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富豪集團與軍閥之間,是否存在依存關係?

小人物F


答案是肯定的,三國時期的士族集團與軍閥是相互依存的。

在三國時期,想要成為一方諸侯,要麼本身是士族集團出身,比如四世三公的袁紹和袁術。要麼就是依靠士族的支持,這種情況最多,像曹操、孫策、劉表都是如此。

像劉備這種沒有背景,沒有大士族集團支持的人,想要成功就太難了,縱觀劉備一生,大半都是在敗逃中度過,但他也有士族富豪的支持,糜竺的家族就是支持劉備的。

這個時期社會的絕大多數資源都被士族富豪壟斷,士族和軍閥之間相互依存是雙贏的局面,軍閥需要士族富豪提供物資財富支持,士族富豪通過軍閥來獲取更大的壟斷權力,只不過最後苦了百姓。

雖然二者相互依存,但是也同樣相互制約,畢竟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海洋望星空


富豪集團也就是士族,士族是三國時期最大的政治力量,每一個軍閥都無法擺脫士族影響,兩者關係是相互依存,相互利用,最終圖窮匕首見。

先說曹魏,曹操的理想是建立“法家寒門政權”,前期備受打壓,然而官渡之戰改變了局面,曹操徹底打敗了最典型的士族政權袁紹集團,以穎川士族為代表加入曹操集團,因為曹操手中有天子這張王牌,兩者形成了平衡。

但曹操身邊的士族一直都自己的盤算,公開叫板的是孔融,心存幻想的是荀彧,曲線救國的是陳群,士族要建立“壟斷仕途,控制輿論”的精英政治體系,與曹操理想背道而馳,陳群司馬懿終於等到曹操死後曹丕即位代漢,推出“九品中正制”,說白了就是士族壟斷人事官權,在由士族內部按家族大小門閥高低分配官職,漢獻帝被廢了,但是士族勝利了,荀彧高尚,陳群高明,這是士族的勝利,是曹操的失敗,一旦曹操集團寒門政權的性質改變了,他還有存在的意義嗎?於是象徵士族階層的司馬懿奪權,曹魏滅亡。

再說孫權集團,他們從曹魏身上學到了教訓,學會了妥協,方法是“江東化”“士族化”,這讓東吳在夾縫中得以生存,危難中得以發展,雖然還是滅亡,但也是東吳政權卻是三國裡國祚最長的政權。

最後是劉備集團,劉備和諸葛亮的方法是搞平衡,不妥協!以寒門和外地士族平衡四川本土勢力,避免正面衝突,因為劉備集團本就是外來政權,在一番努力後沒有辦法本土化,也就沒有必要士族化,劉備集團核心都非士族階層,諸葛亮後期以法家思想壓制本土士族,打擊士族利益,重用寒門,而得不到士族階層支持的結果就是蜀漢必定先亡,以曹魏政權之強大尚不得不妥協,以蜀漢集團之弱小又怎能抗爭?

曹操出身宦官世家,是士族階層最為鄙夷的,劉備不用說雖自詡中山靖王之後可他是真正寒門,孫權也非士族出身而是軍功之後,三個政權本質上都不是士族政權,三家之主也非士族出身,他們理想中要建立的是高效廉潔的政府,公正清明的社會,與士族階層“壟斷仕途,控制輿論,建立豪強”的想法格格不入!曹魏因為放棄,東吳因為妥協,蜀漢因為堅持最後都不得不滅亡,只有司馬晉才是完全徹底的士族地主階級政權,三國歸晉真正的幕後黑手就是士族,縱然各有天時地利人和,也無法擺脫這隻黑手,令人唏噓。





桃花島主聲色犬馬


從戰國時期呂不韋,“奇貨可居”而位列秦國相國,與秦莊襄王共分秦國,成為天下商人的榜樣。

同時商人待遇低下,若無權勢者庇護,難以生存進行物資交流,因此富豪鉅商皆對攀附權貴極盡心力。

亂世之時,若有強者庇護,商賈之家尚可保全,若無強者庇護,敵軍入城只能束手無策任人宰割,那樣的結果自然難以想象。

因此,徐州的糜竺兄弟,主動獻出全部的身家與劉備,希望劉備成為家族的守護者,若劉備能夠建立基業,不僅可以提升家族地位,更能夠光宗耀祖富貴無邊。

此外江東孫氏起兵之初依仗周瑜家族,後得到張氏等家族的支持,曹操也是由各家族聯合支持,才能征戰四方而錢財用度。

可以肯定的是,糜氏家族在劉備的擴展中,也逐漸走向仕途,張昭等也參與東吳建設,兩者的利益逐漸融合,雖然呈現依附狀態,但鼎力的局面,也導致士族擁有相當的自治權利!

