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文籍浩如煙海,因戰亂損壞了多少?對中華文化有什麼影響?

一品紅酒盒包裝達人


文化是歷史的傳承。沒有歷史也就沒有文化,而史書是現代人瞭解歷史最主要的渠道,所以對歷史書的破壞就是對文化傳承的破壞。發展是基於傳承的,先傳承而後發展。


斜陽落日盡美景


歷史文籍、浩如煙海,在歷代王朝更替、戰火動盪之中遭損毀。這也是無法避免的事,畢竟,戰火一起,人命皆如蒿草,何況書籍啊。

至於損壞了多少,恐怕真沒人能說出具體數字。

至於對中華文化產生了多少影響。說實在的,有點小影響,但也真無啥大礙!為何這樣說呢?

因為,所幸的是,華夏自有文化之日起,文化的魂,已植入華夏人思想意識之中。戰火只能毀了書籍,卻摧毀不了文化的魂魄。所以,一旦戰火過後,歷代封建統治者與士大夫們,無不紛紛開始為前朝作史列傳。以求修復那些即將失去的東西。否則,焉有二十四史存在。

所以,許多細節,或許無從考證了。但是大體脈絡,卻是清晰存在的。

而一些經典記載的消逝,雖然殊為可惜,使得後人們無法去得知其中細節。但同時,卻又反過來,更大的促進激發了人們對探索考證歷史細節的興趣。試想一下,假如歷史所有典籍皆存,所有細節皆一清二楚。如此,則今日之歷史學尚有何意義可言?

所以,毀於戰亂的文籍,很可惜!但是,他對文化發展的影響,又幾乎沒有!

因人文歷史,本就是人類文明進程所創造的。所謂歷史,亦必然的,會在文明進程之中,不斷遺失一部分,同時也不斷的增加許多部分。


風去了無痕D


中國歷史文籍浩如煙海,因戰亂損壞了的文籍舉不勝舉,重大文籍散佚有“十七厄”,具體多少無從考證,事件及文籍列舉如下:

1.秦始皇焚書:始皇三十四年,李斯建議:“史官非秦記皆燒這,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史記·秦始皇本紀》)牛弘對此說到:“及秦皇馭宇,吞滅諸侯,任用威力,事不師古,始下焚書之令,行偶語之刑。先王墳籍,掃地皆盡。本既先亡,從而顛覆。臣以圖讖言之,經典盛衰,信有徵數。此則書之一厄也。”(《隋書·牛弘傳·請開獻書之路表》)

2.王莽之亂:《後漢書·儒林傳》:“昔王莽、更始之際,天下散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牛弘對此的描述是:“及王莽之末,長安兵起,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此則書之二厄也。”《隋書·經籍志》對散佚書籍的大略統計則說:“(《七略》所載)大凡三萬三千九十卷,王莽之末,又被焚燒。”

3.董卓移都:《後漢書·儒林傳》:“及董卓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東觀、蘭臺、石室、宣明、鴻都諸藏,典策文章,競共剖散,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小乃製為縢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餘乘,道路艱遠,復棄其半矣。後長安之亂,一時焚蕩,莫不泯盡焉。”

4.惠懷之亂:梁阮孝緒《七錄序》:“晉領秘書監荀勖因魏《中經》更著《新簿》,雖分為十有餘卷,而總以四部別之。惠懷之亂,其書略盡。江左草創,十不一存。”《隋書·經籍志》稱這批書籍“大凡四部合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而“惠懷之亂,京華蕩覆,渠閣文籍,靡有孑遺。”

5.侯景之亂:梁武帝末,降將侯景攻破建康。《太平御覽》卷六百十九引《三國典略》:“初侯景來,既送東宮妓女,尚有數百人,景乃分給軍士。夜於宮中置酒奏樂,忽聞火起,眾遂驚散,東宮圖籍數百廚,焚之皆盡。”《隋書·經籍志》:“元帝克平侯景,收文德之書及公私經籍,歸於江陵,大凡七萬餘卷。周師入郢,鹹自焚之。”《太平御覽》卷六百十九引《三國典略》:“周師陷江陵,梁王知事不濟,入東閣竹殿,命舍人高善寶,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欲自投火與之俱滅,宮人引衣,遂及火滅盡。並以寶劍斫柱令折,嘆曰:‘文武之道,今夜窮矣。’”

