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李逵難分辨 鬧心建材終獲賠

在第38個“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

寶雞市消費者協會推出2019年十大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與您共話消費維權,

警惕各類消費套路陷阱!

今天,推出第三期

《真假李逵難分辨 鬧心建材終獲賠》

315維權案例3 | 真假李逵難分辨 鬧心建材終獲賠

【案例簡介】

2019年5月,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消費者李某求助稱:其從某裝飾建材門市部處購買了4桶立邦乳膠漆,在施工使用時打開包裝桶發現有鐵鏽、結塊狀況,且刷在牆壁上出現顆粒狀,消費者懷疑該產品為假冒產品,請求監管部門幫助。

315維權案例3 | 真假李逵難分辨 鬧心建材終獲賠

【處理結果】

眉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投訴後立即展開訴轉案調查,經查該門市部所售立邦漆確為假冒商標產品,隨即對該門市部作出處罰:1、由某裝飾建材門市部向消費者李某賠償購貨款960元,增加賠償損失2880元;2、責令該市部立即停止侵權行為;3、對該門市部的違法行為處以罰款10000元。

【案例點評】

隨著家居裝飾市場的日益普及,家居裝修投訴也大幅增加。偷工減料,竊取折扣和低預算高額收費的做法已成為壞企業賺取“黑錢”的重要手段。購買建築材料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應謹慎購買低價促銷,防虛假宣傳和濫用概念炒作。對商家提供現成的協議或合同,則必須仔細閱讀內容以防止其落入其設置的“陷阱”。其次,仔細檢查購買的建築材料是否與樣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