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二戰時期的德國,以裝甲部隊稱雄。二戰前期,德軍在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的戰術思想指導下,以裝甲部隊為主體,快速推進,直搗黃龍的閃擊戰,幾乎橫掃了大半個歐洲,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甚至於號稱擁有著當時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相繼倒在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鐵蹄之下。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而在二戰中後期,面對蘇聯T-34和美國謝爾曼組成的鋼鐵洪流,德軍裝甲部隊在數量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依然打出了極其傲人的戰績。使德國在相繼輸掉莫斯科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依舊能夠有效的阻擊蘇聯人的反擊,將戰爭延續到了1945年。

例如1943年,在蘇德戰場上,70輛蘇聯T-34坦克圍剿德國黨衛軍的一個坦克營,其只有7輛“黑豹”坦克,數量比達到了10比一,結果經過20分鐘的戰鬥,德軍坦克營不僅擊退了蘇軍坦克的進攻,還擊毀28輛T-34坦克,而自身沒有一輛損失。

如此傲人的戰績足以證明德軍裝甲部隊的優秀。

有趣的是,德國人就非常喜歡用動物的名字給自己裝備的裝甲戰車命名,以至於德軍裝甲部隊被後人戲稱為“德國動物園”。

那麼這做鋼鐵動物園裡,到底有著那些鋼鐵猛獸呢?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談到二戰中的德國裝甲部隊,人們最常想起的一個詞就是“虎豹成群”。這裡的“虎豹”指的是德軍裝甲部隊中的兩大王者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

虎式坦克是德國坦克系列的第六型號,也稱六號坦克。其從1942年下半年服役起至1945年德國投降為止,一直活躍於戰場第一線。以皮糙肉厚,火力強勁著稱,一直是一個以一敵多的存在。

作為一輛重型坦克,虎式坦克的裝甲防禦超強,車體前裝甲士102毫米的鎳鉻錳軋製鋼,這是德國在二戰質量最好的裝甲鋼,側身和尾部裝甲也達到了80毫米,唯一薄弱的地方就是車身底部,只有25毫米。所以擊毀虎式坦克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肚子來一發,但是這又談何容易?

火力上虎式為著名的88mm/56L火炮,火力很猛,是二戰時殺傷效率最高的幾款坦克炮之一,德國人還為它配置了極為精確的卡爾·蔡司TFZ 9b 瞄準器,精準度驚人。

憑藉著強大的裝甲防禦和火力優勢,虎式坦克在二戰期間,可以算是盟軍的噩夢。它的出現曾一度扭轉了德軍在東線戰場上的頹勢。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1943年2月的哈爾科夫反擊戰,裝備一營虎式坦克的黨衛軍第二裝甲軍獨力全殲了波波夫機動軍團 。一次戰鬥中,兩輛虎式坦克向兩公里以外的蘇軍一個坦克集群猛烈開火,當場擊毀16輛T-34/76坦克,追擊過程中又擊毀18輛蘇軍坦克。

在諾曼底登陸中,武裝黨衛軍上尉米歇爾·魏特曼駕駛虎式坦克一次性把英軍25輛坦克吃掉,同時還摧毀了28輛半履帶車輛和卡車。那算是虎式坦克最後的榮光。

當然虎式坦克缺點也不少,,它是一支油老虎油耗驚人,公路上一箱油只能跑一百多公里,如果是越野行程至少減半。二戰後期,在後勤運輸線遭到蘇軍的毀滅性打擊以及嚴酷的作戰環境面前,許多“虎”式重型坦克由於缺乏燃料而變成一堆廢鐵。

死的太過憋屈。

值得一提的是,虎式坦克後面還出了一個升級版——虎王坦克。重量近70噸,裝甲更厚,火力更猛,在戰場上那基本就是以一敵十的存在。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德布勒森戰役中,德軍503重坦營,以25輛坦克的代價(10輛被蘇軍擊毀,2輛被送回維也納大修,13輛因機械故障、缺乏燃料被乘員自行炸燬。)取得了121輛坦克,244門反坦克炮5架飛機和一列火車的戰果。

唯一不足的就是數量少了點,從1944年1月到1945年3月,一共只製造了489輛,遠不足以改變戰局。

這裡想說一句的是,有人總喜歡拿虎王的機動性說事,一輛重型坦克,總強調機動性,你們不覺得很可笑嗎?

此外,在虎王坦克的基礎上,德軍還研發了了,“獵虎”坦克殲擊車,也是動物園中的一大明星。坦克殲擊車,顧名思義,就是專門對付坦克的,其裝備了一門128mm的PaK44L/55型火炮,其乃是二戰中威力最強大的反坦克炮,它可以輕易地在盟軍絕大多數火炮的範圍以外擊毀盟軍的坦克。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當然,作為虎式家族的一怨,獵虎”坦克殲擊車的防護性能自然不會差,其戰鬥室正面的裝甲厚度達到了250毫米,堪稱是二戰期間最厚的裝甲了。當然,“獵虎”比虎王更為稀有,從1944年7月至1945年4月,德國一共只生產了85輛“獵虎”坦克殲擊車。

