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关注心理教育,是给少年的你们最好的礼物


这两天又刷了一遍《少年的你》,心情依然很沉重。

01

影片中胡晓碟不堪忍受霸凌而跳楼自杀,可是霸凌者并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继而不断的霸凌给逝者盖了一件衣服的陈念,这个过程让人震惊。


但是你相信吗?魏莱这个看似温温柔柔、品学兼优、颜值高、才艺众多的女生竟然是《少年的你》中最大的反派。


从她的很多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心理、甚至于她的三观是扭曲的。这一人物的设定,作为一个教育者,不禁要深深的思考。


在现在的教育中,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于孩子心理教育的重视是相对薄弱的。


比如剧中的魏莱,外人看来,学习成绩优异,但事情没有暴露之前,谁也不知道如此美丽的面孔下,居然是这样的蛇蝎心肠。把在父亲面前的那种卑微放在别人身上,通过伤害别人来弥补感情的缺失。


在对她咬牙切齿的同时,其实想一想,她又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原生家庭没有给予她爱,没有给她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影响她。


所以,她不得不一边讨好当乖乖女,一边把自己所有情绪理所当然的释放在同学身上。

李玫瑾:关注心理教育,是给少年的你们最好的礼物

我不禁想:如果,家长在她成长过程中稍微关注一下她的心理需要呢?如果,学校能跳过品学兼优的表面多多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呢?结局会是这么沉重吗?


02

在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很焦虑,尤其是庞大的家长群体,但大部分焦虑和迷茫的重点,似乎都是孩子考试成绩的高低。诚然,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下,没有一个人不注重孩子的成绩。


但是,我们在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尤其是小学阶段。六年,时间太长,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由儿童发展为少年,如果不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只是一味的要成绩,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每位家长都说关心孩子,其实大部分关心的还是分数,似乎孩子只要学习好了,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以至于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坚韧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等等优良品质,已不再是重点。


3-12岁不仅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最重要时期,也是父母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好的时期,更是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期,错过了教育的最佳阶段,再怎么弥补,都是徒劳。


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要有长远的目光,更应该思考孩子长足的发展,以及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所以,在关注孩子学习的同时,需要我们用正确的三观引导孩子,让孩子对这个世界有正确的认知,让他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对未来、对社会有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得到长足而深远的发展。而不仅仅满足于眼前取得的成绩。

李玫瑾:关注心理教育,是给少年的你们最好的礼物


03

我曾接触过一位孩子,经常不愿意来学校上课,刚开始我不太清楚他不来的原因,只是觉得他是在逃避写作业,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并不仅仅是这样。


在和父母沟通时,我发现这个孩子长期被溺爱,前两年家庭出现了一些变故,母亲在管理上对他有些疏忽,于是他觉得父母没有以前那么爱他了,便以不上学来加以反抗,而父母也没有及时给予疏导,最后形成了习惯,只要有一点不如他意就和父母发脾气,不来上学。


而他的父母此时已经对他束手无策。


于是,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时刻关注他。我会和他聊天、和他谈心,把他当做朋友来对待,在这种放松又平等的氛围中,他渐渐能对我敞开心扉,告诉我他心中的想法。


我在和他交谈时,经常站在他的立场和观点上,再加以引导,慢慢的有了改变,到后期已经不会无故不来学校了。先不说学习成绩怎么样,单单是这一点,就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平时课余时间,我喜欢和学生们闲聊,在这种看似闲聊的过程中,其实你可以发现很多你平时关注不到的问题,也能了解孩子们现在的所思所想,尤其是高段的孩子,已踏入青春期、或正在踏入青春期。


我希望,能用聊天这样的细节关注到他们被忽略的心理,能在这个特殊的阶段更好的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并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李玫瑾:关注心理教育,是给少年的你们最好的礼物


04

面对不同的孩子,没有相同的教育方法,尤其不能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孩子。教育没有标准答案,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下成长的,当我们为人父母时,大多数父母还是走了老路子,在教育孩子时不自觉的会以“别人家孩子”为标准,然后以过来人的身份再加一句:我是为你好。


可是,仔细想想,真的是为孩子好吗?


你的一次次对比,早已让孩子丧失了信心,渐渐变得没有自信,不爱和你交流沟通。静下心来,想想孩子内心深处真正的需要吧。


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成长的需要,如果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一定要停下来及时调整。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明确指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都是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大都来自于孩子12岁之前,他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尽量使自己变得冷静,使自己的教育方式更加适合孩子的天性发展,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大众、满足自己的心理。


“教育错了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每一位家长,都是一位教育者,在面对我们的教育对象时,要真正平等的对待,从内心深处去关注、去关爱,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和无差别的爱,给予少年的他们,一段完整的时光。

李玫瑾:关注心理教育,是给少年的你们最好的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