各家族更看重的是利益,只有帶給家族利益的政權,才是效忠的對象,所以,這樣的依附關係並不穩固。


多臻貴


商人在三國時期贊助軍閥,大部分都有謀求本土安全和家產安全的直接訴求,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謀取更大的經濟甚至政治利益。比如蘇雙張世平作為販馬商人,他們的這種長途販運特別容易因為黃巾軍起事受到影響,魯肅贊助孫策周瑜也是周瑜在魯肅家鄉擔任守土長官的期間。

從回報角度來說還是非常豐厚的,周瑜、魯肅都是東吳的重臣,糜竺在贊助劉備之後一直在蜀漢集團內部屬於高官厚祿階層,唯有曹操的初始贊助商衛茲比較倒黴,很快就作為曹操部將在滎陽戰死了,屬於“創業未半,花光預算”的反面典型。不過衛茲的後代仍舊因為祖先投資曹操而在曹魏政權統治時期享受厚遇,這個投資的回報率也是不低的。




張傑有道Y


首先我們要了解下東漢政權的三條支柱(也可以說是三股勢力),即外戚集團、宦官集團、士族集團! 在帝國制度下三股勢力互相角逐。到東漢末年,因為三股勢力爭權奪利,無視民間疾苦,不斷是帝國內耗,大量的土地兼併,造成民不聊生,甚至出現民間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而黃巾起義對東漢帝國政權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導致了中央無力對地方的治理和控制,無奈之下只好由原來實施的刺史制改為州牧制,因此為軍閥勢力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三國時期的富豪集團時期就是門閥集團,也可以說是士族集團,東漢時期士族集團壟斷仕途,掌握國家選士資源。而軍閥要成氣候,則必須中央政府垮臺。中央控制不了地方,軍閥就稱霸;文官治理不了國家,軍閥就橫行。因此剛開始富豪集團和軍閥勢力是互相仇視的!

為什麼是剛開始?那後來呢?歷史就是那麼有意思!東漢末年爆發了黃巾起義,且規模巨大,波及全國各地,給帝國帶來巨大的衝擊,給了富豪集團和軍閥勢力提供了合作的可能。富豪集團(或者說士族集團)和軍閥集團都要走到歷史前臺,兩股勢力就成了一對即合作又互相排斥的矛盾體!直到西晉大統一,士族集團完全掌握國家政權!



我終於找到組織了


錢財和權力本就是無可分割的兩樣東西,在混亂時期,這樣的相互關係更加的明顯。在三國時期。富豪和軍閥之間就是這樣相互依存,相互依託的關係。

其一,錢可賣官鬻爵,權可生錢

賣官鬻爵這一件事情,主要發生在東漢的漢靈帝時期。在漢靈帝劉宏在位的時候,因為主弱臣強,宦官當道,再加上漢靈帝沉湎於酒色,朝廷出現了財政危機。為了填補國庫的空缺,漢朝廷不斷的加大的稅收。同時,漢朝廷還明碼標價的把各類官爵給一一列了出來。

漢朝廷的這種決定,很大程度上便宜了一些富裕之家。在漢代的時候,經過了漢武帝的重農抑商,以及“平準”和“均輸”等控制物價的政策,使得商人的地位一降再降。作為商人,如果是在平穩的時代,那麼他們肯定會處在一個較末的等級裡面。但是,當朝廷開始賣官鬻爵之後,這些商人平時積累下來的財富,完全就可以去買官,把自己的地位提高。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富人拿錢買官,然後又利用身上的權力去壓榨百姓,形成了一個惡劣的循環。雖然,到了三國時期,賣官鬻爵這種現象已經較少了。但是,從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之前並沒有相差多少年。因此 ,當初花錢賣官的那一撮人,經過了常年的財富積累,定然把自己所在的家族經營了起來和加深了底蘊。

