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戰國玉龍


故宮博物院-戰國玉龍

【玉鏤雕龍形佩】


故宮博物院-戰國玉龍

【玉鏤雕龍形佩拓片】


  玉鏤雕龍形佩,戰國,長21.4釐米,寬10.9釐米,厚0.9釐米。
  玉料呈青色,有深淺不同的灰白和褐色沁斑。佩體片狀,龍形,兩面鏤雕相同紋飾。龍張口回首,龍身滿飾谷紋,尾上雕一大鳥,龍頭內外側及尾部又各凸雕一小鳥。於龍身中部有一圓形鑽孔。
  此器1977年於安徽長豐縣楊公鄉戰國墓出土,墓為戰國晚期的楚墓群,距楚國都城壽春僅20公里。同此形制的玉佩,該墓共出土兩件,出土時分別置於人體盆骨的左右,顯然是主人佩戴的成組玉佩之一。此種龍鳳佩是戰國時期特有的造型,手法誇張,圖紋精美,線條捲曲相連,龍鳳組合渾然一體,體現了製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此器體大且完好精美,實屬罕見,顯示了墓主人的高貴身份。

故宮博物院-戰國玉龍

【青玉龍】


  青玉龍,戰國,長16.4釐米,16.2釐米,寬11釐米,11.2釐米,厚0.5釐米。
  玉色偏綠,內含褐色、墨色斑點及絮斑。作扁平龍形,龍身彎曲,陰線勾勒輪廓。表面減地淺浮雕谷紋。龍身鑽一孔以供系掛。
  兩週時期,伴隨比德於玉觀念的形成和發展,禮制用玉獲得空前發展。玉器也因此從主要為原始宗教活動的法器,祭祀神靈祖先的祭、享禮器,發展成為具有特定內涵、相對固定組合形式的節步速、別尊卑的組佩飾。其長短、結構的繁簡、玉質的好壞、碾琢的粗精,往往與使用者的身份相關。儘管不同歷史時期,組佩的形制、結構不盡相同,但多以各種形狀的玉片飾,或輔以其他材質的珠飾,穿連、組合而成。這些生前佩帶的玉組佩,通常質美工精。
  在中國古代,玉被認為具有保護死者屍身不朽的功能,因此往往在墓葬中隨葬玉器。這些玉器通常可分兩類:一類是生前使用、死後隨葬,稱葬玉;一類是專為殮屍而制,稱殮玉。本品為戰國時期典型的玉龍形佩造型,但材質不精,碾琢粗糙,應是比照生前玉組佩製作的、專門用於隨葬的玉組佩的一部分,屬於殮玉。類似的青玉龍在西漢時期的墓葬中仍有所見。

故宮博物院-戰國玉龍

【玉龍紋璜】



  玉龍紋璜,戰國,長7.4釐米,高5.2釐米,寬0.5釐米。
  玉為白色,通體褐色浸斑,表面有較強的玻璃光。器呈片狀、跨欄形。運用陰刻等技法進行雕刻,兩面紋飾相同,琢雙龍首。上方中間有一穿孔,用於穿系。


  玉璜最早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遺址中,戰國時期也較為流行,造型主要為長弧形或半璧形。多為雙龍首、雙魚首等,兩面雕刻雲紋、渦紋等紋飾。有的璜下邊還有鏤雕裝飾。
  這件玉璜的造型有別於多數玉璜,較為少見。

故宮博物院-戰國玉龍

【玉龍首璜】


  玉龍首璜,戰國晚期,長17.4釐米,高6釐米,厚0.3釐米。1977年安徽省長豐縣楊公鄉出土。
  璜玉料暗青色,局部有因埋藏浸蝕而產生的色變,片狀,弧形,約為三分之一圓周。璜兩端雕側面的龍首圖案,其形似獸,耳貼於頸部,上唇厚大,下唇尖細,嘴部鏤空且刻有齒紋。璜身飾凸起的谷紋,穀粒間以細陰線勾連。璜的上部中間有一小孔,供穿繩系掛。
  龍首玉璜在商代已出現,一般為單龍首,璜體似龍身。西周時期出現了雙龍首璜,璜身多飾以弧線勾連而成的龍身。戰國時期的龍形佩較多,其中一些製成了璜形。這類龍首璜的璜身完全沒有龍的含義,所表達的內容較龍形璜更為寬泛。此璜為戰國時期龍首璜中較大的作品,兩端的龍嘴可懸掛其它佩件,因而應是成組玉佩中位於上部的玉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