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报一起美国输入病例 出发前高烧为诊治回国

北京通报一起美国输入病例 出发前高烧为诊治回国

图截自央视新闻

  【财新网】(记者 叶展旗 黄姝伦)美国诊断治疗难,海外患病华人携家返京。3月14日下午,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介绍称,昨日北京一例从美国输入的确诊新冠病例黎某,曾在美国3次申请核酸检测均被拒绝。为进一步诊治,黎某及其丈夫、儿子一家三口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2日01:00从洛杉矶机场乘国航CA988次航班,于北京时间3月13日05:00到达北京首都机场。

  入境填写的健康申明卡显示:黎某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黎某丈夫有乏力症状,儿子无症状。抵京时,海关对3人排查后,由120急救车转运至定点医院。3月13日,黎某诊断为确诊病例,黎某丈夫及儿子诊断为疑似病例。目前病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病情稳定。该确诊病例共确定了59名密切接触者,其中14人在京,均已采取相应措施。

  黎某长期定居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距离出现症状已有两周时间。她自述2月26日至27日在美国参加公司会议,其中的一名同事后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月1日晚,黎某出现寒战,未就诊。之后又陆续出现其他症状:发热最高达到39℃,同时伴有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还有恶心、腹泻、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症状。

  不过,黎某在当地迟迟不能确诊。3月3日黎某首诊于当地医院。当地医院给以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治疗。3月5日、3月10日就诊于同一医院,胸片显示均无异常。3月11日再次就诊同一医院,胸片显示肺炎影像,当地医院评估其症状后未收治入院,在美国3次申请核酸检测均被拒绝。

  上述航班乘务员称,黎某在飞机上落座1小时后自述低血糖,乘务员将其安排在最后一排隔离区,与前方乘客有帘子阻隔,之后黎某未返回原座位。

  “如果出现发热等症状,请及时在当地就诊或采取居家观察,避免出行。更不能采用国际长途旅行方式,于己于人极为不利,造成疾病扩散的风险极大。”庞星火提醒称,鉴于新冠肺炎已蔓延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征,北京市居民近期不宜去国外有疫情的国家和地区旅行或旅游。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陈蓓在发布会上称,境外人员回国医疗,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费用原则上患者个人负担。参加商业保险的由合同规定支付。经认定的困难人员,给予医疗救助。

  北京市已有12个区连续14天以上无新增确诊病例。据北京卫健委通告,3月13日本地无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疑似病例4例,其中,意大利1例,美国2例,西班牙1例,密切接触者14人。

  北京截至3月13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2例,本地累计确诊病例415例,治愈出院病例349例,死亡病例8例。

  欧美聚集着大量的华裔,但各国抗疫策略不同。紧张气氛在华侨间蔓延,他们普遍担心医护资源难以面对还在进行中的“大流行”,不少人心生退意,拖家带口回国,或者囤起物资,降低风险,减少出门。

  一名生活在马萨诸塞州首府波士顿的华人告诉财新记者,戴口罩的路人仍然是少数,他所在的企业仍然没有明确可以在家办公。“我家里有口罩,但也没有戴,人多的地方都不去了。”他说,“身边华人家长都主动不让孩子去学校。”

  美国疫情突至,市面上的口罩价格飙升。电商网站上甚至有N95口罩标价20-30美金/只,从2月底开始“一天一个价”。

  机场亦成为抗疫第一战线。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莹称,自昨日(3月13日)起,大兴机场的国际进港航班已经全部转到首都机场运行。首都机场处置专区设有旅客进港区、中转区、留观区、休息区以及出入境手续办理和安检区域,采取一架航班一消毒等政策。

  “在航班抵达后,会把所有旅客的行李在机下统一消毒。”赵莹称,首都机场的处置专区从3月10号启用,截止到3月13日,已经保障疫情严重国家和重点地区的进港航班共计31班,进港旅客共计5138人。

  “境外疫情输入是当前首都疫情防控面临的最突出风险,”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潘旭宏在发布会上称,入境进京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和北京市疫情防控规定。近日,公安局还发现有两人故意违反“到京后应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的规定,2月底从外地来京后,连续往返北京和疫情严重国家,为他人海外“代购”商品,被处行政拘留十日。目前先进行集中观察,后执行拘留。

本文由树木计划支持,发布于今日头条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实时全面深入的疫情报道,请点击下载财新App阅读

更多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