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蓬国:乱颁社会责任奖的协会道歉了,但输的还是社会


李蓬国:乱颁社会责任奖的协会道歉了,但输的还是社会

文|李蓬国

12月26日,在颁布“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和“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引发相关舆情事件后,中国中药协会正式发布致歉函,决定撤销本次表彰,纠正错误,规范管理。中国中药协会在致歉信中表示:“我们在发布《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因把关不严,在表彰环节出现了争议较大的入选企业和个人,引发公众批评。在此,我们对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以及对中药行业发展所带来的困扰,诚恳道歉!”(12月26日《南方都市报》)

给鸿茅药酒颁“社会责任奖”的中国中药协会终于道歉了,有知名媒体在第一时间以“给鸿茅药酒颁奖后,刚刚,中国中药协会致歉了”为题进行报道,暗含“拍手称快”的意味。有网友也留言表示肯定,称“知错就改,还是好的,至少中药协会还是要脸的,没有跟鸿茅药酒沆瀣一气。”就连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中药协最终致歉的表态,值得点赞。可以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补牢犹未晚矣。”我以为,中药协道歉毫无诚意可言,实际上是对社会的二次羞辱,不该点赞而该批判。

全国人民都知道,鸿茅药酒是与“社会责任”背道而驰的典型代表。2018年,麻醉学专业硕士毕业的广州居民谭秦东在网络上撰文《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天堂的毒药》,被内蒙古凉城县警方跨省抓捕,并以涉嫌损害商品声誉罪刑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18年4月17日,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指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听取了凉城县人民检察院案件承办人的汇报,查阅了案卷材料,认为目前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指令凉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并变更强制措施。谭秦东走出看守所后,曾向鸿茅药酒致歉。

也就是说,“跨省抓捕”谭秦东是错误的,但他因此被关进看守所,出来后突发精神病,不仅没有获得涉事警方和鸿茅药酒的道歉和赔偿,反而迫于压力向鸿茅药酒道歉。这无疑是是巨大的讽刺。

跨省抓捕、违法广告等关键词,让鸿茅药酒成为当时社会批评的焦点。有统计显示,过去10年间,鸿茅药酒曾被通报违法2630次,相当于每个月收到22次通报,其中被暂停销售数十次。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连续多年都将鸿茅药酒广告列为违法药品广告予以通告,认为鸿茅药酒广告“夸大产品适应症、功能主治或含有不科学地表示功效的断言、保证;含有其它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内容”,“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专家、学者、医生、患者等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作为“跨省抓捕”的代名词,违法2630次的负面典型,鸿茅药酒居然被“国字号”的中国中药协会授予“社会责任奖”,而且,还是“双料奖”:“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更奇葩的是,获奖的年度居然是2018年度,也就是鸿茅药酒卷入“跨省抓捕”风波、饱受全国人民批评的时候。试问,中药协如此藐视舆论、民意地乱颁“社会责任奖”,难道不是一种反社会行为吗?难道不是对社会责任和公序良俗的挑衅吗?

中药协在通报中称,他们在引导鼓励会员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工作中出现偏差,疏于审査和管理,“尤其对于‘鸿茅药酒事件’在社会公众舆论中的影响认识不足,引起广泛质疑。又说,他们在发布《中国中药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过程中,因把关不严,在表彰环节出现了争议较大的入选企业和个人,引发公众批评。

明明是是非不分,逆社会潮流而行,反民意而为,却狡辩称“认识不足”“疏于审査和管理”“把关不严”,难道不是对国人智商的侮辱吗?

事实上,中药协道歉完全是舆论倒逼下的无奈之举。对于此次颁奖,中国中药协会相关负责人曾回应称,“鸿茅药酒的过去是过去,过去的鸿茅药酒通过法律、媒体(的规治)已经翻篇了,也就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我们鼓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看的是它的现在和将来,这事有错吗?”有记者问该奖项的“评选标准”,对方称“我们有我们的标准,不能公开。”

中药协给鸿茅药酒颁发的是“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明星企业”和“2018年度履行社会责任年度人物奖”,却说“鸿茅药酒的过去是过去”“看的是它的现在和将来”,简直是将公众的智商按倒在地上摩擦。至于“我们有我们的标准,不能公开”更是理直气壮的耍横和无赖。虽然现在迫于舆论压力道歉了,但完全没有交代当初究竟是根据什么不能公开的“标准”颁的奖,有何诚意可言?如此忽悠式的道歉,难道不是对社会的二次羞辱吗?而有关媒体还要为之点赞,难道不是等于乐于接受这种羞辱吗?

其实,在2018年,身陷“医生吐槽被跨省抓捕”风波之中的鸿茅药酒就在收割荣誉。由内蒙古企业家联合会、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内蒙古信用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17•第十一届内蒙古年度经济榜”发布表彰会4月13日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其中,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鲍洪升等10人荣获2017内蒙古年度十大经济人物。

我在当时就发文予以批评,但并没有看到其他媒体和评论员跟进。当然,上述“信用促进协会”也就不必道歉。再说,即便他们迫于舆论压力道歉,也可以辩解称,“鸿茅药酒的现在是现在”“看的是它的过去”,因为当时颁的奖是2017年度的,还没发生“跨省抓捕”事件,虽然它已经在10多年间违法2000余次。

如果中药协道歉的态度真诚一点,是否就代表此事圆满结束了呢?我以为,无论中药协的道歉是否真诚,都不涉及问题的根本。因为“医生吐槽被跨省抓捕”已经被认定为错案,但涉事警方及鸿茅药酒却从未道歉,已经从源头上作出错误的示范。无论什么协会颁给鸿茅药酒什么奖,都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让他们道歉也不过是避重就轻、自我安慰和“陶醉”罢了。(文/李蓬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