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的貴族朱耷,是如何讓人們記住“八大山人”的

朱耷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九世孫,本是皇家世孫。奈何花無千日紅,朱耷沒來得及享受皇親國戚帶來的優越,大明就亡了。生活在取代了自己家族皇權的大清政權下,朱耷無疑是憋屈的,面對生活中更多的無奈,他沒有傅山的反叛精神,走上了另一條路,卻因此成就了藝術領域的一段傳奇。

朱耷是如何成就這段傳奇的,成為名滿天下的八大山人,還需要從他的人生經歷聊起。

亡國的貴族朱耷,是如何讓人們記住“八大山人”的

崇禎十七年,明朝滅亡。朱耷時年十九,不久父親也去世了。朱耷內心極度憂鬱、悲憤,面對強大的滿清政權,卻又無可奈何。於是他便假裝聾啞,隱姓埋名遁跡空門,潛居山野,以保存自己。

關於朱耷不忘故國這一點從什麼地方能夠看出來呢?在朱耷的畫幅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種奇特的簽押,彷彿像一鶴形符號,其實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組成,藉以寄託懷念故國的深情(甲申三月十九日是明朝滅亡的日子)。

亡國的貴族朱耷,是如何讓人們記住“八大山人”的

朱耷十分孝順,他在出家的過程裡,一直把老母帶在身邊奉養。清順治五年,他妻子亡故,朱耷便奉母帶弟“出家”,至奉新縣耕香寺,剃髮為僧。順治十年(1653年),朱耷二十八歲時,又迎母至新建縣洪崖寺,在耕庵老人處受戒稱宗師,住山講經。有人考證,朱耷從二十八歲到三十六,曾帶著母親和弟弟住在南昌市撫州門(進賢門)外繩金塔附近。

此時的朱耷在佛教裡尋不到他想要的東西,生活又極其貧困,經常蓬頭垢面,徜徉於街頭。又喜歡飲酒,但酒量不好,動輒就醉。

亡國的貴族朱耷,是如何讓人們記住“八大山人”的

朱耷三十六歲的時候,放棄了佛教生涯,想要尋一個自由自在的場所。於是他找到南昌城郊十五里的天寧觀。就在這一年,他改建天寧觀,並更名為“青雲圃”。為什麼叫青雲圃呢?胖哥認為朱耷到了這個年歲又經歷了那麼多,是有些心灰意冷了,同時還有一些幻想。這一點能夠從“青雲圃”這個名字看出來。“青雲”兩字原是根據道家神話“呂純陽駕青雲來降”的意思。這時候的朱耷從佛教徒搖身一變成為了道家真人。是造化弄人還是朱耷刻意為之,胖哥認為後者的成分多一些吧!說到這不得不提一筆“青雲圃”,以便於更好的詮釋朱耷的生活經歷。

“青雲圃”原是一處歷史悠久的道院。相傳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周靈王太子晉(字子喬)到此開基煉丹,創建道場,“煉丹成仙”。西漢時南昌縣尉梅福棄官隱居於此,後建梅仙祠。晉朝許遜治水也在此開闢道場,始創“淨明宗教”,易名為“太極觀”,從此正式形成道統,屬淨明道派。唐太和五年(831年),刺史周遜又易名為“太乙觀”。宋至和二年(1055年),又敕賜名為天寧觀。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朱耷前來訪求先賢遺蹟,很賞識這裡的山川風景,於是在原有道院基礎上進行重建,並改名為“青雲圃”。從此,朱耷便成了青雲圃的開山祖師。後人還建立了“正開山祖道朗號良月文號八大山人朱真人”功德堂的牌位。

亡國的貴族朱耷,是如何讓人們記住“八大山人”的

朱耷從三十六歲至三十八歲時,往返於南昌城與“青雲圃”之間,青雲圃的重建由其弟朱道明主持。朱耷正式定居青雲圃,約在三十九歲以後至六十二歲。朱耷亦僧亦道的生活並不是他的宗教信仰不堅定,更多是拜託清政府對他的迫害,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朱耷六十歲時開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題詩作畫,他在署款時,常把“八大山人”四字連綴起來,彷彿“哭之”、“笑之”字樣,這也是表明自己對於生活的無奈和一種痛苦。

朱耷的藝術風格的形成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段是他在出家為僧的這段時間,這段時間朱耷的畫作主要是寫實,無論是花鳥魚蟲,這時期的作品都畫的栩栩如生,但是也是由於過於寫實,造成了對於情感的表現不夠,這個時期應該算是學習期。第二個階段就來自於朱耷還俗的這段時間,這個時期朱耷開始用“八大山人”這個名字作為落款,由於生計原因,朱耷靠賣畫為生,後人評價這個時期八大山人的繪畫特點是對情感十分露骨、率直的表現,但是過於直白。那麼第三個時期就是藝術成熟期,這個時期,朱耷把自己的情感完全和繪畫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他畫了許多禽鳥圖,畫中表達出蔑視,仇視,傲視,逼視,怒視等情感。總之,朱耷有多麼複雜的情感,他的畫就有多麼複雜的情感。

亡國的貴族朱耷,是如何讓人們記住“八大山人”的

從此人們忘記了朱耷的名字,只記得“八大山人”。朱耷完全和畫融入在一起,其畫面構圖縝密、意境空闊;其筆墨清脫純淨、淋漓酣暢;取物造形旨在意象,筆簡意賅,形神兼備,體現出其孤傲落寞清空出世的思想情感。

“八大山人”三百年來飲譽畫壇,後來的“揚州八怪”、吳昌碩,近代齊白石、張大千、潘天壽、李苦禪等畫家都不同程度受其影響。

亡國的貴族朱耷,是如何讓人們記住“八大山人”的

胖哥對於朱耷的畫十分喜愛,胖哥認為喜歡一個的作品就要從他的人生經歷去儘可能的瞭解他,藝術沒有最高,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就是奉獻給後人最好的禮物。

朱耷用自己畫作讓後世永遠的記住“八大山人”這個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