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會東:人勤春早 防疫春耕兩不誤

“選擇什麼樣的土地栽桑?怎樣打窩?”“什麼時候出苗移栽損傷小?成活率高?”……走在會東大地上,到處都能看到群眾春耕備耕的身影。

四川會東:人勤春早 防疫春耕兩不誤

四川會東:人勤春早 防疫春耕兩不誤

一年之計在於春。往年到了驚蟄節氣,田野已是“始雷驚蟄催農事,田陌機聲震碧空。”今年春節伊始,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群眾追趕“春天的腳步”的速度放慢。“但是節氣不等人”,會東縣在認真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充分抓住春耕備耕時節的有利時機進行農資儲備、農技培訓、結構調整,因地制宜推進菸葉育苗等春耕備耕工作。

四川會東:人勤春早 防疫春耕兩不誤

走進會東縣淌塘鎮煙點菸葉育苗點,只見一個個育苗大棚錯落有致地排列在房前屋後,隔離網、消毒通道、操作區、標示標牌等設備設施一應俱全。掀開棚門,只見育苗盤整齊地漂浮在水中,育苗盤內的煙苗鬱鬱蔥蔥。

“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春耕備耕工作絲毫沒有落下。”淌塘鎮煙技員沈永平說,他每天都要和育苗戶通過各種方式實時掌握煙苗長勢情況,確保菸葉育苗工作順利開展。採訪中得知,淌塘鎮木樹村今年計劃種植菸葉3276畝。目前,該鎮煙地備耕工作已全面結束。

四川會東:人勤春早 防疫春耕兩不誤

會東縣部分區域地處乾熱河谷地帶,土質肥沃、氣候溫熱,很適宜栽桑養蠶。

人勤春來早。為了不誤農時,會東縣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備耕,掀起了桑樹樹型養護、伐條留穗、桑園水肥管理的熱潮。

“種植水稻等傳統農作物勞動強度大、生產週期長。而養一季蠶只需忙一週左右。”正在田埂上修剪桑條的陳玉祥笑呵呵地對記者說:“而且桑樹一成活,五年,十年都受益。很划算。”據悉,2019年,陳玉祥家桑樹面積10畝,一年養蠶28張,收入8萬餘元。

“在大崇鎮,像陳玉祥這樣的養蠶大戶不在少數。鄒厚奎、丁文先等蠶桑種植戶,栽植的桑樹也不少於10畝,加上養殖,年人均純收入都在10000元以上。”該村支部書記介紹說。

在該鎮煙棚子村,由30多人組成的疏浚隊伍正在揮汗勞作。他們手腳並用,搬石頭,撈樹枝,清除淤泥,把一條很久沒有用的溝堰打理得光光生生。蠶桑種植大戶鄒厚奎介紹,這樣的工作他們每年春季都要重複一次,目的是疏通溝渠,讓澆桑苗、泡秧田的水暢通無阻,確保不誤農時,春耕備耕正常進行。

四川會東:人勤春早 防疫春耕兩不誤

近年來,該縣抓住蠶桑產業強縣機遇,創新發展模式,增添生產措施,穩打基礎,推進蠶桑產業項目建設。僅大崇鎮,2019年養蠶10498.38張,產繭10558.3擔,實現蠶農收入2212.72萬元。而全縣,2019年共養蠶113659張,產繭103506擔,繭農收入達 22235.6萬元。

“為實現蠶桑產業強縣目標,我們將進一步抓實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條件,創新管理模式,再培育10戶50畝以上大戶;建設以嘎吉鎮為主的現代蠶桑產業園區,輻射帶動周邊建設桑園2萬餘畝,促進會東縣蠶桑產業持續、健康發展。”說起2020年發展規劃,會東縣幹群信心滿滿。

揮鋤播下的是種子,紮根土地的是希望。會東縣早開篇、早謀劃、早佈局,疫情防控、春耕備耕“兩手抓、兩不誤”。放眼望去,田間地頭,坡坎埂邊,桑葉、煙苗鬱鬱蔥蔥,豐收的希望寫在群眾的笑臉上。(趙海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