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朝花夕拾》這本書?

數日前我開始重新細讀《朝花夕拾》,這部魯迅童年時光的回憶錄,卻發現了一個不一樣的魯迅,鮮活的、可愛的,有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就像一個鄰家大哥哥,充滿了溫暖的人情味兒、簡直活色生香。

就像《朝花夕拾》的編者開篇說的那樣,“記憶凝結成的文字,字句中都流淌著情感的汁液。童年韶光的快樂與壓抑,對人性美好的嚮往和袒露,構築起魯迅最真實的心靈風景。生命因回憶而鮮活。那些拾起而再也不願丟下的舊事,慰藉了精神,溫暖了心靈。”

如何評價《朝花夕拾》這本書?

第一篇《狗·貓·鼠》中有一段提到份子錢,“平素不大交往的人,忽而寄給我一個紅帖子,上面印著‘為舍妹出閣’,‘小兒完姻’,‘敬請觀禮’或‘闔第光臨’這些含有‘陰險的暗示’的句子,使我不化錢便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的,我也不十分高興。”

如何評價《朝花夕拾》這本書?

看完後的我簡直了,古今中外,這“份子錢”果然都令人頭痛,直言不諱的大先生居然就這樣訴諸筆下且刊登給世人讀閱,讓我這種包子性格的人忍不住鼓掌叫好。畢業後三五七年不聯繫的同學,突然接到他的電話,不是發喜帖就是借錢,這樣真的好嗎?好嗎!

《二十四孝圖》裡有一段提到孩提時代讀孔孟聖人無趣而翻閱收集一切帶圖畫的書籍,簡直和我們讀書時候各種偷看、穿越漫畫書一模一樣。“我的小同學因為專讀‘人之初性本善’讀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開第一葉,看那提著‘文星高照’四個字的惡鬼一般的魁星像,來滿足他幼稚的愛美的天性”、“我能在大眾面前,冠冕堂皇地閱看的,是《文昌帝君陰鷙文圖說》和《玉曆鈔傳》,都畫著冥冥之中賞善罰惡的故事”、“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畫圖本子,是一位長輩的贈品:《二十四孝圖》。這雖然不過薄薄的一本書,但是下圖上說,鬼少人多,又為我一人所獨有,使我高興極了”。在《阿長與》一文中還提到,阿長送了一套四本小小的《山海經》給魯迅,“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

如何評價《朝花夕拾》這本書?

一面讀一面同情那個時代的孩童,又一面慶幸現今啟蒙繪本、童書的富足。但再深思,想到萬惡的應試教育,卻又覺得古今也沒什麼大的不同了。讓人嘆道,百年了,某些東西卻是“一脈相承”了。

另有一篇《五猖會》裡,提到魯迅兒時興高采烈的去參加‘我兒時所罕逢的一件盛事’——五猖會前被父親潑冷水要求背書的橋段,我實在不厚道了想起來偉大的神劇《還珠格格》裡乾隆下江南要求小燕子背《古從軍行》的橋段。

如何評價《朝花夕拾》這本書?

“我笑著跳著,催他們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臉色很謹肅了,我知道有些蹊蹺,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我背後。‘去拿你的書來’,他慢慢地說……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會。’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裡去了。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麼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裡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麼‘生於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彷彿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

如何評價《朝花夕拾》這本書?

我好想唱“這畫面太美我不忍看”,讀時爆笑出聲。魯迅和他爸也太逗了,這樣的大先生不要太有愛。

《瑣記》裡有一段提及畢業,簡直說出了我們大學畢業時的心聲。“畢業,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畢業,卻又有些爽然若失。爬了幾次桅,不消說不配做半個水兵;聽了幾年講,下了幾回礦洞,就能掘出金銀銅鐵錫來麼?實在連自己也茫無把握,沒有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的那麼容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鑽下地面二十丈,結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先生作為學霸都有此感言,作為學渣的我們只能掩面而泣了。

《藤野先生》裡有一段諷刺商人的包裝藝術:“大概是物以稀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繫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讓人不禁感嘆,古往今來的商賈,原來玩的都是同一套把戲。BUT,互聯網時代來了,別說是從北京到浙江、福建到北京,就是從非洲、北美、澳大利亞來的東西也不再能夠輕易的“美其名曰”了,小時候課本上的地球村概念,當真是實現了。

如何評價《朝花夕拾》這本書?

最後不得不提大名鼎鼎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印象中第二段好像是要求全段背誦的,所以記得格外清楚。那個翻牆爬樹摘果子捉蟲子逃課的魯迅是那樣的鮮活可愛。魯迅的童年世界同所有農村兒童的童年世界一樣,都是在大自然哺養中長大,都是在花草樹木、蟲魚鳥獸的陪伴下成熟,都是在同家長老師的鬥智鬥勇中學且玩著。

他寫逃課:“然而同窗們到園裡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書房裡便大叫起來:‘人都到那裡去了?!’人們便一個一個陸續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寫上課做小動作:“先生讀書入神的時候,於我們是很相宜的。有幾個便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做‘荊川紙’的,蒙在小說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像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都能引來我們的會心一笑,這樣的大先生就像我們童年時代的小夥伴,一點兒也沒有課本上塑造的那樣冷峻嚴厲,可親可愛可敬可信。

如何評價《朝花夕拾》這本書?

愛這樣活色生香的大先生,也向喚醒了無數中國人靈魂的大先生致敬!



文字源自作者呼燈籬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