其二,軍閥搜刮錢財的同時,又是富人的主要靠山

三國,是一個混亂的時代。在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戰爭的時代裡,不說窮人難以生存,就是富人,也會為自己的安全保障憂愁。因為富人積累了大量的錢財,而打仗打的就是錢和人,有了錢去驅動,才能使鬼推磨。

所以,富人在軍閥的眼裡就是一座金礦。為了能夠搜刮錢財,軍閥有時候難免會暗地裡做出一些危害富人的利益來。這麼一來,富人為了尋求安全保障,甚至想讓自己的家族,或者是自己的前途有一個光明的未來。那麼,富人除了自己會招兵買馬去爭取外。很大的一部分富人,都會去投靠,或者是支持他們看好的那些諸侯。

在這一方面,糜竺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糜竺是徐州有名的豪商,大地主,而徐州糜家也是一個較有影響力的家族。但是,如果僅僅是以商賈的身份發展,那麼在混亂的戰爭之下,糜家是難有保障的,就算是糜家養了私兵也不安全。所以,為了尋求糜家的出路,糜竺相中了來馳援徐州的劉備。在劉備還未發跡之際,糜竺就鼎立的支持劉備。所以,在劉備勢力裡,劉備對糜竺的信任可是很深的。而糜家,在劉備於蜀漢稱帝之後也成為國舅之家。有了國舅這一層身份的存在,就像是擁有了一張免死金牌。

故而,當後來糜芳背叛關羽,投降江東的孫權,並稱為一名“引路人”時,劉備對糜竺並沒有過多的責備。甚至,劉備對糜竺的信任一如既往。

結語:錢和權是相互依存的關係,而富商和軍閥亦是相互依託的存在

錢財和權力,自古就是大多數人追求的東西,他們相互依存。正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才使得富商與軍閥之間有了相互依託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在混亂的戰爭時代的時候更加的明顯。三國時期,就是一個戰亂的時期,正因為要打仗,才更加的需要錢財的支持。而富商對軍閥的支持,就是一次投資。這種投資,不僅是投資他們的人身安全,更是對他們的家族未來和家族子弟前途的投資。


韶華傾夢


當然有依存關係了。三國時期的富豪集團就是豪強地主門閥大戶,也就是後來的士族階層,他們是財富的擁有者。軍閥集團自然是指那些擁有地盤軍隊,手中有槍刀的地方統治者,他們是槍桿子的擁有者。有財富沒有槍桿子,那是很難守住財富的。有槍桿子卻沒有財富,那是很難持久的。因此富豪需要槍桿子來保護,軍閥則需要富豪們提供財富來維持發展他們的勢力。二者相輔相依,各取所需,相互依存的關係也是很緊密的。

