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关爱孩子正确性教育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关爱孩子正确性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但这样就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毫不避讳地换衣服吗?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孩子还很小,什么都不懂,因此不必过于在意,甚至还觉得认为不妥的人是思想龌龊。

对一两岁的孩子来说,也许确实如此,但随着年龄增长,对隐私、男女有别有了初步认识,就要顾及到他们的认知发展和人格形成了。

如果父母仍然在他们面前换衣服,时间长了孩子可能就会习以为常,观念慢慢跑偏。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两种结局难避开

妈妈长期在儿子面前换衣服,致使其被学校开除

听老家人说,离家不远处一户人家,上五年级的儿子因骚扰女同学被学校开除了。

我想,才五年级的孩子,到底情况多严重才会被开除?

学校给出的解释是,这个11岁男孩长得人高马大的,从三年级开始就有调戏女同学的前科,不是摸屁股就是袭胸,为此很多家长投诉到学校。

学校只好让男孩家长把他领回去,父母得知后也是各种道歉,承诺回去好好教育孩子。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关爱孩子正确性教育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两种结局难避开

这之后一段时间,男孩在学校的表现也还不错,可后来有一次竟然跟同学打赌,说女同学穿的内衣是粉色的。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硬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扒开了女同学的衣服。家长听闻女儿遭受这种侮辱,直接上告到了教育局,要求对这个小男孩严肃处理。

学校也觉得问题比较严重,又考虑到他有前科,讨论后最终做出了开除的处理。

“要不是因为未成年,免不了要去少管所蹲一会儿,学习改正”,亲戚这样说道。

后来心理医生给这位男孩治疗时才发现,造成他这种性格的根本原因是其母亲。原来他妈妈换衣服从不避讳,而且还经常一起洗澡,才导致这孩子的性别意识淡薄。

他的潜意识中认为,妈妈的身体我都可以看,一个女同学看一下怎么了?

很显然,这就是家长生活中坏习惯的影响,潜移默化、日积月累,最终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做了错事。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关爱孩子正确性教育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两种结局难避开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两种结局难避开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

家长千万别小看习惯对孩子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影响,从小就看惯了父母换衣服的孩子,不懂得异性之间相处的正常界限,长大后这两种结局难避开。

第一种:生理上性早熟

孩子3岁后,就已经认识到性别差异,懂得分辨男女了。

此时的孩子充满好奇,若父母还在他面前肆无忌惮地换衣服,很可能会对生理造成刺激,导致孩子的性意识过早萌发。

经常一起洗澡也会让孩子过早接触两性,当青春期到来时孩子就会对异性产生好奇,轻则表现为早恋,重者可能就像案例中的男孩一样,对他人进行性骚扰了。

如若父母不能正确引导,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可能使其走上犯罪的道路。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关爱孩子正确性教育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两种结局难避开

第二种:心理上畸形

男孩子与妈妈更亲是天性,但也要注意界限感。

若妈妈不注意性别之分,在孩子面前换衣服、一起洗澡,就会导致孩子性别意识模糊,性格上表现出不注重男女之分等。

另外,若妈妈控制意识很强,不断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就会产生一种极端的母爱,养出“妈宝男”。

这种性格的男生会让所有女生敬而远之,今后婚恋比较困难。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两种结局难避开

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哪些隐私教育?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性教育一直是对孩子避而不谈的,家长可能也觉得难以启齿。

但我们如果不尽早给孩子形成健康的意识,将来就可能被各种不当信息趁虚而入,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培养隐私意识非常必要。

那些从小看惯父母换衣服的孩子长大后如何了?关爱孩子正确性教育

主要做到以下这几点:

①不在孩子面前换衣服,并告诉孩子不能在他人面前换衣服。

②由同性的父母帮孩子洗澡,等孩子独立后让他自己洗澡。

③告诉孩子身上哪些地方是隐私部位,不能让别人碰,如果有人碰了一定要告诉父母。

④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家长讲解时要态度坦然,别藏着掖着,否则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扰。

父母在孩子面前避嫌很重要,另外也要进行基本的性知识讲解,帮孩子正确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