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在很多沒到過新疆的人眼裡,六月的那拉提草原和十月的喀納斯,才是最美新疆的代表,冬季來新疆,除了下雪就是寒冷,而當你在冬季來到新疆後,你會發現,想象中的一切都是假的臆想。

從自己住的南方城市到烏魯木齊,相隔三千多公里,一張冬季的特價機票拉近了我與新疆的距離。冬季的烏魯木齊平均溫度在零下十度左右,迎面吹來一陣微風,也會有冰冷刺骨的感覺,但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即使不戴帽子和手套,也早已適應行走在冰雪交加的大街上。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烏魯木齊一街道

難以想象我的第一次新疆行,不是先去喀納斯,也不是去賽里木湖,而是去了烏魯木齊的周邊徒步。至於為什麼要徒步,是因為在旅社認識了一位熱愛徒步的湖南大哥的推薦,去過珠峰大本營,走過雨崩村的他認為:冬季的新疆,每一片山嶺都是徒步的勝地,只要40元的往返車費,自帶乾糧即可完成一次小穿越。剛開始,我也抱持懷疑態度,鮮有聽說跑到烏魯木齊來徒步的。實際上當我第二天走過一遍後,我收回了懷疑的看法。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烏魯木齊周邊山嶺

冬季的烏魯木齊,大部分是陰天,但只要走出市區幾十公里遠,則會迎來豔陽高照。出發前一天的天氣預報說會下雪,所以我們也正想體驗一下行走在大雪紛飛的雪地裡,會不會有像電影裡登山者迎著風雪不斷向前,征服雪山的場景感。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趕往集合點路上

第二天早上八點半,這時天還沒亮(烏魯木齊天亮時間要比內地晚兩小時,也就是冬季九點半才天亮),一路上還飄著小雪,我們準時抵達了中巴車集合點。汽車緩緩向目的地駛去,讓人意外的是,還沒駛離市區,我們的中巴車就拋錨了,司機在經過了半小時的修理後依然無法啟動發動機,最後不得不讓另外一輛車來繼續送我們前往目的地。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司機正在修理他的中巴車

一路上,車行駛在雪地裡,市區道路上的積雪已被辛勤的環衛工人清除掉,越往徒步區行駛,道路上的積雪越厚。偶爾夾雜著一些顛簸,行駛在這樣的雪路面,有時你會擔心是不是有危險,不過對於當地的司機來講,這早已是輕車熟路。

整個徒步團除了我和湖南大哥是來自外地以外,其他都是來著烏魯木齊的本地人。一路上,偶有和他們閒聊,他們會熱心的給我講解新疆大大小小的旅遊景點和文化,還有他們早些年來新疆工作和安家的故事。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拋錨在半路的中巴車和部分驢友們

米泉峽門子景區東與天山天池為鄰,南望博格達峰,北瞰烏魯木齊市。這裡的山雖不象烏魯木齊南山那麼俊偉,但溝裡卻可見百年以上的榆樹。進入峽門子景區,一左一右有兩道溝。其中有一道溝叫山楂嶺,也就是此次我們徒步穿越的地方。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山楂嶺

山楂嶺因漫山山楂樹而得名,每到秋天樹上結滿紅紅的果實,連綿幾公里,以至到現在的冬季,還能見到一大片果子還沒掉落的山楂樹,另外還有黑褐色的黑加侖,白楊、榆樹、荊棘、白樺相間在叢林中。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野山楂樹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山楂嶺裡的白樺樹

從烏魯木齊到山楂嶺,約四十公里的路程,加上好中途修車耽擱的時間,一共花了兩個多小時,我們才抵達徒步的起點。在經過嚮導簡單的路線和注意事項講解後,我們整隊開始出發。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正在行進中的隊伍

徒步團成員裡有五歲左右的小朋友,也有五十到六十歲的大叔和大媽。徒步開始時,太陽已通過山嶺的低窪連接處照射了過來,此時的陽光投射在地上的白雪上,雪看上去是那麼的細膩而晶瑩剔透。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陽光照射下的白雪

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一對父子倆,也就是父親和他五歲左右的兒子,小朋友的雪地徒步,看似那麼遊刃有餘,跟大人的節奏比起來,一點也不慢。如此場景讓我聯想到,在新疆這種廣袤無垠的地方,歷練小孩意志和勇氣的最好方式大概就是帶他到戶外參加徒步或者滑雪的運動。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徒步下山時拍的父子倆

走在隊伍後面的是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大叔,一邊行走,一邊引吭高歌。從紅軍長征老歌到現代流行歌,他都會唱,時不時我們還會跟他一起合唱。如此一把年紀,卻擁有如此飽滿的精神狀態,實在難得。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行進中的我們

隊伍的中間則是我們,還有六十多歲的大叔大媽。對於長期生活在南方的我們,這是第一次在雪地裡徒步,面對眼前美麗的風景,我們走走停停,用手機記錄著腳下的一切,以至於漸漸的我們落在了隊伍的最後面,於是我們收起手機繼續前進。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正在行進中的驢友

走在山嶺之間,腳下是皚皚白雪,厚的地方雪有十幾釐米那麼厚,兩邊是山楂樹和白樺樹為伴,伸手還能摘到山楂,隨手摘了幾顆山楂來嚐嚐,和平常吃到的山楂不同的是,這種山楂一點酸味都沒有,全是甘甜的味道。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山楂

