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标志性建筑,有小万里长城之称,国家级文物,广东肇庆宋城墙

肇庆古城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宋城路,始建于宋,故又称为肇庆宋城墙。是肇庆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有肇庆小万里长城之称。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具标志性建筑,有小万里长城之称,国家级文物,广东肇庆宋城墙


史载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反宋,兵锋直逼端州,端州太守丁宝臣因无城墙防守,弃城逃跑,被朝廷撤职。狄青平定侬智高后(1053年),肇庆始筑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郡守郑敦义将土城扩大,筑为砖城,宋城建成之后,经历250多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才作首次修葺。明成化元年(1465年)至清同治十一年的407年间,修葺了20次,此后直至民国初年,城池保持完好。

最具标志性建筑,有小万里长城之称,国家级文物,广东肇庆宋城墙


现古城墙周长2801.2米,其中东段403.4米、西段376.9米、南段992.3米、北段1028.6米。城墙宽8米至18米,两边砌砖,中间填土,砖墙厚60厘米至120厘米。城墙外围有28个突出的敌台。城砖有9种不同的规格,是历史上多次修葺的见证。当时为御敌兵,筑土墙,规模"仅容廨宇"。城墙历代有扩大和修整。宋政和三年(1113年),知州郑敦义将土城扩大,筑为砖城,开4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4门之外各有半月形子城,称月城。

最具标志性建筑,有小万里长城之称,国家级文物,广东肇庆宋城墙

月城各开一门,称廓门,月城之上各有小楼一座。城墙四角亦各有角楼一座,北城墙西段有披云楼,南城墙东段有文昌阁。城上有空心炮台6座,小炮台17座,兵房13间,城外有濠堑,城内有内濠。明洪武元年(1368年),由江西行省郎中摄府事黄德明主持了首次修葺。

最具标志性建筑,有小万里长城之称,国家级文物,广东肇庆宋城墙


民国四年(1915年),城墙受洪水损害,翌年肇阳罗镇守使李耀汉拨款修葺。1924至1926年,城门楼、雉角楼、文昌阁、月城炮台被拆,城墙除披云楼段外,全部拆低了约2.5米,并填塞城门,修成斜坡以利交通。1986年至1996年间,先后重建披云楼,修葺披云楼段和朝天门段城墙,建雉堞,铺路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