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自从《吴冠中作品选》邮票图稿公布之后,很多小伙伴都在纠结这个版张的设计,特别是前三图的油画,撕四方连的时候会,会破坏原有美感。

但是很多人都忽略在这套邮票上,犹如灵魂存在的那一枚吴冠中生前使用的印章。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中国邮政发行的“名家作品选”系列邮票,从2002年发行《八大山人作品选》特种邮票时,首次采用八大山人“哭之、笑之”的署名作为设计元素,放置于作品之外,邮票的右上方,这个设计当时一经推出获得广泛称赞。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之后在2007年发行《李可染作品选》特种邮票的时候,除了采用李可染先生的签名外,还在下方签印了一枚“”字印文。当时这符合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的设计,获得了相当多的好评,并且也成为这类邮票设计的固定元素。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但是在《吴冠中作品选》的邮票之上,只保留了一枚“”字印文,而吴冠中先生的签名,只在邮票版张上运用。(这也是很多小伙伴纠结的根源)。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之前的直播访谈中,设计师王虎鸣曾经谈到,手写的“吴冠中”三字签名也曾经也作为设计元素,只不过排版效果不佳,于是手写签名只安排在邮票版张。但是那一枚“”字印文,却在邮票和版张上,都得以保留,那么这一枚“”字印文有何故事呢?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2007年发行的《李可染作品选》邮票,使用的是印文为“李”;2009年发行的《石涛作品选》邮票,使用的是印文为“石涛”;2016年发行的《刘海粟作品选》邮票上的印文为“刘海粟”,那么这个吴冠中的这枚“荼”从何处而来呢?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这个“荼”不仅仅出现在印文之上,而在选用的三幅油画作品上,也看到“荼”字的签名。这一个“荼”字,是吴冠中先生20岁,准备留学法国的时候,给自己取的一个笔名,并且从此陪伴了自己近七十年的艺术生涯。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荼者,尝尽世间之苦也。当时年方20岁的吴冠中,正直年少风华,仿佛拥有无限的精力。他无限崇拜梵·高、高更,崇拜他们的作品,也崇拜他们那颗并未被苦难所击倒的热爱之心,于是取名为“荼”。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仿佛犹如命中注定一般,老人在西方游学,归国之后,遭受了巨大磨难,一生饱受坚信。正如当年他辞别恩师的时候的所言“我吃了三年西方的奶,但却挤不出奶。我必须回自己的山里去吃草,才能有奶。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吴冠中在那个特殊时间,在李庄创作的作品,是吴老一声艺术创作的转折点,从之前单纯追逐形式审美到追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面对磨难,之后的吴老只是点评四字“嚼透黄连”。

《吴冠中作品选》邮票上那枚印文的“故事”

老人一生常说“我负丹青”,他真的辜负了丹青吗?是他背负了中国丹青的使命,是他要把油画努力实现民族化的夙愿,是他希望能够推翻各国对于美的成见。正应如此,他被誉为“中国画坛最后一位大师”。

参考文献:《我负丹青》

整理:8090集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