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陪小叶子玩桌游,咱们以前团过的“骑士救公主”。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游戏的主要规则,是靠回答安全知识问题得星星,然后星星到了20颗,就能去救公主。

这其实也不算是个竞技类游戏,谁能拿更多的星星,偶然性很大。小叶子一连掷骰子,都去到了“扣分项”,眼看着我一路领先,她撅起了嘴,老大不高兴。

我哭笑不得:“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咱俩谁救公主不都一样吗?如果你领先了,你希望妈妈也不高兴吗?”

小叶子没说话,继续气嘟嘟。

晚上给小叶子放动画片,时间到了要关的时候,她不乐意了。

奶奶说,“刚才我们说好了的,你这样就没意思了,你要是每次关都不高兴,那下次干脆不给你看得了!”

这话乍一听挺正常,我也很烦关电视的时候再来个拉锯战。但可能是“旁观者清”吧,联想起这两件事,我忽然意识到,这是我们日常多么容易对孩子犯的错误啊:

“你这事儿不该生气、那事儿不该害怕;有什么好不高兴的、这点小事儿你也哭 ?“”……”

确实很多都是芝麻大的小事儿,但问题就在于,我们不是当事人,只是在用自己的头脑和思维,去评判孩子产生的感受,这相当于告诉孩子:你拥有这些感受是不恰当的,很多感受不值得有。

但“感受”真的不值得有吗?不好的感受就是敌人吗?

感受/情绪,就像是送信的客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它要告诉我们一些信息,每一种“负向感受”,也都有它的正向意义:

比如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悲伤可能提醒我们珍惜、生气可以推动我们去做出改变……

既然是客人,如果我们以礼相待、收下并好好读读这封信,客人就会走了。


但如果闭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怕你听不到,还可能敲门、砸门、甚至撞门……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所以,与其简单粗暴地去否认孩子拥有的感受,不如教孩子,去认识、接纳每一种情绪,学会与这些感受情绪做朋友。


孩子不喜欢说教,但喜欢在玩中学习,所以今天我想分享3个特别实用的小游戏,能让我们更好的引导孩子去接纳情绪、转化情绪。

1

吹吹蒲公英


当孩子生气的时候,比如玩桌游落后了,我们可以肯定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

“想象自己是一只蝴蝶,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

“呀,你看到了一大片花,来,深深地吸一口花香吧,太美好了;然后,慢慢的呼气,想象你的面前有一只蒲公英,来,把面前的蒲公英,慢慢地吹散。”

每次呼气时,慢慢地数数1、2、3、4、5……

每次吸气时也一样,慢慢地数,1、2、3、4、5……


通常,孩子的情绪就不那么激烈了。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想象中的画面,一样有疗愈效果,这也是为什么,冥想是全世界范围都受欢迎的舒缓情绪和放松的方法。

2

画一幅关于情绪和感受的画


当我们觉察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比如生气、害怕……可以把准备好的颜料、彩笔、白纸拿出来,邀请孩子把情绪画出来。

问问孩子:这种情感有颜色吗?是什么颜色呢?

让孩子用画画的方法,把情绪表达抒发出来

绘画疗愈一直是儿童游戏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对成年人也有效。

我曾经参与过朋友组织的一个绘画疗愈活动,去的时候有些低落,一开始就是乱涂鸦,我选了黑色,画的也乱七八糟,好像就是在借由画画,把心里的烦闷表达出去。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后来越画、心情越平静,我自己都没留意到,后来我选了黄色铺满了整个画面,这说明,那时的我,情绪已经被转化,又处在充满盼望的平和喜悦状态了。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这是小叶子生气时乱画的,我们经常画着画着,就会忘记烦恼,忍不住嘻嘻哈哈起来:)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3

内心的天气预报


我们的心理其实就像海洋一样,风暴、下雨、出太阳,随时可能改变海面的状态,可能平静如镜,也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无论是平静、还是巨浪,其实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放下试图改变或赶走挑战性天气的期待,学着观察自己内部的“天气”。

可以邀请孩子找个舒服的地方坐下来,闭上或者半闭着眼睛,花点时间确认自己的感受:

你现在内部的天气是什么样的呀?

觉得放松和晴朗吗?还是阴天、还是正在下雨?

下的是小雨、中雨、还是暴雨呢?

这样的方式能帮孩子用“隐喻”的方式,理解觉察到内心总会有各种心情的“天气”:而我们并不是倾盆大雨本身,只是注意到了,我正在下雨,而雨天会停止的。

所以,我也可以注意到我正在生气,而我不会一直生气;我正在害怕伤心,但我不会一直害怕伤心。

还可以邀请孩子画下来,也会是很有趣的方式。

小叶子眼中的“开心”,是有大太阳的晴天: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生气,是龙卷风+闪电袭击!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难过,就像下起了雨: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还有害怕,就像咧着嘴巴的乌云+让人寒颤的雪花……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通常孩子会非常喜欢“天气预报”这个情绪“暗号”,我有时还会请孩子画我的,通过非语言信号,比如我的表情、身体语言,去猜猜妈妈现在是什么天气?这也会有助提升孩子对情绪的觉察力:)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不止是孩子,生而为人,我们也都盼望着被理解、被懂得。


很多人会冲着“事儿”和“解决问题”出发,但其实如果不回应感受和情绪,很多问题也难到解决层面。

我昨天心情特别低落,原因是手机突然挂掉,拿去修,结果里面的照片都没了,一想到俩孩子那么多珍贵的照片找不回来了,我就特别难受。

我没及时备份肯定是我错了,但这个时候,我真的完全听不进我老公说的、下次可以怎么避免同类事情发生的“建议”。

倒是小叶子很暖,我说妈妈很难受,很多照片都找不回来了,她竟然拿出自己的小相机,“妈妈你看呀,我拍了好多呢,我把这个相机送给你吧!

“这点小事你也哭?”为什么我们看不得孩子发脾气?


那一刻,我能感受到她完完全全懂得我的沮丧,尽管我这“沮丧”,看起来是“自找”的、可“避免的”,可我仍然感激,这份同在与允许。

希望我们,都努力也成为孩子的那份情感支持,去承托他们,去往更美好的未来,穿越所有阴雨与风暴。


—END—

作者:吉吉。二宝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前香港资深传媒人,现居深圳。追求细水长流,也爱勇猛精进,爱唱歌爱生活爱自我管理,愿与娃一起慢成长。

微信公众号:manchengzhang123

个人微信号:花时间:babyhours003

吉吉:mancz0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