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者遇上俠客,唯美怎能一劍封喉?

前言

什麼是文韜武略?看看這四位風流人物,如何合力共振,滌盪你我的靈魂?!

「蘇東坡與辛棄疾」|| 當行者遇上俠客,唯美怎能一劍封喉?


「孫權:一位被曹操、辛棄疾讚美的開國大帝」

一提到孫權,我們就會情不自禁地脫口而出一句話:生子當如孫仲謀!

這句話其實不是辛棄疾第一次寫出,最早是曹操說的,作為一個三國一統北方的霸主竟然公開讚揚一位比自己年輕的對手,可以想象孫權的風流飛格、實力明證。

孫權為人性度弘朗,仁而多斷,崇尚俠義,喜歡蓄養賢才,因此漸與父兄齊名。他常跟隨在孫策左右並參與內部事務的決策,其才能令孫策都自嘆不如。每當宴請賓客時,孫策常常回頭看著孫權說:“這些人以後都會是你的手下。”此時,孫權與胡綜、朱然還在吳郡讀書。

孫權的父親孫堅可是與曹操同時出道的,他兄長孫策也非等閒之輩。然,孫權十九歲就繼承兄長孫策之業,之後統治江東,西征黃祖,北拒曹操,獨據一方,稱霸江南。赤壁之戰大破曹兵,那時候才二十七歲。英姿勃發,成為東吳開國大帝!



「蘇東坡與辛棄疾」|| 當行者遇上俠客,唯美怎能一劍封喉?


「周瑜: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又率軍大破曹仁,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正史上週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范成大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蘇東坡與辛棄疾」|| 當行者遇上俠客,唯美怎能一劍封喉?


這兩位帥哥,真可謂後生可畏啊!人帥能力卓群,絕對的年輕有為的實力派!

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世孫權、周瑜累次被文學大家用典、憑悼的根本原因。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一下蘇東坡與辛棄疾寫三國風流人物的不同抒懷風格。



「蘇東坡與辛棄疾」|| 當行者遇上俠客,唯美怎能一劍封喉?


「宋代詞壇兩顆巨星」

蘇東坡整整比辛棄疾早了100多年,

一個開創了宋詞的豪放之風,一個把宋詞推向了豪放派的頂峰。

  •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著名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東坡與辛棄疾」|| 當行者遇上俠客,唯美怎能一劍封喉?


  •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卻兼有婉約瑰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著有《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由於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棄疾逝世,年68歲。著名代表作:《青玉案.元夕》《永遇樂.北固亭懷古》。



「蘇東坡與辛棄疾」|| 當行者遇上俠客,唯美怎能一劍封喉?


「英雄所見略同」他們都借憑悼三國風流人物抒懷

  • 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此詞通過對月夜江上壯美景色的描繪,借對古代戰場的憑弔和對風流人物才略、氣度、功業的追念,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功業未就、老大未成的憂憤之情。全詞將寫景、詠史、抒情融為一體,給人以撼魂蕩魄的藝術力量,曾被譽為“古今絕唱”。

這首作品的經典句子:“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筆力遒勁,境界宏闊。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更是表現了作者關注歷史和人生的曠達之心。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作者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是辛棄疾於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創作的。

當時韓侂冑執政,正積極籌劃北伐,閒置已久的辛棄疾於前一年被起用為浙東安撫使。辛棄疾的意見沒有引起南宋當權者的重視。京口北固亭位於今天的江蘇鎮江,他感慨萬千,於是寫下了這首詞。全詞豪壯悲涼,慷慨激昂,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開篇即營造了一種蒼涼憂鬱的意境,直接切入英雄孫仲謀,這正是辛棄疾的個性特點,直入主題,抒發內心悲憤之情。直至結尾:”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用秦趙之戰時的廉頗自比,貼切自然,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



「蘇東坡與辛棄疾」|| 當行者遇上俠客,唯美怎能一劍封喉?


「蘇辛:行者與俠客」

我們注意到,二者的人生經歷有諸多相似之處,都是宦遊人、都是政治上不得意之人。在個性上也有著相似的特點,豪放不羈!然而,二者又有著特立獨行的特點。

蘇東坡更加文藝範,追求精神的自由與身心的釋放。而辛棄疾卻始終貫徹其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鬥精神,他更是一位鬥士、俠客,他無心留戀眼前的美好。

因此即使同樣借三國風流人物抒懷,卻有著不同的寫作風格與心境。



  • 蘇東坡寫周瑜

第一節一直在寫景鋪墊,抒發情感。直到第二節才切入寫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及其細膩地刻畫周瑜的音容笑貌,雄姿英發,瀟灑倜儻。

其實這正是蘇東坡的審美情趣與內心世界的寫照。蘇東坡久經官場浮沉,累次被打擊,經歷了人生的三州(黃州、惠州、儋州),早已厭倦了政治鬥爭,卻又無法放下心中的夢想,及其矛盾複雜的心情,正好在周瑜的身上找到依託。這周瑜是既瀟灑又功成名就啊!

他用一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其實是一種無奈的嘆息,同時也是表達了一種曠達灑脫心境!想想多麼暢快淋漓,一杯酒潑向江面,揚長而去!這就是典型的行者!



  • 辛棄疾寫孫權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開篇即營造了一種蒼涼憂鬱的意境,直接切入英雄孫仲謀,這正是辛棄疾的個性特點,直入主題,著眼於英雄易逝,抒發內心悲憤之情。

直至結尾:”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用秦趙之戰時的廉頗自比,貼切自然,極大地增強了作品的說服力和意境美。直到最後一刻,他依然堅持著一個勇士的鬥志,依然噴薄而出一股俠客的熱血!



「行者與俠客」

當文韜遇上武略時,

畢竟熱血沸騰、畢竟惺惺相惜!

畢竟抑制不住那一顆跳動不死的心!

一個是行者,追求唯美!

一個是俠客,追求一劍封喉!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敬請期待“再論蘇東坡與辛棄疾的各分風流‘’)



「作者 || 冷雁,別號信陵君,獨愛長天莊子,沉醉戰國煙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