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铭记得以代代传承

我的父亲已离开我们二十余载,那一件件与他在一起的往事却永远铭记于心,那勤劳善良、懂得感恩的家风在我们子女身上得以传承,是父辈留给子女无穷的财富,那与他在一起的一幕幕永远在眼前闪现。

家风铭记得以代代传承

父亲是一个极具智慧又非常勤劳善良的人。解放前在纱厂当过童工,解放后在甘肃玉门石油基地当过拖拉机手,中年后又当过工厂车工,从小就心灵手巧,家里农机具都能自己维修。

家风铭记得以代代传承

记得小时候父亲健在时,每年中秋节前后都要随父亲到池塘中釆藕。所谓釆藕,就是在水下的烂泥中先用脚踩,当感觉到脚下有藕时,再弯腰用手从泥巴中慢慢将藕抠出来,手指抠烂也是常有的事。与父亲一起釆藕让我懂得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我的成长中懂得了追求幸福生活就离不开拼博和奋斗。

家风铭记得以代代传承

父亲在我印象中不是一个严厉的人,我们做错事时,他就和我们讲道理,以理服人,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虽然很和蔼可亲,但也树立起父亲的威严。他总是以自身严格要求,用自己的身体力行为子女做好榜样。

家风铭记得以代代传承


人的一生总会有遗憾,在我一生的遗憾,那就是父亲离世时,我没有见他最后一面,没能为他送行,成为我终生的遗憾。那是一九九七年的夏天,我正在部队搞试点工作,父亲突发急病,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父亲不让母亲告诉我他生病的消息。但此次父亲突发急病,来得突然,走得更突然。当天生病晚上就驾鹤西去。当我得知消息后,与妹妹长途奔波两千余公里,待赶到家时已是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天中午了。因夏季高温,怕遗体腐烂,未等到我们回家,母亲却已将父亲的遗体入土为安。在父亲坟前,我长跪不起,思绪象大海的波涛一样跌宕起伏,泪水如泉涌般喷涌直下。

家风铭记得以代代传承

从那时起,我把家风家训继续传承,培养好下一代,多给孩子讲和父母亲相处的故事,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吃得苦中苦的道理,永远保持一颗初心、一个本真,把家风家训得以代代相传。


家风铭记得以代代传承

丁天柱 军转干部 陕西省城固县人,1976年12月参军,1998年转业至兵团监狱管理局工作,2016年退休,现居住在乌鲁木齐。喜爱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曾在武警部队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在微刊《大文坊》发表过散文《秋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