6.隋末唐初:《隋書·經籍志》:“大唐武德五年克平偽鄭,盡收其圖書及古蹟焉,命司農少卿宋遵貴載之以船,溯河西上,將至京師,行經砥柱,多被漂沒。其所存者,十不一二。”

7.安史之亂:《舊唐書·經籍志序》:“自後毋煚又略為四十卷,名為《古今書錄》,大凡五萬一千八百五十二卷。祿山之亂,兩都覆沒,乾元舊籍,亡散殆盡。”

8.黃巢起義:《舊唐書·經籍志》:“開成初,四部書至五萬六千四百七十六卷。及廣明初,黃巢幹紀,再陷兩京,宮廟寺署,焚蕩殆盡,曩時遺籍,尺簡無存。”

9.靖康之難:《宋史·藝文志》:“迨夫靖康之難,而宣和、館閣之儲,蕩然靡遺。”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些災厄所損失的,不僅有大量圖書,還有宋王室收藏的儀仗、冠服、禮器、儀器、珍寶諸多物品。

10.李自成起義:錢謙益《牧齋有學集》:“歲積代累二百有餘載,一旦突遭焚如,銷沉於闖賊之一炬,內閣之書盡矣。而內府秘殿之藏如故也。煨燼之餘,繼以狼藉,舉凡珠囊玉笈、丹書綠字,綈幾之橫陳、乙夜之進御者,用以汗牛馬,制駱駝,蹈泥沙,藉糞土,求其化為飛塵,蕩為烈焰而不可得。自喪亂以來,載籍之厄,未之有也。(《黃氏千頃齋藏書記》)此處的“內閣”指的就是明代的文淵閣。

11.絳雲樓失火:絳雲樓是明末清初藏書家錢謙益的藏書樓,其中藏書極富。曹溶《絳雲樓書目題詞》雲:“虞山宗伯,生神廟盛時。早歲科名,郊遊滿天下。盡得離子威、錢功父、楊五川、趙汝師四家書,更不惜重貲購古本,書賈奔赴捆載無虛日,用是所積充牣,幾埒內府。……入北不久,稱疾告歸,居紅豆山莊,出所藏書重加繕治,區分類聚,棲絳雲樓上,大櫝七十有三。顧之自喜曰:‘我晚而貧,書則可雲富矣。’甫十餘日,其幼女中夜與乳媼嬉樓上,剪燭灺落紙堆中,遂燧。宗伯樓下驚起,焰已張天,不及救,倉皇出走。俄頃樓與書俱盡。餘聞駭甚,特過唁之。謂予曰:‘古書不存矣。’錢謙益本人在宋版前後《漢書》跋中言:“甲申之亂,古今書史圖籍一大劫也。吾家庚寅之火,江左書史圖籍一小劫也。今吳中一二藏書家,零星捃摭,不足當吾家一毛片羽。”

12.乾隆禁燬:清乾隆時期纂修《四庫全書》,同時展開對圖書的大清查。因政治原因列為禁書處於銷燬之列的,將近三千餘種,六七萬部以上。據王彬主編《清代禁書總述》,有清一朝,禁書有三千二百三十六種,數量接近《四庫全書》。

13.嘉慶宮火:此事亦與乾隆有關。乾隆酷愛收藏宋版圖書,在位時廣收宋元抄校善本,共計四百餘種,置於昭仁殿,名之為“天祿琳琅”。嘉慶二年乾清宮失火,昭仁殿同時被焚,天祿琳琅所存書籍付之一炬,蕩然無存。時朝廷為安慰太上皇,又收集了一批書籍,數量多於前天祿琳琅,其實則主要是明清刻本,而非宋元善本。1924 年馮玉祥清點清宮文物,才發現天祿琳琅藏書早已全非宋本。

14.太平天國起義:太平天國運動帶有宗教戰爭的性質,其間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四庫全書》皆被焚燬,片紙不留。杭州文瀾閣被推倒,《四庫全書》流入民間,幸有藏書家丁申、丁丙兄弟搶救,未遭全毀。張秀民《中國印刷史》:“太平天國起義,南方戰火連年,揚州文匯閣及鎮江金山文宗閣《四庫全書》全毀,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亦不全,其他民間藏書損失尤巨,一般士子缺乏讀本。”

