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後期需要把地膜揭掉嗎?

芳飛燕87


栽培洋蔥,有農民喜歡在自己地裡栽種一些,不用多,長些夠吃就行,還有的菜農是種了賣的,那就需要大範圍種植了。



如果你栽培的洋蔥面積很小,有時間有精力,應該去把地膜揭掉,這是防止白色汙染的一項措施。但若是大面積的栽培,你指定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揭地膜了,那就沒辦法不管它了。

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菜農種植洋蔥都是採用地膜覆蓋,這是一項投資少,見效快,並且易於掌握的實用技術。

我們今天來說說地膜覆蓋洋蔥的方法,如下:

一,覆膜時間

地膜覆蓋栽培洋蔥是在種植前4–5天鋪膜,鋪膜前每畝地需噴施48%的氟樂靈150毫升,或乙草胺150–200毫升,或菜草通125–150毫升,這是防治後面長草採取的措施,隨後鋪地膜。


二,覆膜方法

打算種植洋蔥的土地,要在整地前施足有機肥,因為覆膜後很難追施有機肥和底肥。整地要整很平,可以整成平畦。噴施除草劑,澆大水,當畦內水未完全滲下時覆膜,膜被水托住,兩邊拉平伸,待水滲下後平鋪畦面,用鐵鍁順畦埂將地膜邊緣壓在畦內,深約6釐米,以畦內膜平,邊緣全部壓在土中為標準,用以提高地溫。

三,栽種方法

我們種植洋蔥時,可按株距、行距拉好線打孔,孔深約5釐米,按孔插苗,深度約3釐米,每株苗上抓點土,以便將苗周圍封嚴。栽完後澆定植水,土隨水流入膜內,使根和土充分接觸,防止根受風死苗。澆水後發現苗子漂出來,則在水未滲下去時及時栽進去。待水滲下後,如果發現苗子周圍仍有空隙,則再蓋些土。


地膜覆蓋栽培洋蔥可提前1周左右定植。地膜覆蓋栽培有增加地溫,促進根系生長的作用,提早進入葉片生長盛期,葉片數增加,葉面積增大,高溫,長時間日照天氣來臨時可形成較大的營養體,保證植株有足夠的營養使鱗莖膨大,肉質鱗片增厚,鱗片數增加,洋蔥單球重也就增加。


悠然見東山


對於蓋有地膜得洋蔥和大蒜我覺得沒有必要在其生長後期把它揭掉!

從工作的難度係數來說我覺得這樣做是比較麻煩和得不償失的!首先說我們蓋地膜的初衷就是為了提高地溫進而提高洋蔥的產量,並且還能夠使洋蔥儘早成熟上市!進而賣一個好價格!對於除掉洋蔥地裡的地膜得時間點我覺得應該在洋蔥收穫的時候,再把所有的地膜一起揭掉收拾起來,從而不影響下季農作物的生長!畢竟塑料薄膜長期在土壤裡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紮根的。

洋蔥鱗頸膨大期的時候氣溫也不是太穩定!就拿我們這裡來說吧!在陽曆4月下旬的時候白天的氣溫還能夠回落到16℃左右,這樣的一個溫度條件是無法滿足洋蔥鱗頸膨大肥,所以有了白色的地膜還是能夠起到提高土壤地表地溫的作用的,這樣的話對於洋蔥的生長髮育還是有很大幫助的!

無論如何從那一方面來考慮都不建議在洋蔥的生長髮育後期把地膜揭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