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山口的四面仍然是草原和大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山坡和原野上的野草坚强的生长着,虽然不能完全遮蔽黄色的沙土,但仍然称得上生机勃勃。山口上有几座纪念碑:光缆通信工程竣工纪念、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纪念还有一座军人塑像,纪念碑和塑像周围有很多虔诚的藏族同胞悬挂的经幡和哈达,色彩斑斓、随风舞动,他们在用着古老而圣洁的形式表达着他们的情感。

在这风雪仓库的最高点上,人显得微不足道,但这里被纪念的人们却是微不足道人群中足以傲然的巨人。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翻过唐古拉山口我终于踏上了西藏的土地。在看到怒江源之前的一段路上,“开阔”就是主旋律,四面八方都是一眼望不到边际。虽然开阔却不单调,毕竟这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所以抬头就是云层,云层随着风飞舞变幻,车窗两边起伏裸露的土层和疏密错落的草皮调整着巨幅色彩的搭配,偶尔几处牧人的房舍和帐篷点缀其间。

我再次熄火下车,坐在引擎盖上,慢慢抬起头,轻轻的呼吸。听着风响,让高原的光芒缓缓照着我微微闭起的双眼……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怒江源在安多这一段好像是叫做红水河的。这名字很贴切。裹挟大量泥沙的缘故,这河水赤红如血。河道大都是嶙峋的怪石,怪石不止形态怪异,而且五彩斑斓。

就是这样一条湍急浑浊的河流在怪石上面薄薄的土层中孕育出了茵茵碧草。因为有了尽管低矮却茂盛的青草,牧人们就可以和他们的牦牛一起在水边安详生活。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沿着红水河我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抵达了安多。没想到,迎接我的是几只自由自在的藏区土狗。再往后的旅程中我发现西藏算得上是狗的天堂,我根本没办法判断哪些是野狗,哪些是家狗。因为它们全都自由自在的四处游荡,好像从来就没有什么威胁和恶意,它们把我这样的旅行者也当作藏族同胞们一样友好而热情。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安多是沿青藏线109国道进藏后的第一座县城,往南就是那曲和拉萨,往西就是令无数自驾者着迷的大北线。对所有的旅行者来说安多都是重要的补给站。正因为此很多内地人赶往这里做起了餐饮、住宿的生意,虽然自然条件艰苦,但物以稀为贵,逐年增加的游客抬高了这里的住宿和餐饮价格,尤其是住宿。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安多的建筑物民族特色并不浓郁,只在窗、檐等位置略作些装饰而已。要不是县城里身着藏族服饰的居民还真有到了内地什么扶贫点的错觉。好在停留时间不久,在7、8月藏地的清冷中度过了一个晚上后我开始向大北线进发了。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大北线的第一段是安多到班戈,距离430公里,全部是柏油路面。不是什么艰难的旅程,所以我计划先前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措那湖感受一下。途中的风景自然是好的,但究竟怎么好法我居然已经忘记了,因为所有的关注点都留给了一路上可以近距离接触的牦牛。这些温驯、憨厚、结实的家伙们让我一个人的旅途一点都不寂寞。在和他们逗弄玩耍的过程中我居然忘记了自己身处高原,上窜下跳不说还狂奔着追赶了它们好一阵子,等停下脚步的时候,大脑瞬间缺氧,只觉得天旋地转,差点直挺挺的躺在地上,胸口犹如被大火烧、大锤砸一般又涨又痛。强忍着站在原地呼哧了十几分钟才算缓过劲来。一只黑色的牦牛转过头看着我,一脸的无辜。但我觉得它分明是在偷笑,笑我这个内地来的笨蛋竟然敢在高原上放肆。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公路上终于出现了指向措那湖的路标,我看看那砂石路心里有些胆怯。转念一想,大北线一千公里的路怕是比这个还要差,如果连这里都克服不下来那不如乘早打道回府好了。于是我坚定的从柏油路上拐下了小路。走了一段之后,砂石路变成了草原上两条深深的车辙,此时,导航、地图统统没用了。我沿着车辙一路前行,羊群、牦牛群、居民点散落在辽阔的草原上,那么恬静安逸,又那么生机勃勃。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路边,一只旱獭突然从洞里钻出了脑袋,我仔细打量着这个肉嘟嘟、毛茸茸的小家伙。它很灵巧,眼睛随着脑袋迅速的向四周打量,耳朵也机警的听着周遭的动静。正看着,洞里又钻出了一只獭子。两只獭子互相交流了点什么就一前一后在草原上撒欢跑远了。


一个人的青藏之旅(4)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