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名村冯三村“沣桥古会”考》

《长安名村冯三村“沣桥古会”考》


《长安名村冯三村“沣桥古会”考》


《长安名村冯三村“沣桥古会”考》


《长安名村冯三村“沣桥古会”考》


沣桥又名文昌桥、西高桥,建在冯三村西500米处的沣河上,长116米,宽5.4米,为28孔碌轴柱墩桥、元木梁、木桥夯土面,因在西安西,故称西高桥。原桥建于明嘉靖年间,《西安明清词典》记为:沣桥建于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弘治五年(1492年)又架木重修,时桥高一丈五尺,宽两丈余,可两车并行而过,清代也曾重修和改建,是沣河两岸十村八社百姓集资捐粟修建,高桥西头矗立的十余个石碑记录着捐款人的功德。咸丰时重修,时人为颂扬修桥者功德,各村为其树碑以记。桥西头大概在路两边有十几通石碑,桥东头也有两三通。记得桥西头路南有一通最大的石碑,大概有4-5米高,厚度有20多公分,碑座是大大的寿龟,碑帽双龙相向,二龙戏珠,中间有“皇清”二字,碑身乃是正文和各村社捐款人名。记得有位叫史忠的捐款人名在中间偏上,似乎字也大,大概是捐款最多的缘故吧。

“寄语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远避迷途退还莲进返逍遥”是镌刻在桥头石碑的一副楹联,这上联宝盖,下联坐车的楹联其内容大概应和佛门有关,我无法考据其出处也难解其意。高桥于1964年补修,毁于1985年沣河发大水。沣河桥东头的石桩上镌刻有“东至省城四十里,平康不羡公孙惠”的字样,是说自从有了西高桥,人们连制造渡船的公孙氏也不羡慕了。

沣桥古庙无疑是一方宝地,清人白纶留下穿越时空的诗歌《沣提榆柳》曰:榆钱柳絮弄柔条,垂城长堤碧水遥,驴背诗思饮不尽,灞柳风景在沣桥。沣桥就是冯三村西头架设在沣河上的西高桥,咸阳八景之一的沣提榆柳便是冯三村的一道亮丽风景。西高桥是明以来沣河上的主要桥梁,是东去古都长安的关节渡口,是兵家西去的咽喉之地。这座古桥为朝廷和百姓服务四百余年,至今,当地百姓对高桥的恩泽和福音仍记忆犹新。高桥虽已毁二十六个春秋,我仍如游子思念母亲,学生怀念母校般耿耿惦记着它。高桥的风采仍留下诸多思念,高桥下的一湾清流仍给我勇往直前的信心。

“沣桥古会”是由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起会,直至搭镰割麦结束。冬会由农历十月十三起会,腊月初八休会。会址设在冯三村河西的百十亩土地上。由于这里是咸阳、长安、户县的结合部,又有长安西去户县,北去咸阳的高桥连接,交通四通八达。这里原是蒙、甘、秦、晋的骡马交易大会,也是四省区农贸物资交流大会。遇会期间,这里便成了货物与商贾聚集之处,数百年来享誉三秦。由于古会规模大、商贾多,所以桥西头便慢慢的建有客站、驿站、面馆、茶馆等等。到了清代,这里商业日臻繁荣,有占地二十亩的骡马市,有占地百余亩的木材、木器、竹器、山货、粮食、蔬菜、桑麻、布匹、瓷器、碗碟……市场。在我印象中最深的莫过于五十年代中期的高桥盛会,记得在1956年的高桥古会上,那一片黑压压的逛会的男男女女,熙熙攘攘。男人们多为骡马、木料、杈把、扫帚讨论还价,襟下、袖中屈指商讨;女人们则为布料好坏、碗碟质量争执不休;也有大姑娘们为花布的颜色艳淡比比较较;孩子们则围在卖糖葫芦、炒荞粉等零食摊前递钱拿货。古会人来人往、沸沸扬扬、吵吵嚷嚷,那戏台底下看戏的人们拥拥挤挤。那古老的西高桥仍不眨眼的记录着这里数百年的市场变化和喧嚣沸腾,整个古会热闹得无处宁静,唯有那古老的沣河在静静的流淌着,永不停息地流淌着。

上世纪九十年代,高桥乡政府利用“高桥”的盛名,招商引资,繁荣地方经济,把会址移至现高桥乡政府所在地——曹坊村,一年两会也改为仅是农历三月十五日起仅一周的物资交流大会,其规模很难和昔日高桥古会相比。

作者简介:窦文彬,1947年生于长安区斗门街道,曾任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农工委主任,现为陕西省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西安市文史馆文史研究员。著有诗集《生命的浪花》、文史著作《丰镐探宝》《爱我长安》《寻访昆明池》等。

《长安名村冯三村“沣桥古会”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