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有座清末古宅:八字家訓傳百年 六世人無違法

合陽有座清末古宅:八字家訓傳百年 六世人無違法

合陽縣陌西村百年古宅廂房保存完好

在合陽縣百良鎮陌西村,有一戶姓王的人家,他們家的“履中、蹈和、折矩、周規”八字家訓鑲嵌在有百餘年曆史的院牆上,訓誡和影響王家六代人。

陌西古宅是一處清末古民居,是中國傳統的關中四合院,坐南朝北,前後三進。已歷百餘年的門房、東西兩邊廂房保存完好。門口的“耕讀第”門匾,“履中、蹈和、折矩、周規”八個篆刻在中院牆壁上的家訓,時時提醒約束著每一個家庭成員。

79歲王俊法老人是這座古宅現在的主人,老人詩書傳家,言傳身教,每天堅持學習,抄寫筆記,近年已抄錄9大本30餘萬字。他熱愛公益事業,去年10月,他被評為渭南市“最美愛心老人”。今年,老人申報的家訓又獲得渭南市好家訓評比二等獎。據介紹,王家先輩在做生意的同時,為了讓家昌和順延續下來,讓後人也詩書傳家,再三請教文化友人,最終把“履中、蹈和、折矩、周規”作為傳世家訓。在當年,許多外地文化人紛紛前來取經學習,在得到王家人的盛情款待後,不少文人提筆在門口留念,祝福王家昌盛和順世代相傳,金玉滿堂。

王家“八字家訓”已傳承百餘年六世,“文革”期間因用泥巴塗抹封護得以保存。在“八字家訓”的約束下,後代四十餘口人均勤奮學習,愛崗敬業,孝敬父母,善待親鄰,遵規守法,無人違法犯罪。王俊法詩書傳家,七十餘年讀寫不輟,重視以“八字家訓”教育後代,從不嬌慣子孫,子孫21人中17人接受過高等教育。

合陽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吉宏偉表示,王氏家訓“履中、蹈和、折矩、周規”八個字,前四個字出自《漢書》,教誨子孫奉行中庸,與人為善;後四個字出自《禮記》,教誨子孫規矩周全,執行規矩不打折扣。王氏家訓是合陽縣家風家訓傳承的具體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