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將法可不是萬能的,恰到好處的語氣才有效,試試這5大方法


激將法可不是萬能的,恰到好處的語氣才有效,試試這5大方法

一天早上,媽媽在教3歲的瑤瑤認字。

“瑤瑤,你看看這是什麼字?”媽媽指著手裡的卡片問。

已經認了20多分鐘字的瑤瑤有些心不在焉,眼睛到處張望,就是不看媽媽手裡拿著的卡片,並且搖著頭說:“我不知道。”

“媽媽剛剛才教過你,這個字是‘田’,種田的田。”

“媽媽,我想看小豬佩奇,不想學認字了。”

聽到瑤瑤這樣說,媽媽有些生氣:“隔壁的歡歡比你小兩個月,已經認識一兩百個字了,我估計你連五十個都認不到。她一次可以學會十個字,你才學兩個字就不想學了。你是姐姐,你是不是應該比歡歡做得好,學得多?”

瑤瑤一心想看動畫片,對媽媽說的話沒什麼反應。

見到女兒無動於衷,媽媽生氣地說:“你知道嗎?不認字的孩子都是笨孩子,就像你這樣。你要當笨孩子嗎?”

瑤瑤眼巴巴地望著媽媽,點了點頭,然後接著說:“媽媽,我要看小豬佩奇。”

“就知道看動畫片,我告訴你,今天不學會10個字,飯都沒得吃。”

媽媽的發火讓瑤瑤一時不知所措,於是便哭了起來。

中國家庭教育專家魯傑曾經說過:“對孩子自信心影響最大的是家長平時的做法。而在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中,恰到好處的語氣是其中關鍵的一環。”什麼樣的語氣才是恰到好處呢?簡而言之,就是家長能夠在合適的地方運用商量、鼓勵和信任的語氣,而不要使用命令、要求的語氣。

激將法可不是萬能的,恰到好處的語氣才有效,試試這5大方法

即使是相同的話,用不同的語氣說,也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如果家長能夠長時間地用商量、鼓勵和信任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就算是再沒自信的孩子,慢慢地也會變得自信。

有一部分家長持有不同的意見。相對於溫和的鼓勵,這些家長更樂意對孩子使用“激將法”,故意用語言、行為讓孩子受刺激,從而促使孩子進步。“激將法”確實有它的妙用,能迅速激發一部分人的潛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顯著成效。不過,“激將法”並不是萬能的,3歲左右的孩子尚不能準確地認識自己,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強,使用“激將法”未必能取得理想的成效,而且還可能給孩子帶來精神上的壓力。案例中的孩子便是如此。3歲的瑤瑤無法拐著彎讀出媽媽話中暗含的激勵,她只知道媽媽當下很生氣,並且責罵自己是笨孩子。

運用“激將法”其實也反應了家長的急切心態,希望孩子能夠儘快地成長。然而“欲速則不達”,成長的過程始終是“一步一個腳印”更為穩妥。自信都是培育出來的,家長如果能夠做到以下幾個方面,雖說不能讓孩子迅速地變得自信,但至少也能收穫“事半功倍”的效果。

激將法可不是萬能的,恰到好處的語氣才有效,試試這5大方法

第一,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最好從孩子當前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要鼓勵孩子自己去做,家長不要隨便插手幫助孩子,比如:整理書包、收拾玩具、洗襪子等等。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有耐心,沒有人生來就會做所有的事情,即便孩子沒有做好,也不要求全責備,相信孩子下一次會做得更好。

第二,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優點,揚長避短。

3歲左右的孩子並不清楚自己的優點是什麼,也不能準確地理解“優點”的含義。這就需要家長平時多觀察孩子,看看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比較突出,然後再加以引導。多讓孩子做他擅長的事情,孩子本身也會感到更加開心,優點也會被慢慢放大。善於運用自身優點的孩子,往往也都更自信一些。

激將法可不是萬能的,恰到好處的語氣才有效,試試這5大方法

第三,給孩子設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特長和能力提出適合他水平的任務和要求,讓他們能夠經過努力完成。給孩子的目標不要一下子設得太高,否則會讓孩子產生畏難的情緒。今天要洗3個碗、和媽媽一起掃地、把自己的衣服整齊地放進抽屜裡……這些都是3歲孩子可以完成的小目標。平時多給孩子設置一些這樣的小目標,讓孩子獲得成就感,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發現原來自己能幫家長做這麼多事情,自信心慢慢地也就累積起來了;與此同時,家長也可以不斷提高目標的難度,進一步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第四,表揚要準確到位,不要過於籠統。

家長在鼓勵孩子時,表揚的話一定要說到點子上,要落到具體的地方,這樣才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究竟什麼地方做好了。誇孩子字寫得好,最好指著具體的字,告訴孩子“這個字寫得真漂亮”,這樣一來,孩子就明確地知道“標準”是什麼了。籠統地表揚一句“你真棒”其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第五,巧用肢體語言增加孩子的信心。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使用語言表達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如果能準確地配合使用一些肢體語言,鼓勵孩子的效果也將大增。比如,在表揚之餘,家長不妨用手輕輕地摸摸孩子的腦袋、拍拍孩子的肩膀,這些“小動作”都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激將法可不是萬能的,恰到好處的語氣才有效,試試這5大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