曹操是宦官之後,一向為富豪們輕視,曹操內心不服,以自己的實力挾天子以令諸侯,終於打出了一片天地。他初始對富豪集團是很不感冒的,總想打壓富豪集團,抬高下層的庶族集團,就提出了“唯才是舉”口號。在曹操的高壓下,一些富豪集團為了自身利益,也不得不投靠到曹操麾下,為曹操效命。像荀彧、陳群、孔融、司馬懿等,都是當時的名門望族,不得已紛紛投入曹操門下。曹操大搞“唯才是舉”和軍屯民屯,壓制富豪,曹氏的權力得到了最大化。但富豪集團在曹操的權力範圍內,也是不斷蠢蠢欲動的。終於等到曹操死後,富豪集團翻身的機會來了,以陳群、王陵、賈充、司馬懿等為領袖的富豪集團,不斷施作用於曹魏集團,本就由富豪們支持的曹丕,也不得不面對現實,廢除了曹操的唯才是舉制,推行起了九品中正制,從此曹魏集團權力開始為富豪集團控制,曹氏漸衰,富豪集團逐漸操控朝堂,最終終於被富豪集團的最大代表司馬氏所替代。孫氏創基東吳,也是從窮困中走出來的。正是孫氏後來不斷得到江南富豪集團的支持,最終終於控制了江東六郡八十一州。所接濟孫氏的富豪們有張昭、魯肅等人,正因為富豪們有支持濟力之功,江東富豪們也得到了孫氏的優待,在江東世代也享受著特別的待遇。後來孫皓荒淫無道,大殺富豪集團,漸漸失去了富豪集團的支持,終為富豪集團支持的司馬氏消滅。劉備起身微末,雖自稱是漢室之胄,卻是地地道道的布衣平民。他在白手起家中,不為眾多富豪集團所看重,因此一直得不到富豪集團的支持,只能四處闖蕩,四處寄人籬下,兵將人才也最少。後來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方有所轉機。借荊州,取益州,奪漢中,終成一方霸主。但富豪不看好劉備,劉備也頗輕視富豪,在劉備集團內部,富豪較少,庶士較多。劉備白帝託孤後,諸葛亮獨掌大權,他以嚴法苛刑治蜀,公平法制,削奪壓制富豪特權,朝廷權力雖很是集中,但始終得不到富豪集團的全心支持配合。因此諸葛亮死後不到三十年,蜀漢就亡國了。

在三國中,蜀漢不依富豪集團治蜀,就最先滅亡;曹魏開始打壓富豪,後來限制富豪,終為完全代表富豪利益的司馬氏取代;孫吳一直依重富豪集團治國,成了三國中最後一個被滅的國家。由此可見,表面上是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上互爭互鬥不可開交的三國,其實都是由其背後黑手富豪集團所左右操縱的結果。


sunjin72976689


三國時期的富豪集團與軍閥之間是存在依存關係的。東漢末年,爆發了以黃巢為首領的規模宏大的農民起義,在鎮壓農民起義的行動中,形成了以曹操,劉備,袁紹,袁術,公孫瓚,馬騰,孫策等為代表的各地主階級富豪集團和諸候軍事集團,他們時而互相攻伐,時而互相聯合,互為依存,爭名奪利,都想在漢末各諸候互為征戰中消滅對手。袁紹原就出生在四世三公之家,其勢力強大,手下軍隊甚多,在漢室將傾誅滅董卓中被各路諸候推為盟主,曹操則是在其老家山東拉起隊伍投身到漢末諸候爭雄的戰場中,也得到了老家許多富豪地主的大力贊助,如緊隨曹操的曹洪就是曹操老家的地主財閥家庭出生,在曹操起家時給予曹操不少人力財力的支持幫助。他們之間互為依存,互為利用。東吳孫權同樣如此,孫權集團地處江南富庶地區,其統治基礎也是得到了東吳上層富豪仕族的大力支持,軍閥與財閥互為利用互為依存。原荊州牧劉表同樣如此,劉表在執掌荊州幾十年間充分依靠當地的地主富豪財閥,如蔡帽一族等維持自已在荊州的統治,他們互為勾結,賺養著自已的私人軍隊,成為了當地實際上的軍閥。


虎哥143993466


感謝提問!所謂依存關係!






這個邏輯是必然的,當國家陷入混亂,群雄並起無疑給了一些小的勢力軍閥對生存壯大有了一定生存空間!比如三國 時期作死的袁術,當開始大家都只是割據一方!他竟公然稱帝,無疑大家把矛頭對向他,導致眾矢之地!也讓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有了剿滅他的藉口!其後果必然是群雄攻之,其結果也是走向滅亡!待袁術滅亡再到後來曹操袁紹決戰、剿滅公孫瓚、再到後來孫權連劉抗曹不難看出存亡齒寒的道理!其實三國這部劇不難看出,各諸侯都是想割據一方,擴大的勢力,妄想一天一統天下。最後都驗證了那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不足之處!請批准指正。


經典劇大放送


三國時期,統治階級分化為門閥和軍閥,地方豪強想保住財富,必然要依附於門閥或軍閥,在三國亂世,尤其是軍閥更為有利。其實不光是三國,縱觀中國曆朝歷代,任何軍閥都離不開某些財閥的支持,財閥也需要軍閥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