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感謝吾兄利武為我創作的兩幅作品《杏花春雨江南》《山氣日昔佳》

設色的山水作品, 利武兄久未動過筆 ,最近幾年,都在探索墨分五色的境界。或許生計的改善,在他的內心處,逐漸的有了喜色。

塞北秋風烈馬,杏花春雨江南。 回想起那些快意恩仇的日子,往事歷歷在目。

朝花夕拾/又見利武

2011年夏天,我與利武見於許昌。在我的不足1米的地攤上,我們相遇。那時的我正處在多事之秋,深陷於自己公司的債務危機,藉著擺個古董地攤來打發時日。週六的許昌文峰塔,酷熱難耐,廖無幾人。一身籃球裝的利武出現在我的面前,黝黑的臉上掛著汗珠,笑容很是憨厚。為了我的地攤生意能成交,我們聊的很投機,互留聯繫方式後,他說他是詩人,畫家,我表示相當的吃驚,搖搖頭相信了。這年月,怎麼什麼人都是文化人吶!當時我只是認為,充其量你也就是個體育老師,和文化風馬牛不相及。

第二天我回到鄭州,接到利武的電話,說還要看我的東西,因為路不是太熟,直到下午六點我們才見面,一陣寒暄後,他開始擺弄我的小玉件,或許是緣分,也或許是冥冥中的註定,他同時失手摔壞我的兩件玉器,雖不值錢,但足矣讓我心煩意亂,他驚慌失措表示要賠償,並一臉歉意,我無奈的嘆氣,玉碎怎可復原,聯想到自己最近的心酸,眼眶溼潤。我說算了,你陪我去喝酒吧,那夜我們酩醍大醉。

我終於知道他是個詩人,落魄的詩人。他是個畫家,潦倒的畫家。我何嘗不是一個困惑於生計的人吶,同在天涯,同在沉淪,心靈自然融合到一起。於是我們相互鼓舞,彼此給予堅持的信心。

左利武,邢臺平鄉人,職業畫家,以山水見長,自幼時便才氣外露,博覽群書,被譽為縣裡的秀才,師出同鄉的李山樓老師。

一個月後,我收到了利武送我的第一幅畫。

一年後,利武要參加清華美院高級進修班,或許因為我的緣故,在北京總校和鄭州的分校之間,他選擇了鄭州,也或許他需要我這個能在心靈上給他鼓舞的朋友。

畢業後留鄭發展,但生計仍然是毫無起色,困難重重。

朝花夕拾/又見利武

2013年臘月23日小年,利武踏上回家的列車,在車上寫下了~歲末猶如九曲水,百轉不肯回家鄉。我在手機短信上讀罷,不覺掩面動容。我回復到~今且空囊過黃河,他日功成飲瓊漿。

也許是有才華的人都要歷經種種磨難才能涅槃吧!

2014年利武的作品集終於出品,淡墨山水也小有成績,日子終於出現轉機,我也從過往的陰影中慢慢走出,但這一年我們爭吵卻是很多,常常因為思路不同,喝完酒後爭執,不過癮,回家後打電話再吵,一直到手機沒電。年底,利武接到在北京發展的同鄉電話,被特聘請為國博畫院的常務副院長,全面主持畫院工作。

等語重心長的道別後,於是,爭吵的日子沒有了。

至今又到了年底,想想已有一年未見,雖是常通電話,就像和在身邊一樣,但還是懷念那些推杯把盞,互訴衷腸的日子。

尤記得那次和老唐,小杜,楊哥,一起朗誦詩的夜。還有你畫的那幅~楊柳岸曉風殘月。

記得我曾說過,等我們再見之日,我寫一篇紀念我們友情歲月的文章,今日見到你為我創作的作品~杏花春雨江南,看著那藍色的煙雨,寫下這篇,暫且起名為《又見利武》 。

願你我一切安好。

弘序於 2016年1月24日凌晨1點

朝花夕拾/又見利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