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的三個條件


選股的三個條件


一、賭國運

價值投資是在賭國運,全球的資源和財富會不斷流向最強盛的國家,最終在股市中體現出來。美股牛冠全球,這不光是美國人自己的功勞,還有日本人、韓國人加班加點的工作,以及底層資源國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的輸出。

韓國人的工作強度遠大於美國人,人均收入卻比美國人少很多,那麼創造的財富去了哪裡?

韓國幾大財閥,三星、LG、現代等,大量股權掌握在華爾街金融大鱷手裡,最終免不了淪為美國的打工仔。

韓國最大企業三星電子,從其股權結構看,外資持股達到54%,其中大部分在花旗、摩根大通手裡。

美國人自己掌控金融就好了,把苦逼的產業(例如半導體)輸出,讓小弟去做,自己躺著賺錢。等遇到了金融危機,又能轉嫁給小弟和那些窮亂國,這便是大國溢價。

巴菲特的一生,趕上了美國崛起的黃金歲月,世界財富流向美國,造就了一代投資大師。

二、賽道選擇

在過去,A股的長牛股都集中在消費領域,這與人口紅利、消費升級息息相關。我國經濟飛速發展,又擁有超級大的市場,消費龍頭確定性極好,大多數在A股賺到錢的人,都是長期持有消費龍頭,獲取了超額回報。

而科技股一直是價值投資的沙漠。A股的科技股普遍附加值較低,研發投入少,技術壁壘低。

比如手機廠商,除了華為都是組裝廠,按照製造業給估值就好了,可以參考小米在港股的估值。手機產業鏈,雖然大部分的生產環節集中在中國,但是一多半利潤都給了美日韓的芯片企業,國內這些勞動密集型的組裝廠,乾的是苦活累活。

一個窮國想要發展,也需要從苦活累活做起,畢竟韓國也是這麼過來的。經過最初的資本和技術積累後,必然要走自主研發路線,A股未來也會走出一些萬億市值的科技巨頭。

A股的未來,將會是消費和科技股齊飛,選擇符合產業趨勢,市場競爭格局清晰,被替代風險小的賽道。

三、公司選擇

ROE:15%是門檻,20%是戰鬥機,常年穩定在一定區間,按照扣非後的口徑計算。

現金流:淨經營性現金流和扣非淨利潤應基本一致,流動比率不應低於2,速動比率不應低於1,不存在存貸雙高。

市佔率:每個細分行業往往只有一到兩個公司能夠走出來,在存量經濟下,份額會向龍頭集中。最好只考慮細分行業中市佔率第一的公司。

毛利率:保持穩定,高於行業均值。

議價能力:和上下游討價還價的能力強,有很強的提價權。

行業格局:已經清晰化,市場集中度開始提高。

管理層: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無不良嗜好,不找女明星(王石除外)。

無暴雷風險:比如商譽減值、高比例股權質押、財務造假、技術替代的風險,業績下滑帶來的戴維斯雙殺。

價值投資不會在短期內獲得超額回報,好公司股價可能幾年不漲,漫長的等待是一種境界。

強國,好的賽道,行業龍頭,低估的價格,理解這些其實並不難,難的是能不能堅守,會不會甘心每年百分之十幾的投資回報率。

大資金追求穩健,小資金更愛去冒險,所以在股市裡往往會富人更富。

優秀的價值投資者,只買優質賽道,青睞行業老大,牛市減持,熊市抄底。

總結了一些適合價值投資的標的。

1、 保險:中國平安,成長性賽道,按照內含價值倍數估值

2、 銀行:招商銀行,行業增速接近GDP,按照PB估值,結合撥備覆蓋率和不良率

3、 白酒:貴州茅臺,存量市場,按照TTM估值,重點觀察動銷的變化

4、 啤酒:青島啤酒,存量市場,按照EV/EBITDA估值

5、 乳製品:伊利股份,按照TTM估值

6、 家電:美的集團,按照TTM估值,需要考慮商譽減值風險

7、 創新藥:恆瑞醫藥,創新藥和仿製藥分拆估值,目前估值過高

8、 醫療器械:邁瑞醫療,按照TTM估值

9、 CRO:藥明康德,目前估值過高

10、房地產:萬科A,收入確認具有滯後性,關注預售情況

11、水電:長江電力,稀缺性優質資產,現金大奶牛,逢低定投

12、安防:海康威視,A股罕見的科技白馬

13、金融科技:恆生電子,唯一進入世界金融科技50強的A股公司

14、化工:萬華化學,MDI、TDI龍頭

15、快遞:順豐控股

16、演藝:宋城演藝,反向投資機會

17、機場:上海機場,反向投資機會

18、調味品:海天味業,估值略高

19、免稅店:中國國旅,注意政策風險

20、脫敏藥物:我武生物

21、食品製造:廣州酒家,反向投資機會

22、麵包:桃李麵包

23、體外診斷:安圖生物

24、血液製品:華蘭生物

25、化妝品:丸美股份

26、小家電:九陽股份

27、休閒零食:洽洽食品

28、雲計算:用友網絡,雲計算和ERP軟件分拆估值,合理估值900億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