例如加农炮、迫击炮、榴弹炮、自行火炮、火箭炮等。

加农炮是一种弹道低、射程远、口径大的大炮,它的炮管极长,炮管长度为一般口径的40倍,这保证了其射程能够达到预期状态;但是加农炮的射角不高,弹道低平,一般不超过45º。



榴弹炮和加农炮一样威力巨大,但是炮管和口径比例不及加农炮,适合地面射击,一般来说炮管长度是口径20-30倍,射角很高,弹道弯曲,射角能高达70º。


而加农榴弹炮是综合了加农炮喝榴弹炮于一体的火炮种类,射速快火力猛,但是精度差,炮管长度为口径30-40 倍。


标枪毒刺


先说什么是火炮吧。火炮是一种利用化学能、电磁能等能源抛射弹丸的武器。一般以20毫米口径为标准,低于此口径的称枪,高于此口径的称炮。

火炮的分类多种多样,加农炮、榴弹炮等就是以火炮弹道分类的来的名称。

榴弹炮的特点是火炮身管短,火炮射角高,炮弹飞行弹道弯曲,能够打击隐藏在工事后方的目标。榴弹炮出现在17世纪,名称来源已不可考,但有一种解释是早期榴弹炮的为了增大杀伤力在炮弹内装满了石块和弹子,就像一颗石榴一样,所以给起了个“榴霰弹”的名字。而发射这种炮弹的火炮就被叫做榴弹炮。 榴弹炮

加农炮的特点的身管长,炮弹弹道低伸平直,射程远,可直瞄射击,通常用于打击坚固目标或装甲战斗车辆。加农炮最早出现在14世纪,加农是拉丁文Canna的音译名,原文即管子的意思。加农炮是类直瞄火炮的统称,现在的坦克炮、高射炮、航空机炮等都具有加农炮的弹道特性。 二战中的加农炮

迫击炮的火炮身管更短,射角更高,弹道的弧度更大,大多从炮口装填,可以看作是一种异化后的榴弹炮。由于迫击炮的弹道更加弯曲,弹丸落地时几乎垂直于地面,更适合打击躲在遮蔽物后方的目标。迫击炮起源于日俄战争期间,俄军为了打击堑壕中的日军用,用改装后的火炮大仰角发射炮弹,产生了意料不到的后果,从而诞生了迫击炮这一新型火炮。


迫击炮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携带方面,中小口径的迫击炮可以随同步兵一同行动,在山地、在丛林迫击炮是步兵最佳的伴随火力支援,这种便携性是其他火炮无可比拟的。

迫击炮可以很方便的组装和发射

三种火炮的弹道比较

二战后,随着科技发展,军工人员将加农炮和榴弹炮的技术逐渐合二为一,就出现了现在的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加榴炮,射击角度大,射程远,既可以曲射有能够直射,可以根据目标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弹道,既节省了成本又提升了效率,一举两得。 国产PLZ05式自行加榴炮

除此之外,迫榴炮是近些年来发展的另一种新型火炮,根据命名就可以知道迫榴炮兼有迫击炮和榴弹炮弹道性能的双用途火炮,具有很强的作战灵活性。

自行迫榴炮

除了按照弹道来划分种类外,还可以按运动方式来区分,如牵引式和自行式火炮。

牵引式火炮是依靠车辆牵引而运动的火炮,火炮本身没有机动能力,最大的优点是便宜。在一二战期间,大部分支援火炮都属于牵引火炮,需要设置专门的阵地用于火炮的安放和准备。但牵引式火炮的准备时间长,行动不便,容易受到对方的火力反击,尤其当反炮兵雷达出现后,火炮一发射就会被雷达侦测定位遭到对方的炮火覆盖。

牵引式火炮发射场面很壮观

如果把火炮安装在车辆底盘上能够迅速机动,就称为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按照具体分类又可以分为履带式和轮式自行火炮

履带式自行火炮就是将火炮安装在履带车辆上,这种自行火炮的机动性好,开火后能迅速转移阵地,躲避对手反击,同时性能先进,越野能力强,防护能力好,但价格昂贵,维护和保养繁琐,因此履带式自行火炮专门装备于主力部队中。而为了降低成本,各种又发展出了轮式自行火炮,即以轮式装甲车辆为底盘的火炮。

德制雷神155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炮

捷克达纳152毫米轮式自行火炮

轮式自行火炮的另一种设计时将火炮与卡车相结合,一般称作车载式自行火炮或叫做卡车炮。这种设计不仅保证了自行火炮原有的战场机动性,同时战略机动能力也明显提高,而且价格也便宜得多,是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主流装备之一。

