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千里招工出“快手”

助力企業“用工難”


受疫情影響

德清很多企業出現了

“用工荒”“招工難”

解企業所需,急企業所急

德清縣緊急成立

10個“地地合作”引才專班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緊急抽調縣級機關和高新區、鎮(街道)幹部50餘人,每組由一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帶隊,配一名公安幹警,一名人社幹部,一名其他部門幹部,再加若干名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全力為縣招工引才專班小組保駕護航,德清縣公安局連夜“調兵遣將”,精心挑選10名幹警赴外配合開展招工引才工作,於2月27、28日分赴貴州、河南、安徽、四川等勞務輸出大省招工。

瀋海斌是一名刑偵民警

他所在的是“地地合作”引才專班第十小組

2月28日夜裡

他們一組7人抵達四川省遂寧市

第二天一大早

他們就馬不停蹄開工了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瀋海斌朋友圈

與當地政府部門協商溝通,簽訂勞務合作協議;有針對性地走訪鄉鎮、村(社區)瞭解情況;通過電視、報紙、新媒體、廣播等途徑發佈招工信息......

在招工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關卡,比如地域複雜、交通不便、語言不通等。瀋海斌曾在四川南充學習工作十年,因為會說四川話,他在小組中充當了一名“翻譯”,拉近了與當地老百姓的距離,

每天負責無數遍地用方言講解企業的政策、群眾的疑問,還要撥打接聽近400個電話對接工作,並收集報名信息,梳理管理新增員工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除了招工,瀋海斌的重要職責是負責一行人的安全,遂寧市大多是崎嶇的盤山公路,熟悉山路的瀋海斌當起了專職司機。在此期間,瀋海斌聯繫了老同事、老同學,依靠“全國公安是一家”的感情基礎,與當地公安、轄區派出所積極對接,全力爭取支持,

既為走訪出行創造便利條件,又推動轄區派出所主動為工作組開展招工宣傳,提高了工作效率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千里招工”跑出加速度

團結一致的第十小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輾轉遂寧市安居區、大英縣、蓬溪縣,走了16個鄉鎮,上百個村

。為了招工,他們集思廣益、妙招連連,可以重複講解到喉嚨沙啞,可以一日三餐蹲路邊吃泡麵,可以一天連軸工作14個小時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地地合作”引才專班第十小組與遂寧市簽訂了勞務合作協議,建立深度勞務合作關係,互補餘缺,共同推動兩地經濟發展,造福兩地的老百姓。

此前第一批招募的67名員工早已經到崗就位。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3月9日下午兩點,兩輛大巴車載著引才專班工作人員和61名新招募的員工從四川遂寧出發了,一路風塵僕僕、晝夜兼程,4小時左右在服務區休整一次,累了就卷在座位上睡一會,跨越2000公里,歷時34小時,他們在3月10日夜裡11點50分抵達了德清縣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一路上負責大家的人身、行李、交通等安全問題的瀋海斌鬆了一口氣,終於妥善地把兩車人護送到了目的地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凱旋”歸來

3月11日,久別小半月,瀋海斌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德清縣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回憶起此次招工之路,瀋海斌直言雖有苦有累,幸不辱使命。


千里就業“一線牽”——德清公安助力企業的“招工日記”

瀋海斌的故事只是各個奔波在外招工專班小組民警工作的一個縮影,像瀋海斌一樣,其他公安民警也充分發揚了公安機關特別能吃苦戰鬥的作風,他們夙興夜寐,只爭朝夕,忙碌於各個招工的地區。公安民警與小組成員們積極參與招工宣傳、部門對接、協議簽訂、員工回城安排等工作。

他們與時間賽跑,全力為企業復產復工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