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不出作文怎么办?

用户2422888190459


要知道孩子写不出作文怎么办?首先要了解孩子写不出作文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解决问题。

这么多年接触孩子的写作,了解孩子们写不出来的作文最根本原因是"无米",即材料问题,写什么的问题。那孩子们为什么沒材料呢?其实这个问题该这样问:孩子们为什么找不到材料呢?也就是说孩子们不是没有材料,孩子的世界其实是丰富多彩的,鲜活的材料很多,而只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材料而已。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我个人认为是我们的引导有问题,命题有问题。例如:写巜我的妈妈》,绝大多数孩子会表现妈妈很爱自己,怎样表现爱呢?我作过调查,百分之七十的学生都会写的是自己生病,妈妈送他去医院。为了表现爱之深,很多同学恨不得自己发180度高烧(曾经有孩子就这样写在孩子看来,体温越高爱越深。),而且一定是半夜三更,大雨滂沱,爸爸不在,街上空无一人,妈妈在漆黑大雨的夜晚送他到医院,守护着他,第二天醒来,妈妈头发都白了……My God!矫情之至!为了表现一个母爱,母亲很累,大雨很累,牺牲自己,仿佛自己不生病,妈妈就无爱。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在作文之初的引导出了问题。我们有着自虐式的老师,所以有自虐式的孩子。我在教孩子们写母爱时:首先规定不准写生病,我们观察餐桌上的母爱,布置任务回家观察三天,你家餐桌上爱的细节:如菜品种类,这些菜是你喜欢的吗?摆放的位置?妈妈的语言等细节去寻找爱。或者观察妈妈看你进学校后的动作等去找爱。因此,要引导孩子在生活细微处找最鲜活个性的材料

二是题目有问题?如昨天我看到一道作文题目《你对疫情感悟》,好大的一个题,让一个小学生去写,甚至初中生去写,都不知从何落笔。此题,稍加变更巜我的2020的春节》,这个题目就聚焦到我春节的生活,因疫情关糸,自然就与以往不同,那些不同不就是感受了吗?这个题目是不是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呢?所以命题要关照生活。

其实,大家都有这样体会,不给题目让孩子自由写,我做过试验,让孩子描写上课偷吃东西,孩子们写出来妙趣横生,连平时作文困难户下笔如有神!其原因是贴近生活,孩子们有话可说。

所以,当孩子写不出来时,你就让他写此刻写不出作文,想骂老师的心理写出来,保证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子墨子雪


我女儿五年级,我个人认为她的写作水平已超过我好多。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培训补习班。看到这个问题后,我让她给我一些建议,然后我进行了总结,内容如下:

首先,大量阅读。这个阅读不仅仅都是指课外的,其实课内的才是筛选过的经典,也是每个阶段孩子的进度一致。课外阅读也需要循序渐进。在选书上,四年级之前都是我给她做主,四年级之后,就基本由他自主选择,然后进行一个监督。阅读范围要广。我们的老师,班级当中会出一个阅读的竞赛表格,节假日休息日都会进行统计。

其次,课堂内的时间一定要做好笔记,认真上课。(女儿的原话)她放在课外的时间相对较少。

还有,可以看看歌词,很多歌词都是经典的文字,推敲了再推敲的,引用得当就会出现好的文字。

下图,是昨天的作业。




肖亚043


刚好我有个孩子今年也是四年级,老师今天也刚好通过网络课堂布置孩子写一篇作文,题目《我的乐园》,下面我就结合我辅导孩子写这篇作文的经过谈谈我的体会。

我先是让孩子自己想,这个题目你应该写什么,孩子说写一个快乐的地方。那么我就叫他自己想写哪里。刚好我们村新建了一个广场,离我家很近,孩子每天下午做完网课布置的作业就到广场去打球啊滑滑板啊等。孩子说我写到广场玩。我说好,你自己写去。大约半个小时,孩子写完了。我一看,孩子介绍了一下广场设施、自己打球、晚上路灯亮了,有些人在跳舞,基本上就是一种白描式的介绍。

然后我就跟孩子分析,题目叫《我的乐园》,除了介绍广场和人们活动外,重点要突出“乐”,也就是说字里行间要洋溢出广场带给你快乐。这叫抓题眼。那么文章写作就要围绕“乐”来组织材料。那么我就用思维导图,叫他想广场上哪些方面给他带来快乐。一起分析后得出:1.广场健身设施多,可以从事多方面锻炼;2.由于设施多,所以很多人来锻炼,大人小孩都有,很热闹;3.自己主要从事哪些锻炼活动,每种活动给你带来的感受如何,是否感到快乐;4.你感到快乐,是否希望更多的人来参与。通过这样分析,一篇文章的提纲大致就出来了。

