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貪生怕死的將軍,每次作戰都溜之大吉,卻贏得了部下認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善於發動自殺式襲擊的日本人都是亡命之徒,但其中也有怕死的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就是有“退之將軍”之稱的慄田健男。


他是最貪生怕死的將軍,每次作戰都溜之大吉,卻贏得了部下認可


慄田健男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他的爺爺是東京帝國大學教授加文學博士,他的父親是大日本史的編輯,但是慄田健男卻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考進了海軍學校。而且慄田健男在海軍中也算是作戰經驗非常豐富的一位,他是海軍軍歷最長的日軍指揮官,當過11艘驅逐艦的艦長和3任驅逐艦隊司令。


不過慄田健男一直以來的作戰風格都是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謹慎,說難聽一點,一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就會選擇逃跑。比如在爪哇島萬丹登陸作戰時,慄田健男負責掩護主攻部隊,但是在發起進攻之後,慄田健男就消失了。


原來在大戰之際,慄田健男正好遇到了兩艘美國軍艦經過他所在的萬丹海峽,其實美國軍艦並沒有發現什麼,但是慄田健男卻以為美國人已經發現了他的作戰部署,就直接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他是最貪生怕死的將軍,每次作戰都溜之大吉,卻贏得了部下認可


等到慄田健男發現自己判斷失誤之後,才重新殺了回來,他釋放的魚雷擊沉了美軍的休斯敦號重巡洋艦,但是魚雷也擊中了主力大將今村均所搭乘的戰艦,好在今村均本人跳進了海里,不然就被自己人給害死了。


就這樣,慄田健男背上了逃兵的罵名,但是他卻不以為然,在兩年之後又一次臨陣開溜。那是在萊特灣海戰中,這是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最後一搏,慄田健男擔任第二艦隊的司令官。


原定的作戰計劃是第一艦隊指揮官小澤治三郎作為誘餌吸引美軍,然後慄田健男對美軍登陸部隊發起進攻。但是在小澤成功把哈爾西率領的美軍引走之後,慄田健男只是簡單發射了魚雷之後就匆匆退出了戰場。


他是最貪生怕死的將軍,每次作戰都溜之大吉,卻贏得了部下認可


他的撤退直接導致了日軍的失敗,所以他也受到了日本歷史學家的詬病,但是他本人卻贏得了部下和日本國民的認可,因為這個作戰方案在公開的時候他就已經料到了日軍的失敗,所以慄田健男才直接選擇了撤退。


有趣的是,在他下達撤退命令的時候,盡然沒有一個人反對,說明他的決定也確實是大多數人的心聲,這些年輕的士兵並不想為了日本的失敗而陪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