法国凯撒155毫米车载轮式自行火炮 荷兰105毫米卡车炮

还有一种独特的自行火炮,这种炮是在普通牵引火炮的基础上安装了一套辅助动力装置,能够使火炮具备短途机动能力,达到开火后就跑的目的,但效果比较鸡肋,主要是长距离行军中仍然需要牵引车辆,整体效率不高,因此在短短的流行一段时间后就被自行式火炮全面替代了。

瑞典FH77B火炮安装有辅助动力装置,印度曾大批量进口,至今仍在服役。


水井土城


加农炮是直射武器。

榴弹炮是曲射武器。

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有个题外话,说出来给大家增加个乐趣。问,坦克和坦克歼击车,都是120mm口径滑膛炮,坦克的装甲是坦克歼击车不能比的!那么坦克歼击车是如何打败对手的?换句话说,坦克歼击车火力没优势,有的只是装甲劣势,机动力一般,凭啥打败坦克的?!欢迎大家留言!)

加农炮的炮管儿要长,好像大多都在45倍口径以上。我国好像有个叫PLZ45还是PZL45的自行火炮外销不错。从型号上就能了解了,这门自行火炮的身管儿口径比是45,这个火炮好像还有后续型号,长径比是50还是55我记不住了。这么长的炮管儿,使得加农炮的初速高,这其中最高的就是坦克炮发射的“次口径尾翼稳定脱壳儿穿甲弹”了,说白了就是穿甲弹。通常,“弹”“托”分离后,“弹”的速度都在1800m/s以上。所以,加农炮的射击仰角是小于30°的!火炮射程也比较高。

而榴弹炮,是曲射武器。因为身管儿短(好像都在39倍以下),很出名的比如美军的阿帕丁自行火炮(好像是这么叫)就是39倍口径身管儿,初速相对的低,所以能打出多种弹道!比如打击山包后面的敌人,火炮射程也相对近一些。

这两种火炮各有优缺点,有点互补。火炮射程远了可不一定就占优势!比如海湾战争中的美军和伊军!

没有好的C(四次方)I系统,火炮射程远了也是没用的!

最后,让我们回到开始的那个题外话,坦克歼击车是如何打败坦克的?!对此欢迎大家留言!


永l喜欢兵器和摄影


这个又是一个搬运工的问题,正好前两天找到了本老的兵器知识上边的文章介绍这个,放两张照片就行了。

最省事,图片来自网络。


红色手电筒


火炮以其巨大的威力、超远的射程、广泛的用途,成为无可争议的“战争之神”!

1、加农炮,是一种炮管修长,倍径较大,初速高,射程远,弹道低伸平直的火炮。身管倍径(炮管长度除以炮管口径的值,倍径愈大,炮管愈细长)在40倍以上。

16世纪的加农炮,身管倍径16~22倍;18世纪22~26倍; 等到二战,提高到30~70倍。

加农炮制造难度大,价格昂贵。它的炮管壁厚,膛压高,炮管寿命短,射程远威力大。适用于远距离以及垂直目标打击,比如坚固的工事、装甲目标等。

▲16英寸岸防炮

加农炮的范围很广,其麾下有诸多小弟。坦克炮、反坦克炮、舰炮、岸防炮、高射炮都是广义上的加农炮。

2、17世纪,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一种射角很大,弹道弯曲的火炮出现在欧洲,被称为榴弹炮,成为炮兵的主力炮种之一。

榴弹炮与加农炮不同,它炮管短,管壁较薄,弹道弯曲,倍径在20~30倍之间,主要打击远程地面水平目标和隐蔽目标。射角通常在45度以上,现代榴弹炮能达70度。

榴弹炮成本低廉,发射药号多,减变装药灵活多变,再配合炮管俯仰,能攻击不同距离的目标。受到各国追捧,在一战中发展迅速,使用广泛。

3、二战后,榴弹炮的身管逐渐加长,突破了30倍径分界线,闯进加农炮的地盘。现代155毫米榴弹炮达到52倍口径。

这种长身管榴弹炮,使用大号装药、小射角发射时,弹道接近加农炮;使用小号装药,大射角发射时,弹道接近榴弹炮。

▲W88式155毫米牵引加榴炮

在苏联火炮体系中,它被称为“加农榴弹炮”,简称加榴炮,我们也沿用了这个概念。欧美体系中没有划分,仍叫榴弹炮。加榴炮发展很快,已经成为主流炮种。

4、迫击炮,最好认,短短的炮管,前装弹。当然,也有迫击炮是后装填的。

在很多炮种消亡的今天,迫击炮依然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它的弹道实在太特殊了,射角在45°~85°之间,机动灵活,是步兵最好的伴随支援火力,短时间内没有什么武器能取代它。

