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傳奇狀元官,靠8個字被皇帝欽點狀元,卻窮得飯都吃不起

狀元是古代科考制度中的第一名,直到今天,人們依然用狀元來稱呼成績第一的學生。與當今社會相同,在古代凡是能考上狀元的人都不會混得太差,但是在清朝卻有一位狀元他卻窮的竟然連飯都吃不上,而他能當上狀元也是頗為傳奇,竟然是憑藉八個字,這八個字讓皇帝也不禁落淚。

清朝的傳奇狀元官,靠8個字被皇帝欽點狀元,卻窮得飯都吃不起

這位清朝最窮狀元就是光緒年間的駱成驤,駱成驤生於一個貧苦的家庭,其家庭貧苦到連讓其活下去的能力都沒有,所以在其七歲的時候,他被父親送給了四川的一名商人,在養父的培養下,駱成驤對讀書產生了興趣,之後他一路披荊斬棘憑藉著自己的才華終於殺到了最後的京城會試。在會試結束後,還有一個特殊的環節,那就是殿試,只有經歷了皇帝親自批示的人才能成為進士,而前三名包括狀元更是由皇帝來點。

清朝的傳奇狀元官,靠8個字被皇帝欽點狀元,卻窮得飯都吃不起

駱成驤在經歷了會試之後,也參加了殿試,在殿試的答題考卷中,他多加了八個字——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而當時坐在金鑾殿上的光緒皇帝看到這八個字之後竟然激動地落下了眼淚,最後駱成驤也正是憑藉這八個字被點成了狀元。

清朝的傳奇狀元官,靠8個字被皇帝欽點狀元,卻窮得飯都吃不起

光緒皇帝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當時的清朝已經搖搖欲墜,他空有抱負卻無從施展,所以內心充滿了苦悶,在看到了駱成驤的這幾個字後,自然是難以抑制內心的情感,所以這才親筆將其點為了狀元。後來駱成驤也成功步入了仕途,但是他為官清廉,其俸祿大多用來救濟百姓,以至於家中有時候甚至吃不上飯,為此他也被稱為是清朝最窮的一位狀元。


各位看官,喜歡歷史的麻煩記得點贊關注轉發哦~


清朝的傳奇狀元官,靠8個字被皇帝欽點狀元,卻窮得飯都吃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