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漫谈之一】破除科学主义的迷信

【中国文化漫谈之一】破除科学主义的迷信

【中国文化漫谈之一】破除科学主义的迷信

开这个公众号,我的初衷是写一写我对各种事物的理解。江湖纷纭,有趣无趣都要经历。人间世,不全是丑恶,也不全是美好,孤阴孤阳,就会崩塌。我本想本着中道,可一不小心,释放出的批判多于建设。

现实太荒诞,以致于无法沉默。如我者经历过风风雨雨,见识过复杂的人性,日趋恬淡寂静之人也难以平静,更何况那些未经人事,激情澎湃充满理想的年轻人?我想告诫手执权柄的某些人,不要沉浸在自以为是、看起来固若金汤的权柄迷信中。马克思老人家早就说过:“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群众不愿,非不能。

中国文化讲的是“合化”而“和”。泱泱五千年,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做到的。但遗憾的是,“合化”而“和”这种理念,并没有被大家所真正理解。无论马克思主义以及科学主义,都将对立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前者讲阶级对立,后者讲人与自然的对立。须知对立,只是众多关系中的一种,对立以后呢?好在高层已经意识到,至少在治国理念上,革命时期的理论必须与时俱进。新一届党政提出的政治理念和治国纲领,也确实让群众有了新的期冀。

但是必须意识到,至少有几种力量,在破坏大局,在扰乱蓬勃向上的发展。

一种力量,是我们内部的敌人。我在《隐蔽的敌人》一文中阐释过。有人会说,不是要摒弃对立吗,那不就和我说的敌人有矛盾?其实并无矛盾。所谓敌人者,是指侵蚀着公共利益的那些人,就像病毒一样,但从治理手段上,并不是要把这些敌人,统统消灭掉,而是“合化”而“和”。中国文化中有“相刑”“相害”“相冲”等,这是关系的存在,客观现实。

比如这次沸沸扬扬的保护文章事件,以及大家嘲弄的“金牌写手”事件,还有瞒报事件,吹哨送哨人事件等,一桩桩一件件,都在侵害公共利益。如果,还是如果,不是敌人的阻拦,那我们在抗疫上,该是多么从容,损失该减少多少。那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呀,每一个人的故事,都催人心碎。可是,敌人完全无视,甚至指责群众矫情。我说过“因妖而有神,无妖即无神”,因为妖孽丛生,群众不得不制造一些神,来对抗手执权柄的妖孽。这也符合中国文化的生克制化理念。

另外一种力量,就是科学主义。我从不反科学,也乐意享受科学带来的种种便利。我也不反科学的思维,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科学思维。我反对的是,某些手执权柄的人,将科学变为科学主义,应用到几乎所有事务中,一句“不科学”,就可以否定一切。正如我在《科学变成神棍学?》一文中指出的:“我们不能以科学破除迷信,科学却成了迷信。”话语体系,是一种意识形态,一定程度上,一种权力体系。

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其适用范围。但科学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解释宇宙的万金油。也有人会反驳说,或许一些事物,是科学现在无法认知的,但随着认知的提升,就会逐渐科学化。这就是一种科学主义的思维方式,但其实质是反科学的。脱离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那就是另外一门学问,而非科学。能说祝由术是科学吗?不能,因为祝由术借助的力量,是神的力量。可以说祝由术不科学,但并不代表祝由术没有实践价值。

科学主义的危害及其大,因为它构建了一个封闭系统,把所有不符合现代科学范畴的事物,统统排斥在外,由此而产生的正当性成为一种研究学问的标准,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标准。比如我们现在的生活,衡量的标准中,物质层面占了很大比例。可悲的是,我们生活在由科学主义带来的物化世界中而不自知,完全被物质所左右。当然,某个理论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或者说,科学主义和某个理论相结合,造成了我们的现状。某理论中的“物质决定意识”就是一个科学主义的表达。强调辩证论的某主义,恰恰在科学问题上并不辩证。

可以这样说,科学主义把我们的生活窄化了,也把我们的文化窄化了。物化也是窄化的一种,标准化也是窄化的一种。科学可以是真理,但真理不一定是科学。这才是辩证。

从一定程度上看,隐蔽的敌人和科学主义是一体的。因为科学主义与隐蔽的敌人,构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比如西医,医药和医疗器械,是一门巨大的生意,也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还是以前的态度,我也不反对西医,但反对西医无孔不入的侵蚀,把一些传统医学视为敌人,统统打上“不科学”的标签。

如果不破除科学主义的真理论,那中国文化就没法谈。中国文化中有大量的常识,是反科学的。比如阴阳,五行,太极,都不是科学的研究对象。所以,首先必须承认有另外一种认识宇宙、解释宇宙的方法,才能来谈中国文化。也就是说,把中国文化的术语、范畴、方法等,变成一种与科学平行的体系,开放开明平等,那谈论才有意义。

当然,我也反对把中国传统文化全能化,认为宇宙惟有用中国文化来解释。这同样是一种迷信,一种意识形态。

另外,我还要强调一点,现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被窄化了。经典书籍是传统文化,儒家学说是传统文化,但传统文化的范围很大,除了几本经典,还有大量的知识。江湖骗子也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我在《狗啃了骨头,猫吃了肉,老鼠喝了汤》一文中也做了解释。

要研究梳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回到其最本源的太极、阴阳上,所谓“理一分殊”也。如此,才能真正进入中国传统文化,它将为你打开一个新的宇宙。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