孩子根据这样分析以后,再重新写一篇作文,就比先前的出色多了。

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孩子光有大量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写作文要有适当指导。

影响一篇作文能否写出来或者写得较好,大致有这样几个因素:

1.要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或者根据孩子已有知识经验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孩子首先要有话可说。这就要求孩子生活中要多体验、多观察。比如带孩子出去走走,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尽量扩大孩子的见闻。比如我孩子写广场,他就有话可写,因为他几乎每天下午都要去广场锻炼的。

2.大量阅读。阅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小的来说可以积累词汇、培养语言能力、学习写作方法,大的方面可以开拓眼界、丰富思维、培养健康完美的人格等等。

3.勤于思考。平时要学会对生活中的见闻、自己的经历和所学所读到东西多思考,多问这些东西给你什么感受、有什么启发。

4.大量朗诵和背诵。仅仅阅读来培养语言能力是远远不够,记不住等于零,所以一定要强调孩子多背优秀篇章段落,这样才能积累词汇和句子,为写作打下较好基础。

5.写作要指导。虽然文无定法,但是小孩写作还是要遵循写作的基本方法,基本要点。不然,很多孩子叫他写单个的句子,可以写得较好,但是文章却不知从哪里写起。

6.写作要多训练。可以先训练写句子,有些孩子句子写得干巴巴的,要让他们多做扩句联系,尽量把一个句子写生动。然后可以让他们写段落,比如把一件简单的事用一个或几个段落写清楚。再进一步发展指导孩子怎样写作文,注意不同题材作文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等等。

把握好以上几点,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相信您的孩子作文能力会有一个很大提升的。


中学教育工作者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基本功说起,基本功不扎实肯定不行。建议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首先让孩子明白文体(什么是说明文、什么是记叙文、什么是议论文等等)

第二、明白这些文体的结构:以记叙文为例来说,记叙文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三、孩子明白了结构后,可以按照这个机构列举提纲,然后按照提纲去补充对应的内容

第四、初期不要怕写的不好,好多人初期反对流水账式写作,其实初期流水账式文章不怕,一定要建立一个写的基础。

第五、可让孩子先从写日记开始,一周写三篇,字数少点也没事,写完后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读,慢慢帮着孩子扩充这篇文章,通过加形容词、副词等形式。

第六、就是孩子每写完一篇,一定先鼓励,鼓励一定是对照文章中的某个点鼓励。

第七、和孩子一起多文章或者新闻,并且和孩子一起分析里面好的方面。

第八、可以试着仿写文章,这样也有利用作文水平的提升

最后,一定要明白,好作文是不断的写出来的,多写、多看!


军迷老四


孩子写不出来作文的原因有很多种,像你说的这种课外书看了不少,可是却不知道怎么写的孩子。一般存在两种情况:

第一、看课外书的时候并没有认真的去阅读,而是走马观花,根本就没有记住书中的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只记住了大概的故事情节。所以自己需要去构思作文的时候,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可写。这样的孩子需要改变他的阅读方式。

第二、这一类孩子是属于性格方面的原因,他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够确定,不敢大胆的表达出来。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鼓励,你可以问问孩子,对于这个作文题目,你是怎么想的?可以说来我听一听,让孩子先说一说他的想法,如果你觉得可以,给予肯定让孩子试着写,写出来有问题,再带着他修改一下。

大部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水平是完全不如成年人那么严谨的,还是建议家长们正确的看待。很多家长都喜欢用家校群里的一些优秀范文来作为鞭策自己孩子的工具,或者是用来与之和自己孩子的作文做对比,殊不知家校群里的优秀范文很多也是经过了家长,甚至是辅导班老师的润色。平心静气,正确的去看待孩子身上所存在的问题。还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叮叮猫作文魔法


孩子写不出作文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 要积累作文材料

积累丰富的作文材料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条件。许多文章高手文思敏捷,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脑子有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写起文章来,就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同学们要写好作文,也必须花大力气积累作文材料。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起来就比较容易。”这段话中说的前两个仓库正是同学们写好作文应必备的。

1、 积累“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最好的方法是坚持写观察日记。同学们写日记的通病是记流水帐,自己觉得没意思,也就懒得写了。建议你们照老舍先生教的方法写:“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能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2、积累“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一方面靠课内阅读,把语文课堂中的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另一方面还要靠课外阅读,坚持写摘录式的读书笔记。如果每段摘录用一张纸片,就是读书卡片。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记忆力再强,时间长了,要记的内容多了,总会遗忘一些。如果一边读书,一边把认为很精彩的内容摘录下来,不仅能避免遗忘,而且翻阅起来也很方便。

