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子,你就能跳得更高


蹲下身子,你就能跳得更高

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 Family)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在这个富可敌国的传奇家族中,有非常著名的一条家训是:"我蹲下和跪下,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跳得更高"。忍耐既是对于现实的聪明妥协,又是对于他人的一种尊重。用中国的俗话说,就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轻易忽视任何人的实力,因为骄傲自大从来都是毁掉一个人的人脉和事业的因素。

大家都知道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在纵身跃起的瞬间,就会做一个屈膝的动作,以使自己跳的更高。这个动作完美的阐释了一个人从"忍耐"到"爆发"的过程。

当一个人还不是足够强大时,决不能放弃忍耐的品质。低下头,蹲下身子,默默地积累实力。用忍耐来换取空间,用态度来争取支援帮助。

懂得低下,才能出头。


蹲下身子,你就能跳得更高

苏格拉底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有人跑去问苏格拉底:"先生,你是天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您说天与地之间,有多高"。

苏格拉底马上回答:"只有三尺高"。

对方不以为然,反驳道:"我们每个人有五尺高,天地之间只有三尺,那不是把天顶破了"。

苏格拉底说:"因此一个人想要顶天立地。就必须懂得低头"。

低头不但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做人的境界姿态。低头可以让自己看清脚下的路,更可以让他人容易接受自己。特别是在身处困境的时候,只有更懂得低头,有朝一日你才能出头。

如果一个人不明白藏巧于浊,以屈为伸。往往这种人在做人和做事时就会急于求成,不讲究策略与方法。那是他的才华就发挥不出来,导致他的人际关系很差都想疏远他。没有人愿意与他合作,在他困难的时候,他不但找不到贵人相助。反而到处都是准备对他落井下石的人。

放低姿态,是给别人帮助自己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太强势,对方应该怎么办呢?会怎么想呢?对方会对你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麦克森公司曾经有一位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高材生雷尔,他的经历已成为业界的一个话题。雷尔在哈佛时就以一副革新家的面目出现时,常对各种问题指手划脚,表现强势。进入麦克森公司以后,他雄心勃勃地想做一番大事业。入职不到一个月。就对自己的顶头上司感到强烈的不满,他给公司高层写了一封意见书,大谈上司的管理问题,并列举了高层的一些弊端。

雷尔的眼光无疑很正确,在某些地方的观察也堪称敏锐,他的一些建议也是正确的,但结果如何呢?顶头上司的愤怒就不说了,麦克森公司的高层在收到这封邮件后,估计当晚也没有睡好觉。

没过几天,雷尔就因"试用期没通过"的借口被麦克森公司出解雇。随后,雷尔好像成了这些大公司集体排斥的对象。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对他打开大门,甚至有的面试官会专门查看,是否有一个叫雷尔的人漏网了,混进他们的面试名单里。如果有,他们的选择是坚决把它剔掉。

你只有放低姿态,别人才能给你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否则结果只能是相反的。别人怎么可能把机会送到你的面前?

前几天和人交谈有人说:刚晋升为公司的中层干部。怎么才能继续往上晋升?是不是应该做一些实事,大力提升的公司业绩呢,解决公司的内部一些问题呢,体现自我的价值呢。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先改革自己的部门,让手下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效率焕然一新。然后对公司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比如解决一些累积已久的弊端,为自己打造一种雷厉风行的形象。

这样的计划方案可行吗?大家试想一下。如果真的想晋升,不妨去看一下刘邦和朱元璋是怎么做的。

这两位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即便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了,也仍然将自己放在一个很低调的位置上,将自己装扮成一个有理想但还缺条件去实现的人。从而避开了竞争对手的关注,赢得了十分宝贵的发展空间。对于这类人愿意帮助他们的人才是很多的。我们也应该如此,常常低下头,表现得的低调一点,学会示弱。这样在人们的眼中就显得容易亲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