15.火燒圓明園: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陷北京,火燒圓明園。文源閣《四庫全書》及味腴書屋《四庫全書薈要》等毀於一旦。

16.庚子事變:光緒二十六年清軍及義和團圍攻東交民巷各國使館,為逼出困守的洋人,火燒使館隔壁的翰林院。英國人普南特·威爾《庚子使館被圍記》:“翰林院者,乃中國十八省之牛津、劍橋、海德堡、巴黎也,中國讀書人最崇敬者厥維翰林。院中排積成行,皆前人苦心之文字,均手抄本,凡數千萬卷。所有著作為累代之傳貽,不悉其年。又有未上漆之木架,一望無盡,皆堆置刻字之木板。……在槍聲極猛之中,以火具拋入,人尚未知,而此神聖之地已類圖焰上騰矣。……無價之文字亦多被焚,龍式之池及井中均書函狼藉,為人所拋棄。”這次事件中所損失珍貴書籍無數,尤為嚴重的是《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底本和《四庫全書》未收的“四庫存目”書原本。

17.抗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所造成的文獻損失不可勝計,此處僅舉一例。1932 年“一·二八”事變,日軍進攻上海,以飛機轟炸商務印書館、商務總管理處,第一、二、三、四印刷廠和紙庫、書庫、尚公小學及東方圖書館中彈起火。後日本浪人再次闖入東方圖書館,縱火焚書。館中珍本古籍及其他中外圖書四十六萬餘冊化為紙灰,飄滿上海天空。由於文獻有散佚,所以才有了“輯佚”之學。所謂輯佚,即是從現存的文獻資料中輯出散佚的書籍,如清代四庫館臣就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二十四史之一的《舊五代史》來。清人皮錫瑞《經學歷史》談及清代經學三大成就時,“輯佚書”居三者之首,可見清人對輯佚的重視程度。

因戰亂散佚的文籍不勝枚舉,對我中華文化的傳承影響深遠,部分文籍因口口相傳,代代相承,流傳了下來,但是許許多多的文籍也因戰亂永遠遺失,但是我中華文明傳承幾千年有很好的自愈能力,雖遇多次戰亂,但不曾毀滅我中華文化,中華文化將引領世界,長盛不衰!


淺藏塵埃


秦始皇焚書

秦始皇備受爭議,雖統一六國,設郡縣,“書同文、車同軌”,使我國成為一個統一的帝國,但對其焚書坑儒之過,責難之聲千古不斷。秦建國初期,求書若渴,官方建有石室、金匱以藏書。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載:"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

公元前213年,博士齊人淳于越反對“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秦始皇採納李斯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燬;有敢談論《詩》、《書》者處死,以古非今者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即為“焚書”。秦始皇此次焚書的規模空前,這次劫難,使得先秦活躍的學術論壇突然沉寂,百家爭鳴之景再無出現,此次焚書也開啟帝王專制之先。雖然如此,秦書亦得以保留許多。但項羽滅秦後火燒咸陽宮,大火延燒三個月,官方所存的大批典籍毀於一炬。

西漢末王莽之亂

公元八年王莽篡漢自立,建立新朝,很快觸發漢末農民大起義。他在位十餘年,戰亂不斷,劉秀等崛起與之展開爭權戰爭。後劉秀為平定四處叛軍,發動大小許多戰爭,其中毀壞書籍不計其數。另外,公元24年赤眉軍與更始軍互攻於長安,宮室被焚,“禮、樂分崩,典文殘落”。《文獻通考》說:“王莽之亂,焚燒無遺。”西漢藏書上百年的辛苦經營,在王莽大亂中消滅殆盡。

東漢末董卓之亂

東漢時期不但布帛在書籍中大量使用,更有蔡倫造紙引起書籍史上的革命。書籍變得輕薄,藏書者成本降低,好此道者更多,藏書數量逐漸增加,超過西漢時期。然而在東漢末年,董卓專權,天下諸侯共伐之。董卓挾天子以令諸侯,為避鋒銳,使漢獻帝從洛陽西遷長安,並放火將洛陽城燒成一片廢墟,“圖書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餘乘,屬西京大亂,一時燔蕩”圖書損毀無數。