所谓值得摘录的“精彩内容”。与阅读者的兴趣、爱好、水平、需要等等因素有关,并无统一标准。一般来说,精彩警策的语句,生动形象的描写,新颖深刻的观点,活泼有趣的对话乃至优美的词语,都可以分类摘录。为了以后查阅方便,在摘录原文的后面注明材料的出处也是必要的。

不少同学写过摘录或读书笔记,但坚持写的不多。一项有益的工作半途而废是很可惜的。有人统计:马克思写《资本论》,写过“摘要”的书籍多达1500多种;列宁写《哲学笔记》,直接引用的哲学著作多达数十种。像革命导师那样,坚持写摘录式读书笔记吧,它能使你成为聪明、充实、富有的人,能使你今后写作时文思敏捷笔下生花。

二 要按循序渐进的规律训练

提高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长期打算,因此,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怎样的序列是最合理的,从众多写作人才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异彩纷飞的“序列”,还很难谈那一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下面介绍“七先七后”的训练序列,也许是比较具有普通意义的一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使用。

1 先练习写记叙、描写文章,后练习写说明、议论的文章。

2 先练习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后练习写别人转述的事

3 先侧重训练观察和积累,后侧重训练分析和表达。

4 先练习写单纯的事,后练习写复杂的事。

5 先不受写作“框框”的限制,放开胆子写;后按不同文章的基本要求及特点作规范训练。

6 先“模仿”,写依样画葫芦的文章;后“创造”,写新颖别致的文章。

7 先力求把文章写长,强调扩展与铺陈;后力求把文章写短,讲究简洁凝炼。

以上“七先七后”,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和能力培养的规律,由低到高、由拙到巧是一致的。至于以何时或达到何种程度作为先与后的界限,这又是个不能“一刀切”的问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有的同学将上述七先七后交替反复安排,如模仿创造再模仿再创造,也未尝不可。

三 要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同学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作文训练踏上新的历程,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写作习惯。从作文比赛获奖同学的写作经验中,我们总结出下面七条良好的写作习惯,供同学们参考。

1 “天天动笔,多少写一点”的习惯。不少获奖同学说他们的作文获奖,归功于他们坚持写日记,时间多则多写,时间紧则少写,哪怕少到几十个字,也从不间断。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天天动笔,即能使笔头子练得更灵巧,还能积累许多作文素材。

2 “通篇构思,写作文提纲”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写什么,一定要通篇构思,并且用提纲的形式把构思的作文“框架”固定下来。长期从事写作的人动笔前也是有提纲,不过有的把提纲藏在肚子里,名曰“腹稿”罢了。

3 “默诵文章初稿”的习惯。古代写诗,有“吟”和“哼”的习惯,因为有很多毛病是“看”不出问题来的,念出声。如果是在考场上,就只能默读,才能发现句子是否顺通,语气是否连贯,文脉是否流畅,音韵是否和谐。

4 “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是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也是所有文章高手的经验。如果没有这个习惯,要写好文章几乎是不可能的。

5 “不说假话”的习惯。凡是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任何一点虚假都骗不过读者的眼睛。如果同学们初学写作就染上无病呻吟的绝症,作文的前途几乎就没有好起来的希望了。

6“不要硬写,强迫自己写”的习惯。鲁迅说写不下去不要硬写,当然是对的,因为硬写出来的东西免不了虚假。但是,同学们面队老师的作文命题,如果一时写不下去,切不可借“不要硬写”为由而不交卷。一时写不下去,放一会儿是可以的,但要强迫自己去思考,去彻底清查你的“材料库”,一定能找到符合命题的材料。经过多次“强迫自己写”,思路打开了,作文水平也就提高了。

7 “保持文面整洁,书写力求规范”的习惯。现在的青年学生一般很注意自己的仪表,这是无可非议的。“文面”整洁和书写规范就是作文的仪表,自然是非讲究不可的。





昆明造价大潘


我是浮云陌雨,很高兴与你分享孩子作文的问题。写作是需要长久培养的,不能一蹴而成,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怎么让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再逼迫孩子也写不出作文。所以,兴趣要排在第一位。

1.让孩子喜欢表达

作文也是语言形式,如果孩子开始写不出来,就先培养孩子说出来。先从熟悉的事物开始,描述下自己的书包,它的结构、颜色、形状、用途。再描述动作步骤,像削苹果需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慢慢地再到描述故事和景色。

