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裡的人家

鄰村裡的常安在北京一所大學唸書。開春不久就去了。暑假的時候沒有回家,他離爸媽早,大約他才三四歲。靠爺爺奶奶養著。

寒假放了已十天以上了也不見回來。兩位老人常念叼,電話裡叫他孫子早點回來,快過年了。孫子說別管他,過幾天他就回來,他在做事。院裡的長輩問兩位老人:“你們孫子還沒回來?”“過幾天就回來了”,老人回答。

常安也想早些回去,他早發現近幾年兩位老人頭髮花白了不少,走路明顯慢了。

臘月二十六,常安坐上火車經過一天一夜到中午的時候下了火車。

“叔叔,送我一趟吧?″

“你去那,有多遠?”

“回家,不太遠,大約40分鐘左右。”

“小夥子,我看你還是個學生,在那唸書?”

“叔叔,在北京。″

小車在莽嶺溝壑之間穿行,車上播放著《常回家看看》的樂曲,清雅悅耳的女嗓音隨車飄蕩,也觸動著常安的心絃,他倍感激動,倍感親切,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終於快到家了。

小車緩緩的在路旁停下,是幾棵高大的雜樹圍著的村莊。樹上沒有一片葉子,幾隻喜鵲在樹上喳喳的叫。

“爺爺,奶奶我回來了。常安提著包邊走邊喊。″

兩位老人立在門前看著走向他們的孫子,他奶奶笑著說:“娃呀,我在公路上看了你幾次了,你不聽話,天又冷,看到就過年了也不回家,讓我們擔心呢!”快進屋,爐子生著火,烤烤,暖活暖活。"

“常安,回來了?”他二嬸來了。

“常安,才回來,你爺爺奶奶常念叼你。"他小姑姑也來了。

“常安,放暑假沒回來,寒假放了有十多天了才回,你在外面幹啥?也該回來了,娃呀。”他三叔也來了。

不多一會,爐子周圍坐滿了人。

“我現在大了,我爺奶奶養我苦,他們老了,我不想讓他們為我那麼苦,我放假了找些事做,多少能幫一把。”常安說。

兩位老人聽著孫子的話,眼裡包滿了淚,低下頭。

快要落下的夕陽給山川塗鍍上一層金黃色,輝映著裊裊炊煙。村莊一片寧靜,寧靜中帶著祥和。

小村裡的人家


小村裡的人家


小村裡的人家


小村裡的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