西晉八王、永嘉之亂

三國時魏國受曹操等愛書的影響,對圖書收藏很是重視,政府典藏又開始豐富起來。至晉統一全國後,建秘閣以藏書,所藏已近三萬卷。但不久,司馬氏王族宗室操戈,內部兵亂,史稱八王之亂,禍延十六年,戰爭不止,秘閣藏書受到嚴重破壞。從此晉勢力漸微,地方勢力與少數民族勢力長年爭鬥不休。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劉聰、劉曜破洛陽,晉懷帝成為階下囚,此一役圖書損毀非常慘重,被稱為“永嘉之禍”,所遺書籍十去其九。東晉遷都後,點檢圖書只餘三千卷。

唐安史之亂

唐朝的藏書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所獲頗豐,唐玄宗尤好藏書,命人多錄副本,以防不測,在長安與洛陽兩京各藏一套,“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史、子、集四庫”,並有防火、防蠹、防黴等專項制度,設崇文館等以官藏。另,唐代在印刷業方面,除手抄外已出現雕版印刷,使得書籍數量大大增加。重建後的唐代政府書庫有八萬餘卷,彌補前朝部分損失。然而在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後史思明再起,史稱“安史之亂”。安祿山攻陷兩京,唐玄宗逃亡四川,兩京所藏圖書“亡散殆盡”,“安祿山之亂,尺簡不藏”,圖書典籍再次遭受浩劫。

唐末黃巢起義

安史之亂被平定後,唐朝政府再次重新修補書庫。代宗時,以千錢購書一卷,並設立拾遺史到江南尋訪圖書。文宗時,“搜訪遺文,日令添寫”。經過多年徵集,政府聚書又達五萬餘卷。然好景不長,公元875年黃巢起義爆發,黃巢軍於881年攻陷長安建立大齊,兵火之中“內庫燒為錦繡灰。” 《舊唐書經籍志》載:“廣明初,黃巢幹紀,再陷兩京,宮廟寺署焚蕩殆盡。曩時遺籍,尺簡無存。”但也有認為史書記載黃巢義軍紀律嚴明,所過之處“閭里晏然”,搶掠焚燒之事多為唐兵趁亂內鬨所為。

五代十國圖書屢遭焚燬

唐後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官藏圖書也屢有劫難。後唐定州節度使王都曾得後梁遺書三萬卷,后王都反叛,被後唐軍擊潰,他焚燒府庫,所有藏書化為灰燼。後晉石敬瑭,為契丹所滅,大批文物圖書被搶掠一空。五代十國時,雕版印刷技術已普及,圖書數量很是可觀,但卻屢遭焚燬。據說南唐李後主雖酷愛讀書,但也曾仿梁元帝焚燬過書籍。然而宋時陸游則認為其焚燬多為碑帖書畫,古籍還得以保存。

我國曆史至唐前的劫難對書籍有毀滅性打擊,至使後世難見唐前書籍珍品。

宋靖康之亂

宋朝統一全國後,非常重視文化建設,自太祖下詔徵募遺書開始,歷代皇帝對收藏圖書都十分鼓勵。宋朝建有秘書省,設崇文院三館一閣,對圖書傾力蒐集,凡獻書者待遇優厚。民間獻書踴躍,經歷代所得亦有七萬餘卷,但較之隋唐相差仍遠。好在宋時雕版業已十分發達,畢昇的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更為印刷業如虎添翼;加之文化發展空前,文人名士極多,當朝著述頗為豐富,刊刻新書甚多,官方皆藏於秘閣內。

然北宋末年,金軍入侵,攻陷汴京,“即取秘書錄”,將書錄拿走。後金人攻臨開封,迫徽、欽二帝為人質,索取北宋全部藏書及印版。等到宋之援軍雲集京師,金軍倉皇北還,“秘閣圖書,狼藉泥中……書史以來未有如今日之甚。”此謂"靖康之亂",大宋視為大恥,也是我國書史上的一次大難。

列強入侵,付之一炬

清朝咸豐末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大肆搶掠有“萬園之園”之稱的圓明園。因園子太大,盜搶不走便放火燒之,以掩蓋其罪行。大火連燒三天,園中所藏古籍不能倖免。此場大火不但焚燬文淵閣所藏《四庫全書》,且還搶掠《永樂大典》。光緒末年慘劇再次上演,圓明園在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侵佔戰東北三省,扶持偽滿州國;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日軍炮轟上海,著名的上海東方圖書館被毀於一旦,所藏數十萬冊圖書皆遭於難。1937年日寇攻入南京,進行燒殺搶掠,抗日戰爭正式爆發。戰火所到之處,各地書籍文物等均遭難,或搶掠到日本本土,或焚燬於戰火之中。