2.多鼓励勤表扬

发现孩子有一点兴趣或进步时,一定要及时鼓励,立刻表扬,让孩子拥有一份成就感,慢慢建立起自信。

3.有耐心勿急躁

有的家长总是逼着孩子写作文,写不出来就又喊又骂,甚至对孩子拳打脚踢的,这样的环境孩子会也变得不会了,我们要耐心引导,慢慢启发。

如何培养孩子的语感

关于语感的培养,我想分享一篇我家宝贝在幼儿园大班时作的一首童诗。这首《风妹妹》虽然不是很优美完整,但是对于一个大班的孩子而言,已经算不错了。一个不会写字的孩子能作出诗,靠的就是自身的语感。

我家宝贝是在坚持了一段时间童诗朗读后,突然有了自己作诗的念头,才开始尝试的。我们家长要给孩子这样语感培养的环境,让孩子多看些优美的句子,多听优美的故事,平时和孩子说话尽量用些优美的词。久而久之,孩子说话也话变得文雅得体,自然会有好的语感。

怎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一篇没有想象力的作文是没有生命的,语文老师在画好句子时,往往标注的都是有想象力的句子。我们应该做饭以下几点:

1.多加练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句和拟人句是小学中必备的句子,也是练习想象力最快的途径,孩子可以拿起来就用,也比较容易掌握。我们可以多和孩子提问:这个苹果像什么?今天的风像什么?比赛看看谁说的更美。

2.看看奇幻的影片或书籍

有很多想象力很丰富夸张的奇幻影片,可以让孩子看看借鉴学习启发下。《天降美食》、《爱丽丝奇遇记》、《神奇世界》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看些书籍也是可以的。

3.多体验多感受

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能帮助孩子激发自己的想象力,看看树的样子,闻闻花的香味,听听鸟儿的歌唱,感受下风的抚摸,让孩子多个感官的去体验去感受,再慢慢尝试描述。说到这里,再分享一篇我家宝贝描写景色的作文吧!

合理安排作文结构

开始写作时,大多孩子都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即使自己能说出几个句子,但是也会出现不连贯不通顺的现象。所以我们孩子需要再动一动脑筋的。

先让孩子列出想要描写事物的几个方面,大概想作文分成几段,每一段描述一个方面,这样孩子有了清晰的主题,围绕着小主题写一段话,比一个大主题写一篇作文就简单多了。最后,再把几段话连接起来就可以了。

孩子掌握了这些,写作文就不会是什么难事了。希望有帮助到你😊️😊️😊️


浮云陌雨


“学生”怕作文,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语言贫乏,没有写作技巧;

二、对作文缺乏兴趣,甚至“恐惧”。

针对这两个原因,如何进行改善呢?

1. 让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增加知识面,累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语感;还可以分类抄写好词好句,平时多读好词好句,有些好词好句,可以作为下次写作文的素材。

2. 家长要耐心教导孩子,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生活是最真实的作文素材,平时可以多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语言思维逻辑。表达流畅了,那写作也就更容易了。

3. 平时可以让孩子写日记或周记,让他记录这天或这周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这样也可以提高写作技巧。

4. 兴趣是写作的前提,没有兴趣,写不出好文章来。家长一定要多去欣赏孩子的作品,尽量鼓励他,这样容易让他对写作产生兴趣。

5. 平时采用鼓励式的方法,教孩子写作文,多赞美,多鼓励孩子,让他树立写作信心,慢慢培养对写作的兴趣。有进步的地方,一定要进行表扬。如果出现不正确的语法,也不要苛责孩子,这时候,你需要更多的沟通,问问孩子,他这样写的原因,从而让他清楚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错误。





糖糖糖儿


带孩子去体验;

引导孩子运用五官去感受事物;例如春天,通过观察,通过闻味道,通过听鸟叫,通过手摸,通过做时令美食等等;

多读课外书来拓展视野,积累好词好句。

通过语句到段落练习来一步步提升孩子对作文的把控。


爱晴教心营


作文,观察是根,是本!本正苗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活水,就是生活,就是大自然!打通孩子“视、听、嗅、尝、触”五感达成我手写我口,我手讲我心的效果。这就是观察法。在作用的过程中还是需要打好基础,做好基本工作。

基础第一步

先帮助孩子梳理头绪,写出简单的作文

对待完全不会写作文的孩子,爸爸妈妈应当先做好第一步:帮孩子梳理头绪,让孩子尽可能完成一篇作文,而不是让他半途而废。有些孩子往往不知道自己应该写什么,可以说脑袋空空,写出来的文字自然就干瘪无趣。但爸爸妈妈应该知道,一般小学生的作文都是记叙文,也就是“讲故事”,讲故事无非就是,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爸爸妈妈应该把这六要素强化在孩子的心里,让他至少能根据六要素写点什么出来。

学生一般有这样几种类型的作文,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在大脑里形成提纲。

1. 写人物——《我最喜欢的人》

①你喜欢的人是谁?跟你什么关系?