此次徒步穿越屬於計劃以外的行程,所以從徒步裝備上看,我的鞋子和揹包都是不合格的。沒有防雪套,高幫的靴子雖然防水,但不防滑,以至於在雪地裡行走有些打滑,也很吃力。特別是到爬坡時,坡道上全是積雪,曾有好幾次都往下滑了半米遠,要不是借力於上坡上的荊棘和樹木,我估計只能原路返回,無法完成此次穿越。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快抵達半山腰的我

當我們抵達半山腰時,看著嚮導還在跟山下的兩人溝通,原來是兩位老人沒有跟上隊伍,估計是體力消耗太多,他們選擇原路返回,在入口處與我們匯合,此時我們已徒步了5公里左右的路程。看著隊伍中的隊員體力消耗差不多了,嚮導決定讓大家暫停向前,原地休息並補充能量,然後沿著另一條路線往回走。五十歲的大叔抽出自己包裡的紅旗,在空中揮舞著,表示著自己的又一次徒步穿越已取得小小的勝利。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湖南大哥借的紅旗來個背影照

然而,我和湖南大哥發現,眼前的山嶺頂端都還沒抵達,山那邊的風景肯定不一樣。所以我們倆決定繼續出發,一來想在山頂上看到另外一邊的風景到底怎麼樣,二來尋找一點移動數據網絡激活我的無人機,航拍記錄這一片山嶺。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從山嶺半腰到山嶺最高處,越往上走,積雪越厚,有些甚至深到二十釐米左右,沒上雪套的我已經顧不上褲腿上的雪,一路借力斜坡上的荊棘,花了一個小時才走完了這段四百米爬坡路程。當抵達山嶺頂端停留片刻時,太陽的蹤影消失而去,迎來的是迷霧環繞,原來天空又開始飄雪了。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雪厚得快看不到鞋子

抵達山頂的那一刻是興奮的,因為眼前的風景確實不一樣,綿延山嶺銀裝素裹 ,雖沒有湖流貫穿於此,白雪、烏雲與山嶺卻也構出一幅山水畫卷。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山嶺頂端的風景

當然在山頂也沒有找到我要的移動網絡信號,也就無法從上帝的視角去拍下這片銀裝素裹的美景,此時感到一點遺憾。或許,也就印證了那句話:留一點遺憾,才能給下一次出發一個藉口。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山嶺頂端的風景

看完這片美景,我們開始下山跟大部隊集合,沿著另外一條線路往回走,當然我也是落在最後的那個,全程9公里的穿越感覺並沒有過癮,此時希望在這裡多駐留一會,甚至妄想能在這裡露營一宿,那將是一件多麼刺激的事。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回程中的嚮導

懷著念念不捨的心情回到了班車集合點,這次行程以外的徒步,卻讓我用別樣的方式與新疆這片土地近距離的接觸。飽覽了新疆的一部分美,也收穫了雪地徒步的很多技巧,當然,還有認識了很多有趣的人,我知道我還會繼續來新疆徒步的。

僅用40元,我用一種新的方式認識大美新疆

另一片山嶺風景

寫在最後,大自然的力量總是深不可測,戶外雪地徒步也應做好相應的功課。

冬季雪地徒步Tips:

裝備

1、保暖的衝鋒衣、衝鋒褲必備,防風又防水。

2、戴帽子,最好戴上有護膝耳的帽子,因為人體30%以上的熱量是從頭部和頸部散失的。

3、選擇一雙保暖、防風防水和耐磨的手套。

4、防雪套:避免雪進入鞋內,也能保護足踝。

5、攜帶一雙備用襪子,以備不時之需。

6、徒步鞋一定要防水透氣並且要防滑。

7、雪地行走,容易滑倒,攜帶手杖是必要的。

8、墨鏡:可以防止太陽天裡白雪引起的雪盲症。

9、視徒步的地形而決定是否攜帶冰爪。

食物

1、選擇高能量的簡單易消化並不易變質的乾糧類食品,如麵包、牛肉乾等、

2、零食建議攜帶巧克力、糖果等可以快速補充熱量的食品。

3、根據徒步的路程,帶夠足量的飲用水。

團隊意識

1、團隊出行,每個人身體素質不同,留有多餘體力時,儘可能幫助別人,一起完成穿越。

2、行走時,上坡時行走最好選擇前面人的腳印走,一是安全,二來節省體力;在平緩的地方行走最好在偏離十幾公分的沒有經過踩踏的地方走。

負重

1、只帶必需品,可有可無的東西不要帶。

2、儘可能減少負重,特別是下山時,控制負重不要超過體重的1/3。

節奏和強度

1、徒步強度不宜過大,循序漸進,按照一定的呼吸頻率,逐漸加大強度,避免呼吸頻率在運動中發生突然變化。

2、雪地徒步的關鍵是慢和穩,不能急於趕路。

3、行走時,用腳板著地,用力要適中,保持身體平衡。

保溫

1、雪地裡徒步一定要做好保溫工作,防止凍傷和失溫。

2、休息時,不要坐在雪地上和風口處

3、出汗時,一定不能脫衣服和摘帽子,這時候很容易傷風受寒。


【作者簡介】:遠方的石頭,一名熱愛旅行的80後文藝青年,希望用文字和影像記錄旅途中的點點滴滴,和你一起分享這世界的美好!歡迎熱愛旅遊的朋友們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