說完虎,咱們再說說豹。作為與虎式齊名的坦克,德國黑豹坦克在二戰中同樣光輝耀眼。

黑豹坦克被譽為二戰期間最為優秀的中型坦克,從單體性能來講,中型坦克中,不管是蘇聯的T-34,還是美國的謝爾曼,都得甘拜下風。

據統計當年每摧毀一輛“黑豹”坦克,盟軍每摧毀一輛“黑豹”坦克就要付出5輛“謝爾曼”坦克或者9輛T-34坦克的代價。

在1944年,黨衛軍的第5裝甲師的一個坦克營,以自身損失5輛“黑豹”坦克的代價,擊毀了包括T-34、謝爾曼M4在內的107輛蘇軍坦克。

黑豹坦克的正面裝甲厚120毫米,堪比重型坦克。當然,畢竟是一款中型坦克,對機動性有著一定的要求。正面的超厚裝甲使得黑豹坦克的側面防護相對薄弱,裝甲厚度只有50毫米,在1500米左右距離上會被蘇軍76毫米反坦克炮擊穿,所以戰場黑豹坦克經常需要IV號中型坦克保護其側翼。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至於火力方面,黑豹坦克裝備一門口徑為75毫米的重炮,雖然口徑不如虎式坦克的88毫米,但憑藉精湛的工藝和超長身管,殺傷力卻猶有勝之。其在1000米之內能有效穿透60毫米裝甲,如果配上42式鎢芯穿甲彈,這個距離還可以延申一倍多。同時在TZF12炮瞄鏡的加持下,1000米內靜態命中率可以達到9成。換句話說,1000米以內的T-34坦克,那都是靶子。

怪不得當時德國將領放出豪言:

“2000米內黑豹可以輕鬆幹掉美蘇同類”。

總的來說,“黑豹”坦克是德國二戰後期的成功作品,各型號產量總計超過6000輛,是德國對抗蘇聯鋼鐵洪流的中流砥柱,作用甚至要超過虎式。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同樣,“黑豹”坦克也有衍生版,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獵豹”坦克殲擊車。憑藉著其堪比虎式坦克的強大裝甲以及傳承與黑豹坦克的優良機動性,黑豹坦克被譽為二戰時期最優秀坦克殲擊車。當然,和“獵虎”坦克殲擊車一樣,其就是數量少了點,只有382輛。不足以影響局勢。

總而言之,在德軍裝甲動物園裡,虎、豹兩大家族是絕對主力。當然,既然是動物園,自然還有其他種類。

比如大名鼎鼎的鼠式坦克,一款戰鬥全重達188噸的超重型坦克,其實它原本第一個代號被形象的稱為“猛獁”,後來德軍為了迷惑敵人的情報,將其改稱為鼠式。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鼠式坦克裝甲超厚。最為薄弱的底部裝甲那都是120mm,比虎式的正面裝甲都還要厚。而其裝備的主炮乃是和“獵虎”坦克殲擊車一樣,即一門128mm的PaK44L/55型反坦克炮。此外還有一門75毫米副炮,在整個二戰時期堪稱防禦力最強,火力最猛。

但這種武器,在實戰應用上其實並沒什麼優勢,因為太重了,最大公路速度只有25公里每小時,。而且其直到戰爭結束都還是處於試驗階段,僅僅造了兩輛試驗車而已。算是“動物園”中最稀有的品種。

既然有最稀有,自然也有最普遍,有著“中型拖拉機”之稱的德軍四號坦克便是德軍動物園裡數量最多的“動物”。從投產至二戰結束,德國共製造了超過8800輛四號坦克或其改造型,數量之龐大可見一斑。

四號坦克重量只有24噸,其無論是裝甲還是火力都只能是一般,相對於虎式、黑豹這些明星產品,其顯得暗淡無光。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但四號坦克有一個最大的優點,那就是可靠性高。其技術成熟、性能穩定,適合大量生產裝備。特別是是其強大的穩定輸出,關鍵時刻不掉鏈子,頗受德軍裝甲兵的喜愛。被戲稱為“德意志軍馬”。二戰從開始到結束,四號坦克幾乎走遍了德軍征戰的每一個角落。

當然,動物園裡除了各大坦克家族以外,還有其他的裝甲戰場。比如自行火炮,德軍有“野蜂”、“野牛”以及“蟋蟀”式自行火炮。還有坦克殲擊車,除了前面提到的“獵豹”和“獵虎”以外,還有犀牛坦克殲擊車、象式坦克殲擊車和黃鼠狼系列坦克殲擊車。

特別是黃鼠狼系列,其在動物園裡也算是一大明星了。其是二戰德軍最早大量裝備的坦克殲擊車,雖然只是輕型坦克殲擊車,火力裝甲都不如後來的犀牛坦克殲擊車和象式坦克殲擊車,但其作為反坦克裝甲車的先驅,給德軍的坦克殲擊車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而且其3000多輛的產量,在二戰前期,也極大保證了德軍裝甲部隊的實力,畢竟那時候各國也大都是輕中型坦克,對手不算強,“黃鼠狼”有著廣泛的用武之地。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總的說來,德軍“動物園”算是群英薈萃,既有虎王坦克這樣的陸戰霸主,也有軍馬坦克這樣的樸實無華,更有“黃鼠狼”這樣的裝甲先驅。不僅種類豐富,而且有歷史、有傳承。僅從裝備角度而言,它有著其特別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