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當地有什麼好吃的美食?

荔枝大人V


響水大米做的打糕,寧安西瓜🍉。

響水大米

地域保護範圍

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東京城鎮、江南鄉、臥龍鄉、蘭崗鎮5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根據當地積溫條件,選擇優質、高產、抗病耐寒,分櫱性強的優良品種,第一積溫區以富士光、五優系列為主,第二、第三積溫區以上育397、空育131為主,或經審定符合質量特色品種、老品種定向改良後的符合質量特色的品種等。

(二)種子質量

種子每三年更換一次,其質量應符合GB4401.1《糧食作物種子禾穀類》標準要求。

(三)立地條件

氣候條件:無霜期125天至135天,年活動有效積溫2300℃至2700℃,年降雨量550毫米至600毫米。

水源條件:灌溉用水採用牡丹江上游的鏡泊湖水及其他潔淨無汙染的水。

土壤條件:土壤類型多為草甸淤土,土層厚20c米至40c米,有機質含量1.5%至3%,pH值在6至7之間。

環境條件:經省級綠色食品管理部門指定的環境監測部門監測,產地環境質量符合《綠色食品本地環境技術條件》的要求。

(四)栽培管理

1.種子處理經過篩除草籽和雜質後,選晴天曬種2d至3d,再用波美比重1.13的黃泥水或鹽水選種,撈出秕穀,用清水沖洗2遍。再用10%浸種靈或25%施保克10米l兌水50千克浸種40千克,在室溫15℃至16℃條件下浸種6d至7d,浸種後直接催芽,芽長1毫米至2毫米時降溫到15℃至20℃晾芽待播。

2.育苗方式:採用大中棚缽體旱育苗方式培育壯苗,壯苗標準為秧齡35d至40d,葉齡4片至5片,苗高14釐米至18c米。

3.插秧時間、密度: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3℃時開始插秧,一般在5月15日至25日插秧。採取30釐米×20釐米單行或(40釐米,20釐米)×20釐米寬窄行等插秧規格。

4.水肥管理:灌水要求田水潔淨,淺水灌溉,促進生育。撤水插秧,插後灌苗高2/3護苗返青水,返青後應淺水灌溉,促進分櫱。減分期當遇17℃以下低溫,灌15釐米至20釐米護胎水,冷害過後立即恢復原水位,乳熟期間歇灌溉,黃熟末期斷水。

施肥要求化肥與有機肥配合使用,追肥與葉面肥結合,禁止使用硝態氮肥,做到減氮增磷鉀。

5.收穫:做到單品種、單收穫、單脫粒、單加工。90%達到完熟時即可收穫,搞好晾曬降低水份,使稻穀質量達到GB/T17891要求。

6.加工技術流程:稻穀→篩選→去石→磁選→礱谷→谷糙分離→碾米→去碎米→色選→拋光→成品等工藝加工而成的響水大米→包裝。

7.貯藏:庫房應清潔乾燥、通風。產品碼放距牆面和地面間隔應在30c米以上。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感官特色

項目

要求

透明度和色澤

半透明,有光澤

滋味和氣味

具有本大米應有的氣味和口味,不得有發黴變質現象,蒸煮時飯有清香味,米飯口感綿軟有彈性、飯粒晶瑩透亮、飯味清香適口、冷飯不回生,無異味。

響水大米,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響水大米米粒青如玉、晶瑩剔透。2007年1月1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響水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中文名

響水大米

產地名稱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寧安市

品質特點

粒青如玉、晶瑩剔透

地理標誌

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批准文號

國家質檢總局2007年第15號

產品特點

響水大米米粒青如玉、晶瑩剔透。蒸煮時香味襲人,米飯口感綿軟柔糯,有彈性,飯粒晶瑩透亮,飯味清香適口,冷飯不回生,開胃怡神。

產地環境

寧安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屬於長白山支脈的張廣才嶺和老爺嶺之間的牡丹江上游谷地,三面環山,屬低山丘陵區。

寧安市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5℃,春季短促,冬夏分明,氣溫和降水量年際變幅較大。降水量為400~600毫米,光能潛力大,與長江下游地區的太陽輻射量相當。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00~2700小時,大於等於10℃的活動積溫為2300~2700℃。在農作物生長的季節每日實照8~10小時,夏至前後可達13~14小時。境內土壤以暗棕壤為主要土類,次之為白漿土、草甸土、河淤土、沼澤土、泥炭土、石質土等9個土類。土壤肥力高(有機含量1.5%~20%,PH為5~7.5),保水、保肥性能好。良好的氣候條件及土壤條件十分有利於響水大米的生長。

響水大米之所以品質優良,名望遠播,得益於其優異的生態環境。其生長的土地為古代火山爆發時,岩漿流淌凝固而成的大面積玄武岩“石板地”,腐殖土積於其上,厚度達20~30釐米,其水質為鏡泊湖流出的牡丹江上游及地下泉水,水質潔淨優良,無任何汙染,由於大面積石板地反射熱量,使地溫、水溫分別比一般稻田高出2~3℃左右,水稻成熟度高,造就了響水大米獨特的米質和食用價值。

歷史淵源

遠在唐代渤海國時期,渤海鎮地區已經出現了先進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術。

據《新唐書·渤海傳》記載,當時渤海國進貢給唐王朝的貢品之中,就有響水大米。由此可見,歷史上響水大米的名聲之盛。

自唐代以來,至宋、元、明、清,響水大米始終是歷朝貢米,為皇室所享用。

新中國成立後,響水大米又成為人民大會堂的國宴用米。

產品榮譽

在1992年首屆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響水大米獲得“名牌產品”稱號,並連續三屆蟬聯“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2007年1月1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響水大米”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1]

2013年11月30日,在“第11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響水大米再次榮獲金獎。[2]

歷史傳說

很早以前,上京龍泉府附近住著一位善彈古琴的老琴師,他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叫水兒,倆人相依為命。渤海國郡王見水兒容貌出眾,便把她搶進宮。老琴師十分想念水兒,天天坐在牡丹江畔的玄武岩上彈琴,寄託自己的思念之情。後來,老琴師死了,可是,琴聲仍在田野間迴盪著,人們便把這地方叫“想水兒”。因為這一帶產的大米分外好吃,人們就把這兒的大米,叫“想水兒”大米,便是如今的響水大米。






李金林


鏡泊湖盛產鯽魚,稱“湖鯽”,體大肥胖,肉嫩味鮮,過去曾被作為皇室的貢品。此外還產籤花色、湖鯉、白鰱、紅尾等40多種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