5、迫击炮与榴弹炮结合,生出了迫榴炮。它既能大射角曲射,又能直瞄射击,具备双重弹道优势,被称为"轻武器火力的延伸,重武器火力的补充"。

非常适合空降部队、山地部队、海军陆战队等对重量和火力有严格要求的兵种,是很有效的伴随支援压制武器。苏联一直重视迫榴炮,推出了一系列牵引、自行迫榴炮。

6、与之对应,美英等国的发展方向是超轻型榴弹炮。

大量使用钛合金材料减重,使原本8吨多的155毫米榴弹炮减重到4吨左右,既提高了机动性,又保留了火力和射程。这就是M777超轻型榴弹炮。能用直升飞机吊着移动,机动性很高。

现代火炮越来越先进,它们被安装到机动底盘上,成为自行火炮。各种新型弹种不断涌现,全膛底排弹、火箭底排增程弹、制导炮弹、末敏弹、炮射导弹等等,射程达4、50公里,威力更是惊人。

除了以上火炮,还有无后坐力炮、火箭炮等。远程火箭炮射程400多公里,堪比导弹!就问敌人怕不怕?

形形色色的火炮,层层叠叠,共同撑起现代化国防事业,继续书写传奇!


和风漫谈


火炮有几种,粗略分有加农炮,榴弹炮,加农榴弹炮(榴弹加农炮)几种,迫击炮可以归入榴弹炮,无后坐立炮为加农炮。

加农炮的前身是舰炮,现在的舰炮坦克炮等都是加农炮,特点就是炮管长,榴弹炮的前身是攻城炮(陆战炮),特点是炮管短。

加农炮为了对付舰船装甲,所以炮弹的初速快(破甲能力强),所以射程也远;榴弹炮射程近但口径大(威力大),现在追求射程远威力大,所以就有了加农榴弹炮,加农炮反而成了特种炮。


观上灵云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电影中看到各种各样的“大炮”,可是我们却傻傻分不清楚他们的款式,那么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加农炮、加榴炮、榴弹炮。当前火炮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如根据用途、结构、弹道与装填方式等命名。 加农炮是有较长的炮管,发射仰角比较小,属于反坦克炮。适用于对装甲和垂直目标进行远距离打击的炮弹。加农炮起源于欧洲14世纪,后来随着它的精确度和威力不断的提升,最后应用于部队,逐渐在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没有高端武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农炮在世界战争中发挥了战争胜利决定性的作用,是现代化火炮的最早的起源。



榴弹炮的炮管是比较短的,弹道是弯曲,这样的设计适合打击隐蔽目标和地面目标,同时也可以用来摧毁轻型装甲车。榴弹炮起源于欧洲17世纪,并且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极大的运用,第一次世界战争中榴弹炮的最大射程可达14.2公里,但二战的时候榴弹炮经过完善,它的最大射程已经可以达到18.1公里,所以许多国家都十分青睐榴弹炮。

加榴炮是加农榴弹炮的简称,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它具有加农炮和榴弹炮两种炮的弹道特点,如果拉低弹道用大号装药,小射角发射时是加农炮。如果抬高弹道用小号装药,大射角发射时是榴弹炮,德国人于1915年研制了世界上第一门加榴炮,并且将加榴炮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广泛的使用到现在许多新型的榴弹炮都具备加农炮的特性,所以就统称为榴弹炮,逐渐取代了加榴炮,加榴炮在这之后就不在被使用了。 到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加农炮,榴弹炮,加榴炮的区分已经不那么明显,不再区分的那么严格。目前各国装备的都以加榴炮为主,加榴炮已经具有了曲射的能力。主要是执行火力压制的任务。


军武小咖


它们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火炮的身管倍径,一般来说,倍径在20-35身管倍径的火炮是榴弹炮,榴弹炮的特点是弹丸初速比加农炮低,火炮仰角比较大,最大仰角能超过75度,所以榴弹炮弹道是一个大曲线。而身管倍径在40倍径以上的被称为加农炮,加农炮的特点是弹丸初速高,弹道比较平直。在陆用火炮时其仰角一般不会太高,但是在海军当中可以和榴弹炮一样提高仰角。像坦克炮、反坦克炮、舰炮、高射炮都是属于加农炮。
加农炮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后座特别大,所以火炮本身比较重



至于加榴炮可以理解成35倍径到40倍径之间的火炮,不过现在的一些自行加榴炮的倍径已经属于加农炮的范围了,并且加榴炮可以通过分装发射药控制炮弹的初速和弹道,这样既可以像榴弹炮那样曲射,也可以像加农炮那样直射。

不过你实在不懂这些,你就看炮管长度,如果是长得像根针一样,那肯定是加农炮无疑,而那些很长但又不是特别长那估计就是属于加榴炮了,因为现在各国一般都会往加榴炮方向发展,毕竟一个加榴炮可以干榴弹炮和加农炮的活省钱又省力,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