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医院王学锋教授:血浆治疗效果较好,但同样存在风险

为科学指导公众提高对新冠病毒疫情的认识和应对,针对市民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瑞金医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联合推出《新冠·瑞金主委说》系列节目。

节目邀请瑞金医院部分学科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和上海医学会主任委员,通过微视频的方式作出权威解答。


《新冠·瑞金主委说——郑捷》

今天第七期,隆重推出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输血分会前任主任委员王学锋教授为您解读。

瑞金医院王学锋教授:血浆治疗效果较好,但同样存在风险

王学锋教授

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上海医学会输血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Q:

王主任,说到检验可能大家会想到,在疫情初期的时候,会有“前方的核酸检测能力不足,查不过来”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A:

核酸检测工作量较大,要经过很多的步骤,加上患者众多,采样要求较高,很多步骤都是人工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刚开始不可能一下子有那么多装备、试剂,就造成了初期检测的一个瓶颈。


Q:

在湖北检测标准中,尤其在确诊标准当中,曾有临床诊断、核酸检测两个标准共同使用,但最近只留下了核酸检测的标准,

为什么核酸检测是金标准,是最终认定、可靠性是最高的?

A:

因为新冠肺炎是由特定病毒引起,要检测特定的病毒的核酸,才可以排除很多其他的、新冠病毒以外的感染,其它的肺炎也可能出现类似临床的症状,只有通过核酸检测,才能确定究竟是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还是其他病毒引起的肺炎。


Q:

虽然核酸检测是金标准,但也出现了一些让老百姓有疑问的情况,比如有人检验了几次都是阴性,最后一次才是阳性,或是隔了很长的时间才出现阳性,有人说这是假阴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A:

有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取材,从不同的部位取材,阳性率不一样,主要的感染的部位在下呼吸道,呼吸道的阳性率就比较高,如果取材时没有达到一个很好的部位,或者量不够、操作不够,也是不行的。

二是很多的地方取了材以后不是在自己这里检测,标本运输过程当中,也发生了一个改变。

三是现在有多家厂商都在生产这种试剂,那么它每个试剂里面是不是都一样,这个可能也是不同的结果,有可能能这家敏感性不够,那家敏感性够,这也是原因之一。


Q:

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假阴性,还有没有其他的检验手段能够帮助和辅助,来确认这个病人到底是不是新冠肺炎。

A:

有的,可以检测特异性抗体,因为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抗原刺激以后,10天左右就会有抗体产生。如果他感染了新冠病毒,肯定会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如果检测到它的抗体明显升高的话,也有助于诊断。


Q:

诊断上,对于确诊患者要求做两次核酸检测,间隔至少24小时,为什么有这样的要求?

A:

24小时以后如果再次阴性的话,我们就说患者传染性不大,回家以后再要居家隔离,两个礼拜再来进行检测。实际上是反复确认的一个过程,防止出现问题。


Q:

为什么出院时也要做两次核酸检测?

A:

出院的时候要做两次核酸检测,主要是避免患者回去了以后,再给其他人带来感染。


Q:

再来说说血浆治疗,什么样的人可以提供血浆?

A:

恢复期的患者,因为他们体内产生了大量的抗体,对患者本身体内的病原体有杀灭作用,他康复了以后,把他的血浆给疾病重型的患者用,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但前提是,这个病毒现在没有一个可靠的办法来杀灭,所以采用这种血浆疗法,如果说对这个病原体有了有效的办法杀灭的话,就不一定采用血浆治疗,因为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Q:

A:

一个刚刚康复的患者,机体里面一些情况,我们知道得并不是太确切,目前用血浆治疗患者,会进行国家规定传染病的检测,但传染病以外的病原体是不检测的,所以也有潜在的感染患者的风险。


Q:

哪一个阶段算作恢复期的患者?已经出院、还是住院中的也可以算?

A:

一般来说是已经出院康复的患者,如果还没出院,这个患者捐献血浆不一定合适,出院以后,他愿意捐献血浆,我们才把他的血浆提取出来,经过一定的处理,再给患者输注,是比较安全的。


Q:

血浆治疗的有效性究竟什么样,现在有科学的判断吗?

A:

我们有比较成熟的一些经验,比如说SARS的时候,把SARS患者康复的血浆用在重症患者身上,比较下来比用常规激素的患者,从治愈的时间、愈后来看,都是比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