②他/她的长相是什么样的?

③你为什么喜欢他/她?

④有哪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2. 写物品——《爱吃的水果》

①它是什么样的?

②它的颜色是怎样的?

③它的味道怎样?

④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

⑤你喜欢它吗?

3.写风景——《秋天的校园》

①这是什么时候地方?

②这是什么季节?

③有哪些景物?

④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⑤你看到这景色有什么感受?

当孩子顺着你的引导回答出问题后,爸妈就可以告诉孩子:“你说的这些,就可以把它化成文字,那这篇文章自然就是你的作文了。”

第二步让作文更有条理、更通顺

当你的孩子能够写完一篇作文时,哪怕毫不生动,至少也是一种进步。这个时候,从基础第一步到进阶第二步,考验的就是孩子的词汇量和连贯性。想让孩子扩充自己的词汇量,爸爸妈妈不妨买一些课外书籍给孩子,比如绘本故事或童话故事,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到更多词汇。平时跟孩子玩查字典的游戏,让他认识更多的字词。有的爸妈还会跟孩子一起收集不同类型的词语:

颜色:白里透红、白嫩嫩、黄灿灿、红彤彤、洁白、碧绿、瓦蓝、绿油油、黑乎乎

味道:香喷喷、甜滋滋、香甜可口、清凉酸甜、又苦又涩

形状:尖尖的、弯弯的、圆滚滚、细长、椭圆。其次,想让孩子写作文有连贯性,不妨给孩子提供一些联接词,比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有的……”,“有时……有时……”等等。

孩子可以把这些联接词抄下来贴在书桌上,随时为自己所用,慢慢地就能在考试中运用。只有把“话”说通顺了,读起来才合理。

第三步

把重点的句子写得更有文采只搭好骨架,而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作血肉,读起来就会涩涩的、不生动。如何引导孩子将“话”中的重点句子写得更详细更具体更有文采呢?这个时候,爸爸妈妈不妨采用“语句扩充法”,逐步让孩子在分析和思考中把“话”写得更丰满些。比如一个孩子在写作文《春天来了》的时候,有一句是“小草长出来了。”针对这句话,妈妈向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

①什么颜色的小草呢?

②它从哪里长出来?

③你觉得它在春天里生长高兴吗?

④如果不用“长”,你能想到更好的词语吗?

孩子经过一番冥思苦想,终于扩充写成一段话:春天来了,绿油油的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好像开心地说:“太好啦!我想要快快长大!”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常玩这样的游戏,给一个简单普通的句子,让孩子联结起一个更有文采的句子,慢慢的,孩子自然就能在考试时发挥出水平。孩子写作文犹如工人盖房子,需要慢慢打下扎实的基础。当你的孩子有写作文的烦恼时,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光顾着催促和鼓励,不妨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从基础第一步到进阶第二步,再到高阶第三步,一定能打开孩子的心扉,不再拒绝写作文。

作文写作不知如何开头是很多学生的通病,尤其在时间紧张的考试过程中,如何快速地写出一个漂亮的作文开头,成为影响语文成绩极其重要的因素。通常作文首段的写作方法有12种,今天我们就其中6种做一个简单介绍,供大家学习参考。

1.场景描写渲染气氛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请看《考试》一文的开端: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2.交代要素引人入胜

交代要素式也是写作文较为常见的一种开头形式,即交代记叙文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样开头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记叙文的几要素,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作准备。

3.介绍背景蓄势待发

以介绍情况、交代背景的方式开篇,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正确、顺利解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4.概括内容凸显主旨

开头总领全文,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较有条理,而且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为快,为下文的阅读埋下情感基调。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开头:"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

5. 巧用倒叙暗渡陈仓

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请看一学生如何写《异乡情怀》: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6. 抒发感情先声夺人

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直抒胸臆,渲染气氛,达到以情感人。

如一学生在《诚信》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

常言道:“文无定法”。作文的开头往往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思思路和技巧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并无固定的格式和方法。平时孩子在写作时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找到适合自己思路的方法,不断完善,才能写出真正的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