縱觀歷史,幾乎每逢戰亂與動盪,"書厄"事件便會一次次上演!既是給後世留下如此珍貴的文化遺產,後人應更好地保護與繼承~



國學紫微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後,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對中國的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對中國人民造成了巨大傷害。而早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帝國主義就已經開始以各種名目損害、劫掠中國的各類文物,至全面侵華時期更是肆無忌憚

戰爭中遭掠奪和破壞的很多文物都極為珍貴,可謂國寶。

除此之外,日本侵略者還對淪陷區的中國古代遺蹟、王陵大肆盜挖,導致大量文物被破壞。

1933年初,長城抗戰開始,首批文物裝上火車

滿載國寶的火車離開北京後,運往上海,存放在上海的英、法租界裡。1936 年底,由於中日關係更趨緊張,故宮博物院遂將上海的文物珍寶陸續運存南京朝天宮地庫的新庫房。

1937年7月,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來自北京的國寶,連同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館的收藏,除二千九百餘箱留在南京外,其餘文物分三批,由水陸三路運往西南。

開羅會議後,各國都開始考慮戰後索賠問題,1

但是各國被劫數量不一,賠償歸還政策討論不休,直到1946年才決定歸還被劫文物的政策,但各國又在被劫文物的歸屬問題上發生了爭執。中國被劫文物最多,但代表權只有一票,因而在這有失公允的政策中,落了下風。此後,為了追回被劫文物,中國國內提供了許多線索,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很多文物至今仍未能回到祖國。

文物作為一個文明的象徵,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抗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文物的劫掠,是導致中國歷史文化遭受巨大損失的一場文明浩劫,是日寇侵華暴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阿輝看歷史


中國歷史文化古籍損壞很多,無從計數。有的是因為戰爭,包括內戰和外國侵略和掠奪。有的是因為政治鬥爭,如秦始皇時期焚書坑儒,文化大革命,反封建運動……還有因為是火災、水災等等。丟失和毀壞的歷史文化典籍無法彌補,只能不可避免的由後人去推理,尋找證據證明古時事件真偽。


Liaokong了空


中國歷史文獻書籍數不勝數,然而自古以來戰亂不斷,災禍連連。各種文獻古籍或因戰火、或因災難、或因人禍損失慘重,確實對後世的文化傳承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

然而,中華文明歷來就是一個自學自愈的文明,有很強的自學和自愈能力。雖盡各種損毀,但依舊看著這些能力繁衍生息。

其二,損毀古籍雖多,然而也並非都是精華,一些糟粕也因此損毀,這對後世的文明傳承影響不大。

第三,創新也是支撐中華文明長久屹立的重要支柱,新的文獻出現,新的思想更迭,新的文化替代舊的文化,這也是中華文明長久不衰的法寶。





奇石夢想MyDream


文籍只是載體,損失了是會有一些術與法的損失,然而無傷大體。日本史者說巖山之後無中華只是看到了文明文化的相的生滅。或陽明心學在滿清的阻斷這些都不能影響中華文華的傳承。

因為大道在,必有聖人出。現今社會眾多的覺者現身於知識界、商界、科學界,政界,宗教界,為人們授業解惑傳道,國家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復興也在不遺餘力的推進當中,中華文明覆興可期,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五千年中華燦爛文明的詮釋。




感恩生命裡的遇見


肯定有影響,但這就是歷史。歷史從來就是殘缺不全的,有時甚至是假的,沒辦法。但有時假的,也比沒有強。比如瑪雅和古埃及的歷史,幾乎都沒了。正像你說的,歷史上的一次次戰亂,確實損壞了大量的文獻和書籍,可是這又怎麼樣呢?中華民族也只能這樣一直走下去,再去創造新的歷史。


尋找青島記憶


文化歷史總有人說是勝利者書寫的,但是也是有紕漏的,活在當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美德 相信這屬於中國人的認同感,戰亂全球那個國家都有,中華民族所經歷的戰亂和動盪更是不可言說的,風雨飄搖 搖搖欲墜,中國韌性和忍耐厚積薄發 更多的是沉澱代代相傳的榮辱觀和凝聚力,所以說古人的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當下的中國是新的中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